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被父母兄长看不起,一气之下远走他乡,最后他让所有的人都服气

汉高祖刘邦是华夏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身为汉朝开国皇帝,汉历史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他曾对国家的统一作出突出贡献。哪怕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刘邦在小时候也经历过家人的羞辱。他年轻时,吊儿郎当,不事农耕,游手好闲,被兄长看不起,就连他的父母都对他不屑,刘邦一气之下才远走他乡。你知道最后他做了什么事情,来让羞辱过他的人服气吗?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他被父母兄长看不起,一气之下远走他乡,最后他让所有的人都服气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秦昭王五十一年,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中阳里,也就是今天的徐州丰县。他身为庶民,却不事生产。毕竟生长在农村,农民们都是要靠田地里的收入来生活的,刘邦身为一个男子汉,却不会种田,也不愿意下地干活,怎么可能会被周围的人看得起?久而久之,不仅村里面的乡亲们都瞧不起刘邦,就连刘邦的家人都觉得他没有出息,但是刘邦却根本不理会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依然游手好闲,我行我素。

他被父母兄长看不起,一气之下远走他乡,最后他让所有的人都服气

刘邦的父亲本来就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要养活一大家子的人,刘邦还游手好闲,长此以往下去,家里根本就吃不上饭了。刘邦有一次饿得实在不行了,就主动的找到了自己的哥哥家里,但是他的哥哥却也厌恶这个混蛋弟弟,就将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还有一次,刘邦带着自己的一些狐朋狗友,主动去哥哥家里吃饭。没有想到,不仅他的哥哥给他白眼,就连他的嫂子也非常嫌弃他,轮到吃饭的时候,他的嫂子直接拿着勺子不停地敲打着空锅,意思也就是告诉他:“根本就没有饭吃了,你赶紧走吧。”

他被父母兄长看不起,一气之下远走他乡,最后他让所有的人都服气

很多的读者可能会认为,就算兄弟姐妹之间不和睦,难道亲生父母还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吗?在刘邦家里面就是这样,不仅他的兄弟姐妹们瞧不起他,他的亲生父母也瞧不起他。有时候,他的父亲还会直接训斥刘邦:“你能不能多向你二哥学学,你看看你二哥现在能种田还能娶媳妇,你以后能干什么?连媳妇都娶不上。”不仅直接的羞辱刘邦,而且还拿他和自己的兄长作比较,这些惨痛的经历,都在刘邦的心里留下了万般的屈辱。

他被父母兄长看不起,一气之下远走他乡,最后他让所有的人都服气

刘邦不愿再受家人的羞辱,一气之下,投入到张耳门下。后来,刘邦做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并且在宴会上认识了吕公。吕公这个人很会看面相,他看到刘邦,觉得他气宇轩昂,以后必能成大事,于是吕公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虽然这个时期的刘邦在其他人眼中,只是一个空有抱负的小亭长罢了。

他被父母兄长看不起,一气之下远走他乡,最后他让所有的人都服气

不过后来的事情,却证实了吕公的选择是对的。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队伍,开始了人生的逆袭,他任人唯贤,敢打敢拼,杀败了西楚霸王项羽,最终坐上了帝王之位,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不过他却忘不了早年在家时,大哥大嫂对自己的羞辱。虽然说他的大哥大嫂已经去世了,但是他们还留下了一个儿子,刘邦就给他一个特别侮辱的称号,叫做“羹颉侯”。刘邦当然也忘不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带给自己的侮辱,他当上皇帝之后,在举行宴席之时,刘邦还经常对父亲刘太公说:“您看我和刘仲(刘邦的二哥)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刘邦的父亲会一叠声地说:“当然是你大,当然是你大!”

他被父母兄长看不起,一气之下远走他乡,最后他让所有的人都服气

刘邦此举看起来有些小气了,不过想想最亲的人曾给他带来的伤害,他反问父亲,这件事又是可以理解的。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