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清的庆亲王奕劻,死后得到了什么“恶谥”?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中国人向来爱面子,很注重自己的名声。不仅活着时在乎,死后也在乎。于是,死后得到一个什么谥号,就成为王侯将相们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谥号分为美谥和恶谥。顾名思义,美谥是赞扬的,恶谥是批判的。

以晚清四大名臣为例,曾国藩的谥号是“文正”——这是历朝历代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顶级的谥号了;李鸿章的谥号是“文忠”,仅次于“文正”,排在第二名;左宗棠和张之洞的谥号都是“文襄”,又排在“文忠”之后了。

晚清的庆亲王奕劻,死后得到了什么“恶谥”?

以上四位的谥号,都是美谥。

恶谥的代表是谁呢?

在中国历史上,排在“恶谥”第一位的,是南宋的秦桧。众所周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遗臭万年,因此得到谥号“缪丑”。

而在晚清,恶谥的代表人物应该是庆亲王奕劻。

奕劻活着时,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权势熏天,连袁世凯都得给他送礼。可是他死后,却得到了一个恶谥:密。

晚清的庆亲王奕劻,死后得到了什么“恶谥”?

何为“密”呢?

“追补前过”曰“密”。意思是,奕劻活着时是犯过错误的。

奕劻为人特别贪鄙,卖官鬻爵,见钱眼开。得此恶谥,可谓实至名归。

1917年,奕劻病逝于天津。当时,虽然清廷早就已经灭亡,可是紫禁城的小朝廷依旧存在。为了尽孝心,奕劻的儿子替父亲向溥仪请赐谥号。

刚开始,溥仪不愿意为他赐谥。为什么呢?因为溥仪把葬送大清江山这笔账算在了奕劻的头上。溥仪认为,正是奕劻与袁世凯狼狈为奸,才使他被迫退位,使得爱新觉罗氏的祖业毁于一旦。

但是,奕劻的儿子不死心,竟然求到了醇亲王载沣门前。载沣是溥仪的生父啊。溥仪架不住载沣的三番五次的游说,一怒之下,就给奕劻赐了个恶谥:“密”。

晚清的庆亲王奕劻,死后得到了什么“恶谥”?

实事求是地说,与其得此恶谥,还不如没谥号呢。奕劻那自作聪明的儿子,真是坑爹小能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