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暖心的文字,治愈孤寂的心,关注我,温暖你。

-01-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
独来独往,不是不合群,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生命行深的必然境界。
人到中年,独处,是最好的修行。只有独处时才能超越俗世的尔虞我诈,抛开一切凡尘琐事,回归静寂的心境。
曲意逢迎的事情做多了,内心总会感觉疲惫。古往今来,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那种能够在喧嚣中追求独处的人。
美国哲学家梭罗说过:
“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独处使我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我好独处,至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亲切。在独处时,我做回了自己。”
-02-
《庄子》有言:“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不论何时何地,学会独处,不争,远离,才会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
比起外界的热闹和浮华,真正成就一个人的,反而是离群索居自律专注事业的时光。
与其费尽心思配合别人,让自己不断陷入疲惫的状态,还不如把自己置身于独处的状态。心境澄澈,不受打扰,这样的状态,让人感觉自在。
你的安全地带,少了旁人的关注和闯入,你可以放放心心做自己。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这样独处的时刻,学会精简社交,精简生活,给自己制造独处的环境。
世界再繁华,也不是我的繁华;生活再热闹,也不是我的热闹。高质量的独处,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积极、正能量的自我安排。
尤其是到了中年,有许多人会变的向往简单安静的世界,不愿再被所谓的人情世故所束缚。
-03-
《清静经》中有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在世间,我们疲于奔命地应付外界的纷扰,以至于忽视了内心的修行。
独处,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可以与灵魂来一场促膝长谈。
人生需要独处的时刻,在独处中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回归精神的安宁,回归灵魂的本真。
独处,是精神的减负,是心灵的回归,更是灵魂的升华。一个人只有独处的时候,方能找回内在的力量,遇见更好的自己。
就像蒋勋在《孤独六讲》里写到的那样:“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04-
周国平曾说:“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人世间的喧嚣和纷扰,总会迷惑我们。你不会享受独处,也就容易迷失自我。
独处,是为了遇见一个更真实、更优秀的自己。一个真正聪明人不会让“无效社交”占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人生过半,时间变得越来越珍贵,留在自己生命里的东西太多,毫无意义的人就不要联系了。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写下这么一段话:“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岁月匆匆,人来人往,走到最后才发现,懂自己的人屈指可数。
后半生,一人,一屋,三餐,四季,自己只需做个安静的看客便好。
很高兴能在我的文字里与你相遇,愿用最温情的笔触,陪你把生活过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