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盛世唐朝,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国家极其繁荣,国力强大的国家,以至于当时对外国的影响而产生的“唐人街”的称呼都留到了现在。那么唐朝有什么著名的将领呢?除了最让人熟知的郭子仪,应该就是李光弼最为人所熟知了。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出身是“柳城李氏”,和当时的皇族同姓,后来被另一名将郭子仪提拔成为了唐朝的河东节度使。一直到了后来的安禄山史思明的造反,唐玄宗带着宫里面的一干人等和杨玉环出走皇宫,匆忙的逃亡。而且杨贵妃就是死在了这次出走途中马嵬驿。这次造反史称安史之乱,而杨贵妃被逼死的那个事件叫做马嵬驿兵变。

在这样危机的时候,李光弼被紧急任命为副元帅,随军队一起去平定动乱。但是当时的安禄山势力正是如日中天,这些军队又如何抵挡得住呢?无奈,李光弼只好选择带领大军退到了河阳,可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在攻下洛阳城之后便打算乘胜追击,希望一举拿下李光弼和他的军队。
当李光弼通过内线和斥候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慌不忙,但是他也不让自己的军队主动出击。他命令军队留守原地,不可迁移,然后自己却独自离开了。不过离开之前他对同事雍希颢交代到:“只有最后一个办法,就是我就先离开,你们一定要顶住。一定记住,不能投降,最后他们会投降的,然后你再带着他们来找我。
”
这位将领感觉很不理解,敌军就要袭来了,作为主将的李光弼你还先离开了,这仗还怎么打。可是还没等他细问,李光弼就骑马离开了。在知道李光弼逃离后,史思明立马就派了一队人马去抓捕李光弼,并且下了死令,抓不到李光弼就不用回来了。那群部下非常无奈,来到了雍希颢的阵前,问:“你们主将李光弼人呢?”对方回答:“早就离开了。”接着又问道:“你们有多少人?”,回答是一千人。后来这个部下一想,既然没抓到人回去也是死,打又打不过,就干脆投降了。后来,史思明手下的人马便渐渐开始都过来投降了。原来是大家都被史思明的不可能完成的命令给逼迫出来了。大家都是纷纷赞叹史思明的神机妙算,佩服他的智谋和胆量。
李光弼不光如此,还非常擅长地道战。李光弼一万的兵力和史思明十万兵力相交,自然是不敌。但是李光弼建造了许多投石车,对敌人造成了大量伤亡,后来史思明的部队都依靠山体进行躲避,谁料到李光弼又把山道挖通,山体垮塌造成了敌军大量死伤。后来还运用了各种计谋,对史思明的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