天天看点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一、功成名就,却并非本人初衷

淝水之战做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载入史册。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东晋以8万兵力大胜当时最为强大的前秦80余万兵(以前秦出长安时步兵60万,骑兵27万计),使得前秦因此而土崩瓦解,负责这场战役的东晋方面总指挥就是谢安。

另有一句唐代刘禹锡所做流传甚广的诗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的“

”,就是东晋的门阀高第谢家,而撑起谢家门第的就是谢安。

以此看,似乎谢安是一位“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极富进取心的儒家信徒。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其实不然,谢安是崇尚玄学的道家人士,出仕并非他的初衷,获得如此的功成名就其实并非他本人所愿。

二、优秀和上进的人却不想做官

中国有句民间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此言不虚。谢安4岁时,被桓彝,也就是后来的北伐名将,权臣桓温的父亲看好,叹谢安“

后当不减王东海

”。王东海是东晋初年的第一名士,桓彝将谢安用王承来比,虽然有些夸张,却也可见谢安在同龄小孩中的不凡之处。

名士王蒙对少年谢安的评价是:“

此客

亹,为来逼人。

”意思是谢安总是不停地奋进,和他在一起压力太大。

名相王导也非常器重谢安。

被这么多重量级人物看重,说明谢安确实优秀。

古时人们要做一番成就,只有做官一条路,因为只有做官才有平台和权力做事,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但是,优秀而且奋进的谢安却不想做事。

谢安有才华,再加上他的父亲是太常卿和叔叔是太守的地位,因此他的起点也不低。谢安先进了“

三公

”的司徒府内做秘书,即佐著作郎,可是不久就离开了,理由是身体不好不能胜任。

之后,谢安就和王羲之等一干人到处游山玩水,游弋于乡间田野,谈诗写画,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扬州刺史庾冰,也是出身颍川庾氏的高门,皇室的外戚,数次逼着谢安出世做官。谢安不得不出来应付一下,算是给庾冰面子,一个月后又辞职了。

之后,吏部尚书相当于组织部长的范汪让谢安去吏部,谢安拒绝;朝廷让他做尚书郎,这是个大秘书职位,他也拒绝;琅琊王还有一个近臣的职位,谢安还是不要。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谢安屡不应召,把朝廷惹火了,据说是“

有司

”要对谢安“

禁锢终身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

”除了被谢安拒绝的吏部尚书范汪,不会是别人。谢安居然敢得罪相当于组织部长的吏部尚书,明摆着是不想入仕途。

谢安乐得清闲,他干脆跑到临安的山里,坐在石头洞里,看着脚下水声潺潺的峡谷,悠然叹到:“

此去伯夷何远!

”伯夷因为不吃周朝的食物而饿死在首阳山。此时的首阳山远在江北,已经不是晋土,估计是谢安的双关语,他想做伯夷,却做不了。

谢安不仅爬山,还玩海,他曾和人一起在海里玩船,结果

“风起浪涌”,

船上人都害怕,只谢安神情自若。船夫以为谢安喜欢这么玩,就往远海划去,又走了很久,风更急了,谢安慢慢说:“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啊?”船夫才将船划回岸。

谢安的游玩并非像我们今天的驴友一样辛苦劳累地旅行,他每次都带着妓女,吃喝玩乐的随行物品也不少,是真正的游玩,而非旅行,更非穷游。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谢安是道家人士,不被世俗左右,也不受礼教约束,他的做派有很多让旁人无法理解。即便遇到丧事,谢安也“

不废妓乐

”,他本人解释是:“

若絜轨迹,崇世教,非所拟议,亦非所屑。”

即他并不按照儒家那套行事。

谢安是典型的庄老做派,和崇尚孔子的儒家人士有非常大的区别。

奇怪的是,谢安一介庶民,他的名气却达于官场。谢安的弟弟谢万身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和淮南太守,手握重兵拱卫一方,算是声名赫赫,可是这样的名气也不如谢安。

在当朝人心中,谢安是具有首辅的才能,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可是,这个才能可以做宰相的人却整日游山玩水,不想为朝廷做事,让皇帝和朝臣们大伤脑筋。

