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三国时的苏州可谓是人杰地灵、将相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孙氏执掌江东期间,苏州共出了三位丞相、一位上大将军和等五位闻名天下的统兵将领。此外,苏州还有五大名臣,都在东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结合史料记载,对这五位名臣做一个简单介绍。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第一位:顾雍,他是三位苏州籍丞相中的第一人。顾雍,字元叹,早年被州郡推荐出仕,历任合肥、曲阿、上虞、娄县等四县县长,所到之处皆有治绩,后以郡丞代理会稽太守之职,因在地方政绩突出得到晋升,历任左司马、大理、奉常、尚书令、太常、丞相等职。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顾雍少言寡语,与孙权交谈时也仅仅是寥寥数语,但每一次都能切中要害。孙权曾经有一句这样的评价:“顾君不言,言必有中”。顾雍不喝酒,但每次孙权设宴他必端坐一旁,主要负责记录君臣酒后的失态行为,并在之后的朝会上当堂指正。所以,只要宴席上顾雍在座,所有的人都不敢开怀畅饮,生怕酒后失态。顾雍在职期间,孙权有一句话总是挂在嘴边:“顾公在坐,使人不乐”。顾雍任丞相十九年,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无论是选任文武将吏,还是探查民情、考核官员,无一偏私或出现纰漏,满朝文武都对其心悦诚服。顾雍是孙权建国之后最为信任的重臣之一,直至七十六岁病逝于任上。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第二位:顾谭,他是东吴名臣顾邵之子,丞相顾雍的孙子。顾谭,字子默,少年时便与诸葛恪等人交好,一同被称为“太子四友”,历任中庶子、辅正都尉、左节度、奉车都尉、选曹尚书、太常等职。顾谭以才华出众、心思缜密闻名,仕吴期间很受孙权的器重。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不过,顾谭的结局却很悲凉。两宫争斗时,顾谭多次向孙权直谏,希望孙权能明辨嫡庶之分,因此遭到了鲁王孙霸、卫将军全琮等人的嫉恨。赤乌四年(公元241年),顾谭被全琮等人构陷获罪,流放至交趾地区,最终在交趾郁郁而终,时年四十二岁。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第三位:陆绩,他是汉末名臣陆康之子,是最早加入东吴集团的陆氏家族成员之一。陆绩,字公纪,自幼聪明过人,少年时便以容貌雄壮、博学多识而闻名。孙策平定江东四郡时,礼聘陆绩出仕。陆绩当时虽然年纪尚轻,但被孙策奉为上宾,与虞翻、庞统等名士皆为好友。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陆绩在东吴历任奏曹掾、郁林太守、偏将军等职,但他的志向却不在仕途之上,在职期间依然对历法星象等苦耕不辍,为易经做注解,并著有古代风水占星用的“浑天图”。不过陆绩命运不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年仅三十二岁就英年早逝了。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第四位:陆瑁,他是东吴丞相陆逊的弟弟。陆瑁,字子璋,少年好学且极其忠义。陆绩病逝后,留下三个年幼的儿女无人照料,陆瑁将其接入家中抚养成人。此外,陆瑁对有求于己的人,无论认识与否都非常慷慨,并因此远近闻名。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嘉禾元年(公元232年),陆瑁受孙权礼聘出仕东吴,起初为议郎,后被晋升为选曹尚书。陆瑁在职期间,两次劝谏孙权放弃远征辽东的公孙渊,由此受到孙权的器重。不过,陆瑁和陆绩的命运相似,效力东吴没几年就病逝了。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第五位:张温,他是东吴中期名臣。张温,字惠恕,其父张允以轻财重士而闻名州郡,孙权曾聘其为东曹掾,但入职不久病逝。张允病逝后,张温代父出仕,历任议郎、选曹尚书、太子太傅、辅义中郎将等职。

东吴苏州籍五大名臣:一人英年早逝,两人郁郁而终

张温是五位江苏籍名臣中最苦命的人。他三十二岁奉命出使蜀汉,对蜀汉的政绩大加赞美,得到诸葛亮及蜀汉官员们的青睐,但却遭到孙权的嫉恨,被孙权以各种理由排挤、打压,最后郁郁而终。他的两个弟弟也因此受到牵累,皆被罢官免职。

参考书籍:《三国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