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军衔制度最开始流行于西欧地区,那时候伴随着资产阶级的上位,封建统治的被推翻,军队里会按照军人的职务、素养、资历、贡献、军种等来授予军衔,用来展示军人的社会地位和军事等级。

这其实也是挣脱封建枷锁,让人打破门第之见,而仅凭自己的能力获得应有社会地位的一种体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之前一直没有实行过军衔制度,因而一直等到了1955年,才确立了第一批授衔名单。而这批授衔名单单有这么一位特殊的存在,他明明不是共产党员,更没有参加过红军,最开始会将他定为军长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对他的肯定了,可是毛主席得知后却坚定的表示,这个人一定要被评为上将,甚至说,别人可以不是,但是他必须是。这个人,就是董其武。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董其武为什么会受到主席的如此赞誉?这就要从他的生平说起。

抗日名将董其武

董其武出生于清朝末年,生于山西一个小山村里的他,自小家中贫困,读不起什么书,也没有什么机会增长见识。

好在董其武运气不错,他有一个有文化的舅舅,在舅舅这里,他跟着学了一点字,看了一些书。之后他又碰到了好心人的慷慨资助。好运气加好学习的董其武,成功考入了阎锡山创办的学团(即后来的斌业学校)。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在这个兵学团里,董其武快速成长,之后也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进入了国民军,得到了重用。

只是董其武实在看不惯军阀的横行霸道以及散漫无纪,于是悄悄离开去了武汉。之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的董其武参加过北伐战争,本来在这次战争里创下了卓越战功的他应该得到提拔,可惜因为他不是蒋介石的亲信一派,于是惨被排挤。

董其武自然吃不下这口气,愤而离开了蒋介石,直接北上到了天津。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也正是在这里,董其武遇到了对他有知遇之恩,且影响颇深的贵人——傅作义。

不同于其他国民党人的勾心斗角,阴谋阳谋,傅作义是一位富有远见、思想进步的人,他欣然接受了前来投奔的董其武,并委以重任。而董其武也不负所托,很快在一众军官中脱颖而出,这让傅作义十分高兴,直接将董其武当做心腹来培养。

而董其武也十分高兴,一来他的能力得到了肯定,二来,傅作义与自己的很多目标也都出奇的一致。尤其是在对日问题上。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面对沦陷的东北、飘零的山河,董其武恨不能即刻北上挥师杀敌,于是满腔热血的董其武多次向傅作义申请北上抗日。最后,傅作义同意了这一要求。

1931年的长城抗战,董其武率领将士几经鏖战,成功将来势汹汹的日军抵抗在外,之后的日军十次进犯,又十次被击退,最终不得不灰溜溜的转战其他地区。这一次的胜利可谓极大地挫伤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之后,日军转战绥远一带,这时候蒋介石还偏偏下令,要让傅作义带兵撤退。这样的举措让董其武与傅作义都极为不满,一心报国的他们不忍山河沦陷。于是对于这一命令,傅作义不但没有执行,反而命令董其武全力出击。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这无疑给了董其武很大的信心与支持。趁着日军没有防备的当口,董其武带领人马分路袭击,在红格尔图一带,直接歼灭了近两千的敌军;之后的百灵庙一战,消灭了千余名日军的同时,还成功俘虏400余人。

也就是这几次大捷,董其武的名字广为流传,很多人都知道抗日战场上有位叫做董其武的英雄,他敢拼敢杀,与日军正面交锋300余次,从不向日寇低头!

评定为上将当之无愧

抗日战争后,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什么大家也都清楚。蒋介石这时候才发现了董其武的能力,于是给董其武许下了诸多承诺,想要将他拉拢到自己身边。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董其武与傅作义促膝长谈了一整夜,看清了国内形势的他们决意发动起义,和平解放北京。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于是,在傅作义的支持下,绥远起义爆发了,这不仅为全国多地做了一个和平解放的表率,也极大地稳定了华北东北一带的局势,让解放军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清扫国民党的残存势力。

有了在绥远地区的出色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后,董其武在绥远担任了军委副主席、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要职。董其武也坚守岗位兢兢业业。

及至朝鲜战争爆发,知道国家需要,董其武义无反顾挥师北上,在朝鲜,他可以率领人马穿梭于敌军的炮火之中,修建了南市等三个机场;也可以做好后勤,保障物资充分送达……出色的表现,使得朝鲜战争结束后的他不但受到了中央的表彰,还成为了第69军的军长。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1955年大授衔前夕,获悉了授衔名单的毛主席坚定地表示,董其武一定要评为上将。得知这一消息后的董其武立刻写信婉拒,表示自己担不起这个军衔。

可是毛主席看了信后只说,这是他当之无愧的荣耀。并历数了董其武在抗日战场以及起义中的贡献。

而这,其实也是中央对起义投诚的军队的重视与肯定,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对于这些投诚的人马,党中央的政治待遇是一视同仁的,有助于稳定军心。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最终,董其武被确定为上将军衔。

结语

毛主席对董其武的肯定让他大受震撼,深受感动之余,董其武次年就向党中央提交了入党申请。只是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80年,第四次提交了入党申请的董其武,才在邓小平的同意下加入了我党。

授衔时他只是军长,主席却说:别人可以不授上将,他必须是上将

虽然这份党籍来得有些迟,但是董其武早已将自己当做了共产党的一员,为国为民,费精竭虑,八十岁高龄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1989年3月,年已九旬的董其武老人在北京因病离世,留给后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