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张保存70多年的八路军借条:如今成为一家人最大的光荣!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条件比较艰苦,因为每天除了行军,还要用不断的运动战和游击战来打击日军,这样的话就会非常费鞋子,而那时的粗布布鞋的质量也并不好,走几百里山路鞋子肯定很快就会磨烂。

一张保存70多年的八路军借条:如今成为一家人最大的光荣!

如果要进行远离根据地的运动战,后勤运输也往往跟不上,毕竟八路军最喜欢的战术是进行一天一夜120-160里的急行军,突然出现在日军的某个据点,展开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

一张保存70多年的八路军借条:如今成为一家人最大的光荣!

在这种情况下,后勤单位很难每次都能跟上和随时进行补充,因此八路军就会暂时以借款方式向比较富裕的地方人家筹借粮食和布鞋。当时在葛牌镇,八路军向陈鸿清借了棉花120斤,布鞋50双和布匹60斤等物资。

一张保存70多年的八路军借条:如今成为一家人最大的光荣!

并且负责此事的八路军王平惠给陈鸿清写了借据,承诺说“如遇急用,可以到延安根据地去领,如果不急,将来全国解放了,给你调拨过来。”

陈鸿清担心日军扫荡发现借条,于是就藏在了墙缝里。后来王平惠在战争当中阵亡,陈鸿清也去世了,直到今年陈鸿清的儿子陈开基要扒掉老房子重建,才在墙缝当中发现了这张借条。

一张保存70多年的八路军借条:如今成为一家人最大的光荣!

但是现在陈鸿清的儿孙们并不想去兑现这张借条,而是要当做一份特殊的传家宝保存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