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华州柳枝人平凡的人生路

我的平凡人生

作者 张稳善

旭日升,热浪洒,一颗幼苗要发芽。一九六一年六月十八日清晨,我出生于华县柳枝镇南关村王陈组,父母为我取名:张稳善。

一个华州柳枝人平凡的人生路

南关村牌楼 高振强拍摄

恰逢三年自然灾害,母体无食,何谈养子?那时的我,瘦小如柴,然而我从坚强的母体中脱胎,骨子里就造就了一股顽强的生命毅力,从而渐渐长大。后来,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相继出生,我们兄弟姐妹九人就像台阶一般,组成一个完整的班:长兄稳民为班长,带领我的小姐姐、小哥哥,拾柴、剜草、养猪、挖石枣……补贴生活。到七岁那年,我开始上小学。大哥稳民高小毕业,回到家乡任民办教师,我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也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

富家子弟闹着玩,穷人孩子苦找钱。我们放学之余,去挖来石枣,辛劳一生的母亲就把它熬成石枣汤。那汤红润甘甜,家里人却舍不得喝一口,全部让两个刚成年的姐姐拿出去卖掉,每碗两分钱,也是一笔收入。我们不仅挖石枣,还剥花秆皮、摘柏树籽,来换取一些小钱。随着我们逐渐长大,生活本该渐渐好转。令人始料未及的,命运像噩梦一般,悄然袭来。

父亲是一名木工,建房、造车、做家具,样样活儿都是一把好手,又会修机器、修水利,为大队、生产队奔忙不息,是十里八村的一代名匠。然而世态炎凉,造化弄人。我的姐姐勤劳能干,和本队年龄相当的其他姑娘干同样的活,待遇却不同:别人九分工,而给我姐姐八分工。父亲为此怒不可遏,曾一度决定离开本队奔赴他乡,经伯父、良友相劝,最终没有离开。但是生性要强的他从此郁结于心,不久就含恨九泉。那年,我才十岁,真是干冷又遇雪上霜。

含泪送别老父亲,举家发奋强自身。

不脱穷帽不甘心,立志成才敬母亲。

柳枝有三宝:石头、蚊子、草。我家村南是一堆堆挖不完、取不尽的石头,村北是1968年洪水泛滥肆虐遗留的水坑。汪汪一片,杂草丛生,夏秋两季蚊子多如牛毛。水坑取名:大坑、北大坑、西大坑,坑边是长长的河流。

大坑边有千亩芦苇荡,坑内的野生鱼冲进芦苇丛,芦苇荡还有鸟儿、野莲菜……鱼儿多,这里一条,那里一堆。可惜那时的农民不会吃,也无油可作。我村的李继财老汉等人曾将鱼捡回,埋在地里苞谷根下,权当肥料。

村西有一条常年流淌的小溪,小溪内的鱼鳞草郁郁葱葱,草内不时有小鱼跳动,小溪内有捞不完的小鱼小虾。我的母亲原本是大家闺秀,擅长做菜,只用一点点青盐,就能将我们捞来的小鱼小虾做成完美的鲜汤。现在想起来,喝着好香,好可口!唉!还想再吃一口妈妈的味道……

我十一、二岁那时,仍然过着上学、拾柴、剜草、养猪的艰辛日子。那时,村边的柴火已经没有了,我们就在大哥的带领下上山砍柴、捡柏籽。我们雄赳赳,气昂昂登上秦岭,从前山砍到后山,砍到粗的拿回来解成小板材,细的做成桄子,打成桌、椅、衣柜。农忙时节,我们拾小麦、捡玉米……虽然辛苦,大家齐心协力,好不乐呵!

我大哥同父亲一样,既有担当又能说会道:手能提、肩能扛,能弹会歌、多才多艺,教出学生一大片。晚上,大哥给我们讲故事、说小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十二口人的大家庭,住在一起真温馨,好幸福。

这时候,赶上“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领袖振臂一呼,农村开垦梯田、修渠治水、建水库;学校勤工俭学、种水稻、养猪养羊……一片蒸蒸日上的大好场景。

一个华州柳枝人平凡的人生路

南关村姬公庙 刘文涛摄

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我们放弃了学习,开卷考试,交白卷成风,荒废学业。当然,我也不例外。青春时光挥之即逝,我们空有一身气力,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

少年空无文化,老来闲对事业。

回首再想找回,却是空想一身。

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消不了、抹不掉。批林批孔、打倒地富反坏右,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我家深扰其中。外祖父被评为地主,伯父是反正过来的国民党译电员,造成我们的政治污点。到初中毕业,我连红卫兵也不是。家人也是一样,兄弟姐妹无一人够资格当兵报国,可叹!

