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劫数——“残缺不全”的幼年记事

作者:只愿不负匆匆时光

“知道了”幽兰静静的在聊天框中回复给对方,有一丝不快闪现而过

又被催婚了,幽兰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被通知相亲了,好赖这次父亲是打过招呼后才把自己的号码给了对方,这应该算是一种让步吧,但是幽兰心里不知道这样的妥协只为换取和家人关系的缓和时候值得……

幽兰看向窗外,华灯初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竟看的出身,恍惚回到了小时候……

30年前小县城的一个富裕人家呱呱坠地一个白如莲藕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在粉嫩的脸上格外显眼,不哭不闹的看着周围的人

村西头的老李家有了个女孩,一时间村里的人都知道了,亲的不亲的都来了,像看什么稀罕似的,不过确实也算稀罕。老李头是典型的重男轻女,老李头媳妇因为前两个是女孩,没少受气挨打,好在争气,第三胎终于生了个儿子,本想一鼓作气再要个儿子,谁知道又是个女孩,老李头看都不想看,就要直接送人,要不是老李头媳妇苦苦哀求会少吃多干活,这才勉强留了下来,但是这姐妹几个都要让着小李,谁让他是“独生子”呢

小李长得帅气,十里八乡都知道,在老李夫妇两个多年的奋斗下,也挣下了一番家业,村里头家住上了小楼,还买了一块地等着小李结婚盖新房,在县城的黄金地段买了处门帘要做生意,在那个年代算的上是响当当的有钱人了,媒婆都要把李家门槛踩坏了,疯了一样的给小李张罗媳妇,毕竟有钱人家给的辛苦钱也不会少。

不知道相了多少个,小李终于订婚了,隔壁县的王美娟,虽然不是惊艳美人,但是高挑的身材,大大的眼睛,还是个高中学历,也算是配得上了。

锣鼓喧天中老李家排场十足的迎娶了儿媳妇,基本全村的人都来了,在那个年代,村民们算是赶上过年的伙食了,流水一样的肘子,鸡,鱼的,可算是好好满足了一下。

由于小两口刚结婚,直接搬出去生活无人照顾,老李两口子也不放心,便安排小两口住二楼,老李夫妻住一楼。老李媳妇虽然已喜当婆婆,但是还指着儿媳妇为李家续香火,便一天三顿的做好了叫小两口吃饭,家务活更是一点没让做过。

转眼结婚三年了,王美娟的肚子一点动静也没有,婆婆嘴上不说,但是王美娟也不是傻子,婆婆今天说隔壁王婶当姥姥了,昨天村东头刘大爷叫去喝孙子满月酒了,一时间老李家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多数是笑话老李家大业大连个孙子都没有,挣再多还不得留给外孙这些外人……

老李媳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神经一样的求神拜佛,希望菩萨能赐李家一灵儿,或许是老天受到了感动,在小李结婚第六个年头,王美娟终于怀孕了!

一家人祖宗一样的供着,甚至于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还去了好几次县里做检查,王美娟的风头,当时在村里都可以说是一时无两,有惊无险的十月怀胎,但是毕竟交通限制,在一个夏季的中午,王美娟在家生下了李家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女孩

可能是时代的进步让人也进不了,也或许是婚后数年无后带来的压抑一朝释放,老李竟鞭炮喧天的庆祝孙女的降生,并亲自起名--幽兰,爷爷的爱深厚而浓烈,仿佛要把之前亏欠自己女儿的爱都要在孙女身上补上一般

从一岁半断奶开始,幽兰便被迫成为了爷爷的“跟屁虫”,爷爷把家里的生意交给了小李夫妻俩,自己享受起了天伦之乐,每天就是带着幽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出入,好吃的好玩的,新衣服新鞋子,只要爷爷觉得幽兰喜欢的,和幽兰想要的,爷爷通通都会买给她

幽兰两岁生日的时候,爷爷专门做了一天的汽车去省会买了洋娃娃送给她,大大的眼睛和幽兰一样好看;三岁的时候,全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老李自己做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了一个直辖市,只为送给幽兰一辆儿童自行车,那是爷孙两个看电视的时候,幽兰说了一句真好看。爷爷把自行车扛到家,放在自己店铺前的空地上,迫不及待的让幽兰去试试,这次的礼物真是好极了,不仅让幽兰的小伙伴都缠着她要骑,周边的大人也是羡慕极了,这个在当时可是个大价钱的物品呢,关键小县城的人除了在电视上,基本都没有见过实物的,可见其有多稀罕

幽兰的幼年在爱和金钱中浸泡长到,那时的她还太小,长大后几乎已无印象,能唤起回忆的便是那些记录中的照片,和老辈人的讲述

幽兰默默回到座椅上,拿起周边的咖啡,浅浅的喝了一口,“一直能在那个时候多好呀”心中默默划过一丝忧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