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愧疚自刎谢罪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朝代更迭,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会有

奸臣当道,忠臣落泪

的戏码。比如明朝的大臣

于谦

,他被称为

明朝第一忠臣

,可却落得了被抄家、被斩杀的下场,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奸臣在昏君面前的挑唆。而英雄末路,却有人陪他同行,

刽子手

难挨心中的自责,

自刎谢罪

,那些奉命抄家的

官兵们也无一不落泪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愧疚自刎谢罪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

最初只是一个

农民

,他能推翻元朝,成为开国皇帝,这一路上到底有多艰难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从社会的最底层走上一国之君的位置,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各级官员之间的见不得光的勾当,这也是朱元璋登基后狠抓

贪污腐败之风

的最主要原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痛恨官员贪污腐败的一位皇帝,也正因为如此,他在位期间,各级官员贪污的机会很少。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愧疚自刎谢罪

可朱元璋并不能改变明末几乎成为中国历史上贪污腐败之风最为盛行的朝代之一这一结局,他狠抓贪污腐败之风,并不代表他的子孙后代也会如此,因此,

明朝的后代君王

一旦在这件事上有所放松,那些心存侥幸的大臣们就都会出来顶风作案,

明朝亲小人远贤臣的风气

便逐渐形成了。而于谦恰好摊上了一个不明事理的君主,我们也只能感叹他

生不逢时

那么,

于谦的身上究竟有何魅力

,能让素不相识的官兵为他落泪、刽子手为他自刎呢?

惩奸除恶,不畏权贵

于谦做官期间,一直秉承着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的原则,所以,只要是有损百姓利益的人,无论他是否为官,于谦都会为百姓讨回公道,当地百姓也因此

十分爱戴他

。但是于谦的这种做法难免会遭到许多奸臣的攻击,但于谦的态度一直都很强硬——

我甘愿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将你们得罪个干净!

因此,于谦总能护得一方百姓的周全,就连那些盗贼都不敢来于谦所管辖的地方闹事。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愧疚自刎谢罪

朝廷宦官王振

掌权内阁期间,无论是掌握大权的大臣,还是求取功名的学子,大多都对他俯首称臣,只要有机会见到王振,他们都会带着金银财宝,赠与他,希望他能在帝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可于谦从未这样做过,他一直都是一个

敢爱敢恨、为官清廉

的人,即使周围的人都劝他,哪怕带一些家乡的土特产也可以,他也依然无动于衷。他向来看不起那些懦弱无能的大臣,更是憎恨那些以权势压人的奸臣,既然不喜欢,便是不可能与其为伍的。

这样受百姓爱戴又不肯与自己为伍的于谦,早就

引起了王振的不满

,王振便利用手中的权力指使通政使李锡弹劾他,弹劾的结果是

于谦被判了死刑

。由此也可以看出,明朝的君王已然无法看清谁是奸臣谁是忠臣了,更是无法掌控这皇权了。

被判了死刑的于谦被抓入了狱中,当地百姓得知后,

联名上书

,逼得王振只能随便找个理由说自己抓错了人,最终被迫将于谦放了出来,但于谦还是

因此被降了官职

生活简朴,一心为国为民

于谦身为明朝的重臣,却不像其他大臣那般生活奢侈,他将自己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

如何让百姓过得更幸福、如何让国家变得更富强

这两件事情上。

公元1449年,蒙古大汗举兵来犯,不怀好意的王振怂恿

明英宗

御驾亲征,眼看明英宗就要亲自上战场了,于谦立马联合兵部尚书一起上书,

力劝明英宗三思而后行

,却还是改变不了明英宗听从于奸臣王振的结局。而不明事理的明英宗最终

在土木堡被俘

,王振也被杀死,于谦这时站出来主持大局,

保卫京师

,监国朱祁钰也因此登基做皇帝,即

明代宗

,在位期间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实施了很多仁政,明朝经济得以恢复。而一心为国为民的于谦使得那些

奸臣

极其不满,便开始设计陷害于谦。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愧疚自刎谢罪

可若想彻底把于谦除掉,还得需要帝王的同意,于是当明代宗病重时,那些忌恨于谦的大臣们,便一边开始谋划让

重夺皇位,一边怂恿明英宗杀掉于谦。面对杀掉于谦的提议,明英宗一直都是不同意的,但当那些大臣们告诉明英宗——

“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

时,明英宗心动了,毕竟在唾手可得的皇位面前,

一条忠臣的性命又算得了什么呢?

紧接着,他们一起捏造了于谦

“意欲迎立外藩”

的“谋逆罪”,将于谦逮捕入狱。天顺元年,于谦被押往刑场,

一代忠臣最终还是死在了奸臣和昏君手里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愧疚自刎谢罪

负责斩首的刽子手

日夜难安,他知道于谦是一个处处为民着想的忠臣,而自己虽然是逼不得已,却也真的杀害了于谦,因此,他难以忍受这种日夜都在深深谴责自己的日子,

只能选择以死谢罪

。而那些奉命去抄家的官兵,在发现于谦的家中

根本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只有当年明代宗赏赐他的剑器时,

无一不掩面落泪

。面对家徒四壁的于谦的府邸,官兵们哪有抄家的心思,他们都纷纷陷入了悲伤中难以自拔。

亲贤臣远小人的重要性

回顾于谦的一生,我们只能感叹他生不逢时,这世上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遇到他的伯乐。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贪官污吏层出不穷,但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这些英雄如果遇到了好的君王,自然能大放光彩,共同守护国家的安危;但如果遇到了亲小人远贤臣的昏君,就只能落得

含冤被杀

的悲惨下场了。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愧疚自刎谢罪

含冤被杀的不仅是于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时,为奸臣所害的还有我们负荆请罪的

廉颇大将军、武安君李牧

。赵国人才众多,本是秦国最强劲的对手,却因为有郭开这个大奸臣从中作梗,使得赵国懦弱无能的君王先

错杀了李牧,又冤枉了廉颇

,直接导致赵国大败于秦国。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愧疚自刎谢罪

这也正印证了

诸葛亮《出师表》

中的一句话: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句话不仅对汉有用,对于谦、对廉颇、对李牧,对其他许许多多为奸臣所害的忠臣的命运依然有用。如果这些忠臣遇到了一个明君,该是多么美满的结局。

其实,对于古人所留下来的道理,放在现代也是受用的,中国近几年来的发展之快,是全体中国人民有目共睹的。其实,在中国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之前,最先做的一件事便是打击腐败,

“打老虎、拍苍蝇,为了反腐看看国家有多拼”

甚至成了那几年家喻户晓的事情。而正是这样毫不留情的解决掉社会的“毒瘤”,才能保证中国快速发展,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