时光走逝终飞转,力尽全心总难觅。

用尽精力全身补,终究还是揽不回。

星移斗转,转眼就到了一九七六年,我16岁。当我们书声朗朗在校园,一声噩耗传遍大地河山,震吼九天!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不幸逝世,举国同悲,万民哭啼,我写下了歌颂主席的诗一篇:

九月九日这一天,噩耗一声传九天:

一代领袖毛泽东,首都逝世列仙班。

哀思追悼全国展,滔滔悲声去悼念。

领袖当年立豪言,定当推翻三座山!

人民当家要作主,气吞山河要换天!

寻求真理长沙看,结交英才一大片。

领导农民来暴动,秋收起义做行动,

井冈山上传号令,辗转东西南北中。

遵义会议方向定,红军长征往北行。

四渡赤水六盘山,大渡河上抢险关。

跋山涉水到陕甘,西安事变统战线。

国共合作战敌顽,八年抗战日本残。

蒋家王朝把脸翻,德胜主席坐延安。

指挥军事三大战,统一中国半边天。

宜将胜勇追穷寇,渡江战役下江南。

蒋邦无路逃台湾,当下残匪藏深山。

一鼓作气消灭完,才叫日月换新天!

放下枪杆搞生产,朝鲜战场闹翻天。

抗美援朝保家园,出兵打击美利坚。

中朝人民都胜利,安心建设好家园。

苏联反目夺江山,珍宝岛上战一战。

苏联要玩原子弹,主席出谋说一遍:

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

一拥而上过苏联,放出原子叫美观。

可上九天去揽月,敢下五洋去捉鳖,

救星心怀大如天,一身正气定江山!

从此,我发奋学习,立志闯关,用优秀的成绩报效河山。一九七七年来得真快,恢复高考第一年,我落榜了。

立壮志发誓言为时已晚,下苦功再复读重振精神。

发奋学苦钻研一厉再战,不成就不登峰决不回还。

在我踌躇徘徊,将要回家之时,一个神奇的人物悄然走来。她是位温柔的姑娘,是我的同学,也是一名公办教师。她鼓励我继续深造,不管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都给予我很多帮助。然而不论多好多优越,最终天不遂人愿,我满心不甘地回到家乡,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终于,我生命中的女主角出现了!她叫陈知芳,是位美丽动人的姑娘。那是1984年,我认识了她。她落落大方,身穿当时最为时髦的黄色军装,是村里的一枝花。她是一名民办教师,我俩一见如故,同年,我们结婚啦!

同心同德同文化,同情同义同爆发。

两情相悦在发芽,结成一对鸳鸯花。

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和我风雨同舟,随即我写下“夫妻论”一文:

古话讲:“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倒不假,无可厚非。但也有一种鸟叫“鸳鸯”,它们结成伴侣,从此不离不弃、同生共死、不分离。此所谓“秦晋之盟”“鸳鸯之合”。

夫妻无需山盟海誓,只需肝胆相照。不离不弃,生死与共,同甘共苦,这才叫夫妻。

婚后,我俩相濡以沫,相亲相爱。1986年,我们同心协力,建成了红砖红瓦的三间大房,在当时村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好住所。我们的生活虽不甚富裕,但日子很惬意顺心。同年,我的女儿出生了。小姑娘小嘴咿咿呀呀,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我们给她取名:张蓓蕾。1988年,我的儿子也出生啦!他生得白白净净,就像一块美玉,因此取名张璐。不光我们全家,全村都来庆贺吃喜酒:笑声、划拳声连成一片,真高兴!那时,我如同父亲一般的长兄分枝成家,也由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双喜临门。

伴随改革开放、分田到户的经济大潮,我开始学瓦工,同时结识了不少朋友。

一个华州柳枝人平凡的人生路

南关村便民服务中心 刘靖供

“万元户”是当时人人梦寐以求的名词,也是农村收入的天文数字。处处求财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我妻丢掉她热爱的教育事业,我也关闭了当时的小卖店,将一双儿女交给老迈的母亲与兄长,来到祖国的心脏——北京,开始了为时六年的小吃生意。那是一九九五年年底的事情。

我们夫妻勤劳踏实,生意一直做得风生水起,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当时通信不便,到北京的第一年很忙,一直没有跟母亲和儿女通信。忙完大半年,第一次给家里写信的时候,一封短短的家书用了三个多小时,我的手一直在抖,泪一直在流,不知从何入笔。

