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革命岁月
一、字词
【万水千山】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气势盛大。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形容无所畏惧的样子。
【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向低处。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迎风招展】随着风飘扬。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宣告】宣布。
【瞻仰】恭敬地看。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
【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热血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激动。
二、课文知识
1.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赞颂了
2.七律:是的简称。每首,每句。偶句末一字押,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可分为。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中心句。总领全篇。
诗意: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意:
这两句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红军。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中“暖”和 “寒”形成了鲜明, 既写出了, 又写出了。 “暖”字表达了“寒”字表现了
诗意:
这两句诗借两件事写出了红军。
6.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意:
7.《狼牙山五壮士》按照的顺序记叙的,五个小标题依次是:。表现了
8.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党和人民的。
9.《狼牙山五壮士》“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这样的写法,层次感强,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10.《开国大典》记叙了,主要写了、、、四个盛大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的心情。
1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这句话,“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的心情。
1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用“”指代,表现了游行队伍的。“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指,而且象征着。
13.《灯光》采用了的写作手法,由天安门广场上的写起,叙述了的壮举,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精神。
14.《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记述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革命故事。该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炮火打着,自己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烈士,,的崇高革命精神。
三、课外积累
1.含有近义词的词语:
昂首挺胸 斩钉截铁 粉身碎骨 兴国安邦
翻山越岭 调兵遣将 甜言蜜语
2. 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惊天动地 横七竖八 大同小异 七上八下 舍近求远
街头巷尾 转危为安 声东击西
2、形容情况万分危急的词语:
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 剑拔弩张
一触即发 火烧眉毛 岌岌可危
4、爱国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4. 表示人的精神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 肝胆相照
舍己为人 先人后己 助人为乐 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