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1912年清王朝覆灭以后,中国进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军阀割据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内战不断,军阀长期混战,这引发了中国革命奠基人-孙中山的担忧,他意识到必须通过武装革命夺取政权,建立统一政权,为了这个目标,孙中山建立了黄埔军校,还亲自参与了筹备。在黄埔军校建校初期,孙中山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蒋介石来担任校长,在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中,有这么一位毕业生,年纪轻轻就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后来官至上将,那么他是谁呢?

01早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今天说的这一位黄埔军校毕业生就是后来的刘咏尧上将,出生于1909年的刘咏尧家庭条件富足,从小他就有考取功名的理想。虽然在他出生时,清政府就废除了科举制,在民国成立后,政府愈加腐败,买官卖官的现象络绎不绝,但这让他开始为了理想而读书。后来在13岁时,他就考上了北京的朝阳大学,在当时完全可以以天才相称,不过他并没有骄傲,反而是进入大学后继续刻苦努力学习。
后来因为北洋政府依旧困于在军阀混战之中,甚至出现了数次皇帝复辟的现象,这让国人对北洋政府失去了信心。于是年轻有为的刘咏尧开始赶赴广州,参加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不久黄埔军校成立,刘咏尧也顺利进入了黄埔军校学习,他在军校中表现优异,指挥作战很有一套,所以他很快受到了作为校长的蒋介石的赏识,并走上升迁的道路。
02成为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在北伐战争开始后,蒋介石就开始统一指挥统一战线,快速突破了江北防线,并陆续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等军阀。在北伐战争中,因为刘咏尧屡立奇功,所以他晋升也很快,不久就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的骨干。到了抗日战争中,他在华中长期与日军展开拉锯战,虽然长期的拉锯战已经让双方知己知彼了,但是他还是因为一次疏忽大意,陷入了日军的圈套,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经过这一次惨败后,刘咏尧主动请罪,可是蒋介石并没有怪罪他,反而继续提拔他。这让他一度被提拔为了将官。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彻底在后方工作,到了内战爆发后,他还担任了后方军校的教员,虽然他曾向蒋介石提出希望上战场,不过依旧被蒋介石拒绝,在后方的刘咏尧只得眼睁睁地看重国民党军队溃败。
在1949年初,国军在淮海战役惨败,蒋介石的主力彻底被全歼,解放军长驱直入,为解放南京做进一步打算。就在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前夕,刘咏尧携家人乘飞机逃往了台湾。在台湾的他,整日惶恐不安,害怕蒋介石追究自己的军事责任。可是到了台湾后,蒋介石不仅没有怪罪他,还授予了他上将军衔,成为了内战的功臣。后来他退出军界,开了一家报社,过起了普通人的日子,不过
他的孙女却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歌星刘若英
,对于他的晚年而言,真是十分低调,让他成功地躲过了蒋介石的排查,得以安度晚年。
结语:
刘咏尧自幼聪明,在文化艺术上都很有天赋,素有“儒将”之称。黄埔军校毕业后,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开始了从军之路。
后来在抗日战争中也是屡立奇功,成为了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不过在抗日战争中的失误让他退居后方,无缘正面战场。不少人说如果内战中有了这位得力干将出马,可能又会输得好看一些。其实在内战中,蒋介石政府早已无力回天了,无论是谁都无法挽回败局。到了台湾后,虽然当了上将,可是激流勇退却是他的成功之处,成功避免了蒋介石的猜疑,得以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