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关于描述日本神风特攻队的电影里,有些个镜头真的是令我十分不舒服。

一顿看似无畏实则假情假意的送行之后,年轻的神风飞行员开始驾驶飞机,然后俯冲,最后他很痛苦地大喊“妈妈”。

来表现这帮神风特攻队员的忠诚,以及可怜。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为什么说它令我不舒服呢?

不是只有日本人有爹妈的。

谁,不是自家父母的宝贝。

当有人为这个日本兵感到难受的时候,我希望你知道,在侵华战争时期,中国山西,一个缠了足的母亲,追着日本军车跑,因为她年轻的儿子被日本宪兵队抓走了。

但是她小脚,跑不快,追不上,母子俩哭喊着彼此。

她的儿子后续是什么呢?

直接被拉去某个地方,给日本的一个军医活活解剖了!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那位军医叫汤浅谦,他活体解剖了10个中国人。

其中有个场景,一位中国年轻人很害怕,不敢躺到手术台上。他恐惧到只能发出呜咽声,徒劳又无助地向后缩着。

一旁同龄不到20岁、长相邻家的日本女护士骗他:“上去吧!不疼,一会就好,给你打麻药!”

说完转头就对军医吐了舌头,示意这是骗他的。

可中国年轻人相信了她的话,后果是汤浅谦先摘了他的盲肠……像拆零件一样摘掉了这个年轻人。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最后,他发现只剩一副空壳的年轻人还在呼吸,这时他终于仁慈了一点,拿了根绳子解决了他的痛苦,并扔到了医院外的大坑里。

那里,早已有野狗等着。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开头截图的这个电影,叫《永远的0》。

日本人根据同名书改编而来的电影。

对于爱追星的中国年轻一代来说,里面有三浦春马这个大帅哥耶!

第一反应就是,哇,要去看啊!

而对于略微了解点历史的人,会说,嗯,当年这批日本的神风特攻队员真的好可怜,多数是学生娃,且是被架着去自杀的!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但到了我们官方这边呢,直接就是批日本又搞复辟军国主义那一套。

然后这部电影是不允许在国内放映的!

呵,要真允许才有鬼呢!

很多看过该电影的人会说,里面也没有替日本军国主义洗白啊,聚焦的都是普通飞行员的心路历程等等巴拉巴拉的。

额,真是厌烦了这样的说辞。

《永远的0》不仅有电影版,还有电视剧版。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原著书的作者叫百田尚树,他可不是一般的日本文学家。

而是一位著名的日本右翼作家,公开否认有南京大屠杀一事。

他要美化日本当年的所作所为,那可是太容易的事了。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说个冷知识,日本是所有轴心国里,唯一一个正在利用文学来掩盖当年罪行的国家。

这是一个被国人严重低估的方面。

不止这部电影,也不止这本书,整个日本的笔,都在试图掩盖和回避一些历史。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很多没有戒心的读者或是观众,会在阅读作品的时候,接受了角色当年所承受的痛苦、无奈和无辜,单纯地以为ta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这个结论,是有毒的!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原子弹爆炸后

如果冷静下来看待跟日本二战有关的日本作品时,你们会发现他们国家的作者特别会来事。

以普世价值为立意,回避战争的邪恶与正义,不会跟你深谈他们要上战场的原因,丝毫不提给他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各种美化历史的手法,极为隐蔽。

然后通篇看下来就是一个强烈的印象:他们,日本人才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啊!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最后,就是你们看到的,当年砸向美军航母的那批人成为了当下的英雄……

这种战败国自给的高潮式结局,不仅拿了多项大奖,就连票房都很喜人,动员了500多万的日本人去观看。

顺便还拿到了意大利某个不知名电影节的观众票选最佳电影。

更别说出版更早的书,在2006年一经面世后狂卖300多万本,漫画版则是400多万本。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而现实中的神风特攻队,在当年是什么样的待遇呢?

首先,他们怕死,这是真的。

后面有几架飞机逼着他们去俯冲美军舰,也是真的。

但要说他们个个都不情愿上飞机的话,就难说了。

反正这样的人,有大概4000多个(数据不准)。

当时日本已经日薄西山了,距离投降还剩一年。

而到了日本战败后,这批本来是军内很看重的一批人,待遇突然就变了。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神风特攻队飞机被击落

日本军方认为他们是日本的耻辱,立即把他们都送到了美军管辖的感化院。

那时美国正在气头上,所以里面的虐待程度,你们可想而知会有多恐怖。

被放出来之后,因为神风队员的身份,很多人一生都找不到工作。

多数人的余生都过得很潦倒。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刚被人宣布你第二天要去死,可你还没飞呢就遭受了全部人的唾弃。

但是,到了21世纪后,一帮日本的作家、学者却替他们讨说法来了。

这里,就要提到日本的两个工具性文学流派,原子弹文学和战后派文学。

针对这两大类文学,也不是说故意抹黑它们,而是它们的整体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东西,其实很避重就轻。

也会骂军国主义,也会指责天皇,但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骂!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战后派文学更深入地探讨了人们的心理创伤,控诉战争的危害有多大。

而原子弹文学就不去透视当时的社会环境了,而是表达一种日本民族的痛苦呻吟和理性反思。

但它们的“理性反思”是可笑的,因为它们不讨论自个儿为啥挨原子弹炸。

而是认为人类未来的命运需要和平,不能再使用原子弹了。

(日本人是真的会,怕什么就叫停什么)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它们为这些被原子弹伤害过的日本平民鸣冤的时候,只字不提南京大屠杀、“731”和珍珠港。

这种不敢反思最根本之处的作品,是算不上正义的,反映出了这些作者仍是没有人类良知的。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可以这样说,二战战败后的日本,没有公开道歉,也没有赔偿。

反倒是这类文学很快就跟上了,洗白其实也是精神同化控制的表现。

精神控制,一直是日本的强项。

武士道本质就是一种精神控制。

军国主义更不用说了。

然后“过渡到”这些文学作品上。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作品的大量描述累积后,就给战后的他国民众一种错觉,好像日本人当年也很惨的说啊!

但,事实真的就如他们说的吗?

我不太信。

人性,太复杂了。

一个杀人凶手过后都会给自己找理由脱罪,更别说杀了那么多无辜者的日本人了。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他们战后各种表达战争创伤,更像是一种掩饰。

因为日本这个国家的民族调性决定了,他们就擅长在“精神世界”构造变态极端化。

多数是成功居多。

比如,在有了这些作品的大量铺垫后,大家再去谈论跟日本有关系的历史时,总会陷入一个怪圈。

好像总得跟洗白日本这件事较劲一番,好像说不出日本该骂的理由,你就不能恨日本一样。

但奇怪的是,明明当年杀人放火的是他们,又不是我们中国人叫他们杀我同胞的,现在他们被骂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明明就是罪大恶极,却总有个声音反对你把他骂得那么狠。

可是,你为啥要去帮他找出导致他变坏的理由,你很闲?

有这功夫我宁愿去心疼那些无辜者,他们更值得。

谁杀人就得承担一切后果,管你是过去还是现在,更何况现在有法律制裁你!

网友口水喷死你!

日本这类“永远的0”不会少,结局高潮是假,你较真就输了

宣传抗日的童子军

因而,我们再谈日本这段历史的时候,不用过多喊打喊杀喊炸,就往精神这块对拉。

我觉得鉴别力这事,最后还是得回归到捍卫我们的同胞,呵护我们的红色基因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