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男友”“向前看”…“前”到底指过去还是未来?

“你还在怀念前男友吗?人要向前看!”——“前”这个字,指的到底是过去,还是未来?

既然“前”指的是以后,为什么人人都管过去的叫“前任”?既然“前”指的是以前,为什么人人都劝你“向前看”?

1

软件行业有个经典案例。

forward compatibility (向前兼容)和backward compatibility (向后兼容),这翻译常把人弄糊涂,搞不清楚到底是向哪个“前”。

我们还得看英语。考虑到汉语的歧义性,在这里其实应当翻译成“前瞻兼容”和“回溯兼容”更贴切,因为这里的“前/后(forward/ backward)”不是指“从前/以后”,而是指“未来/过去”。

汉语中,“前”和“后”的用法是不对称的。“前”既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后”则多指未来。

2

“前”到底什么意思?是什么让它成为一个这样矛盾的个体?我们先看看甲骨文。

“前”是“歬”的异体字。歬,甲骨文是“止”(即脚)+舟+行,表示徒步拉船逆流而上。简体甲骨文省去“行”。篆文异体字加“人”,强调纤夫拉船。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舟”写成“月”,“人”写成“刀”。隶化后楷书将“止”草写成两点加一横。

无论“前”的字形演变多么复杂,都改变不了它的造字本义——前进。它是动词,指的是空间上的前进。《广雅》:“前,进也”, 《韩非子》:“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庄子》:“孔子下车而前”,《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都是这个意思。

既然是“前进”,那么,人面朝的方向自然也是这一面,因此,它就有了“面对的、面朝的方向”的含义。“前方、前门、面前”,还是“前景、前路、前途”都是这个意思。

既然“前”表示空间上的前方,那么,顺序在先的也可以用“前”来表示。我们会管探路的先头部队叫“前军”,会管战争时一个个向前冲叫“前赴后继”,会管夺得名次的人叫“前三甲”“前八强”,杨炯那一句“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更是用“前”与“后”形象生动地抒发了对初唐四杰排名的牢骚。

好,既然空间上的顺序在先可以用“前”来表示,那么时间上的顺序也可以。《礼记·檀弓》:“我未之前闻也。”《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都是用“前”表示时间在先的意思。

到这里,这个连锁引申从空间引申到了时间,也从具体引申到了抽象,但人在看待空间和时间时角度是不同的。人进行空间移动,是自内向外的,是面向未来的;而在时间的流动之中,如果人是静止的,始终是时间向他走来,那么他始终面对的是过去。

这就是引申出来的矛盾所在。

3

中国人对先者总是怀有崇敬的。

古人看重先人经验、先人法度,“前”组成的词较多褒义或含有正面色彩。可谓“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先发生的事情叫“头”,后发生的事情叫“尾”。现代人在无意识间也深受影响,做事不敢贸然行动,必定要先上网搜一下“有没有前车之鉴”,听一听“过来人”的经历。

Bcc语料库中,除了表方位的情况,“前”在大多语言使用中,仍然表示过去而非未来。

也许那些“从前”经历过的、触摸过的,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但语言有时候会玩弄你——时间的“前”未必是你真正面对的方向。“前局长”永远不可能再上台做“局长”,过去可以给人经验,让人成长,但要伸手去把握,却渺如云烟。

“从前”是为了让人“向前”,“前”是过去,更是将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