三、思想发生转变

事情总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正当大家以为谢安会终老于山水田园,在美酒佳人中尽情终身时,他突然要出来做官了。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公元359年,谢安的弟弟谢万领军北伐前燕,正乘胜进军之时,另一路将领郗昙由于生病撤回。谢万以为郗昙是被前燕军打败,顿时变得胆小,他没有探明实情就仓促撤军,加之平时治军无方,使得军队风声鹤唳,撤退中自行溃散,白白丢失了不少城池,被废为庶人。

谢万被废,让谢安有了出仕之心。《晋书.谢安传》记载:“

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

这时,大将军桓温,也就是那位非常看好谢安的桓彝的大儿子,向谢安伸出手,希望谢安担任他的司马。

从前朝廷屡召不应的谢安,终于赴任了。

四、出仕的原因之一

谢家门庭的光耀和荣华富贵,得益于两位在东晋担任高官的人。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一位是谢安的从兄谢尚,此人担任豫州刺史十二年,为谢氏门庭的光耀立下汗马功劳,他先是负责“豫州扬州之五郡军事”。桓温打下洛阳后,谢尚又担任

“都督豫、冀、幽、并四州”

即掌握北方豫州,冀州,幽州和并州四州的军马,显赫一时。可惜人生最光辉的时候,谢尚突然在公元357年病死。

谢尚死后,能撑起谢家一片天的就只有谢安的弟弟谢万,可惜谢尚死后2年,即公元359年,谢万成了庶人。

没有了朝廷高官的谢家,将面临门庭冷落,荣华富贵的远去,将面临谢家子弟无法出人头地,也使谢安面临失去逍遥山水,风流纵情的资本。

谢安本人并不在乎高官厚禄,他喜欢自由放荡,无拘无束,可是他的自由并非穷游,而是需要钱财支持的。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谢安的纵情山水田园,和后来的陶渊明又不同,陶渊明只管自己潇洒,完全不顾子女的教育和生活,以至晚年追悔莫及。谢安则对谢氏子弟有很高的期望。

谢安曾问他的谢氏诸子侄:“

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

谢安是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谢氏子弟过问政事吗?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谢安的这个发问,直接表明了他并不希望谢氏子弟像他一样无所事事。

这时,他的侄子谢玄回答:“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谢玄的回答直接说出了谢安的心里话:“就像芝兰玉树这样名贵,希望它生长在自己家中。”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谢安和谢玄两人的对话,直接点明了主题:为了下一代,所以需要有人在朝廷做官。

在谢尚病死,谢万被废为庶民后,谢家面临朝廷无人的局面,因此谢安准备出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五、出仕的原因之二

谢安是道家人士,而道家人士的特点就是在无事时似乎无所作为,一旦国家有难,他们就会出世挽狂澜于既倒。

此时,大司马桓温已经显示出觊觎晋室的野心,谢安的弟弟谢万失败,根源就在于桓温目的不纯的北伐。

桓温的北伐并非真正要收复中原故土,而是为自己立威于朝廷,从而实现取代晋室的野心。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谢万实际上成了桓温实现其野心的牺牲品。

满朝文武没有人是桓温的对手,也没有人能制约桓温。因此,桓温逐步专权,皇帝的权力却在逐步旁落。

桓温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也希望得到众多名士的拥护,他主动向名气最大的谢安伸出手,希望谢安担任自己的司马。

桓温非但影响东晋国运,也严重影响到谢氏的兴旺。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于是,为了制衡桓温,谢安出仕了。

六、出仕的根本原因

谢安出仕后,在一次送桓温出征时,中丞高崧对他开玩笑说:

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

意思是说从前谢安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愿意出仕,人们都在议论谢安不出仕,怎么有脸见天下百姓呢,而今,天下百姓会怎么看你呢?

高崧的一句戏言,却说到了谢安的心里。从来不屑别人议论的谢安,居然“

甚有愧色”

,若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目的,何必要有愧色呢?

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是何样人?他的不仕和陶渊明不同,出仕又为何

说明出仕是违背谢安本人不屑于“

絜轨迹,崇世教,非所拟议。

”之心的,可是为了谢家的门第,他不得不出仕,这是谢安出仕根本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