思亲想亲念亲,母亲儿女父兄。

真情真感真思,故里故乡亲人。

岁月静好,日月长照。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一生热爱事业,用毕生精力护家爱母、呕心沥血,我的亲如父亲的长兄,因长年积劳成疾,身患恶疾。我等兄弟姐妹赶回前去问候,然而终究药石罔医,才五十出头的我的长兄,抛下我年迈的母亲,和一家子妻儿老小撒手人寰。

一九九八年八月,我痛失长兄。葬礼上,全村老小和在校师生纷纷前来悼念,无不感怀流泪。

疟疾缠身兄归阴,兄弟未报哥哥恩。

接力长怀敬慈心,安慰老母孝膝前。

在北京,我们辛勤耕耘,度过了香港回归大庆。首都人民的欢快心情像烟花焰火一般绚烂。随即又迎来祖国五十年的华诞,天安门广场红旗飘扬、彩车林立、人群如流的欢乐场景,深深刻在我的心版。

忽忽六年,女儿开始上初中,儿子也将要小学毕业。人常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挣钱却切不可误了儿女的前程,我们夫妇决定回到故乡,做儿女伴读。

丹心一片终泡影,理想人生成思念。

希望后辈来成全,完成此生莫遗憾。

为了儿女,我雄心勃勃,干劲十足。2001年农历九月初九,我夫妇二人回归故乡,重建房舍开始开起批发部。日用百货、布匹、灯具、装修材料……其中商品种类远超百数。生意兴隆,门庭若市。

不料天公不作美,2003年8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吞噬了我的家乡。几十万亩良田、道路、村庄……我也深受其害,商品损失过半,人群走散,不得已停止营业。我又拉起杆子,成立了一支建筑队,在华县、华阴包路、包房,以优良质量打出自己的一片小天。

转眼间,我的一双儿女相继考入大学,完成了我的大学梦,成全了我人生中未完成的心愿和遗憾。这是我人生的巅峰,我醉了,我自豪,我骄傲!

儿女完成父宿愿,父亲高兴万万千。

放开胸怀高声喊:半生遗憾被推翻!

2009年,我儿子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那时,农村孩子考入一本大学的寥寥无几,村上送来电影及奖金以资鼓励。我们家沉浸在欢乐之中,亲朋好友及全村老少前来道贺,鞭炮声从早到晚响声不断,我的嘴不知咋的总也合不上,心里美滋滋。2011年,我和儿子同年、同月,同时入党。

喜事一件接一件,我们迎来慈母的八十寿诞。2008年农历二月初一寿典正日,张府上下张灯结彩、欢声雀跃,我们一对一对、一双一双跪地祝寿,愿我们的母亲、奶奶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花篮、花盘、寿桃、寿果、戏曲……全家欢乐非凡。

2012年腊月初九,我的小公主出阁啦!那天,我的心不知咋啦,就像猫抓似的:想亦难,别亦难;想见依依,情绵绵;难舍难分,苦难言……同我们共同生活了二十六年的骨肉远嫁他乡,那离别之痛难以言表。第二年,女儿给我带回来一位称心如意的小外孙。

花好月圆情意绵,同学情意似蜜甜。

同心同德共婵娟,结成一对幸福缘。

2015年,我儿子同他的同学结成一桩美好的姻缘,5月16日结婚啦!

锣鼓喧,彩车跑,奔驰开道;

接淑女,迎瑞气,梧桐凤巢。

戏曲歌舞台上闹,车水马龙人欢笑。

高朋满座酒香溢,划拳行令笑声高。

一片祥光吉星照,招待宾朋饭菜好。

公公婆婆喜颜开,全家欢乐同一堂。

三年过后孙女生,三代同堂喜气昂。

同心同德一起上,幸福欢乐好家邦!

为此,我给全家写上一遍三代名字组合:既稳重善良,又花枝芬芳蓓蕾待放,白净似玉璐,瑞气祥光,即涛涛濠气,又点点晴朗幸福发光。我们三世同堂,组成一方圆满世界。

今回首看悲喜平凡半生

瞻眼前享幸福快乐一世

时光在推移,岁月在流淌。我的儿女成家立业,买车买房,我们和老妻含饴弄孙,幸福满堂。我逐渐老了,跟随儿女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闲暇之余,我写下了散文《畅游少华山》《爱》《写给天下儿女的信》及短评、观点,诗《桃》《母亲颂》等小作……

一个华州柳枝人平凡的人生路

作者张稳善近照 作者供

我的一生虽不辉煌,但也健健康康,平凡美满。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张稳善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