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离婚了,你还愿意娶我吗”,老实人:当然愿意,但我有个条件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离婚了,你还愿意娶我吗”,老实人:当然愿意,但我有个条件

王尔德:“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这句话对每个人都适用,因为你永远是你,别人永远是别人,你无法成为别人,别人也无法成为你,不管是你活在别人的规则中,还是别人活在你的规则中,都不算做自己。

平时大家所说的“内卷”,就已经超出了“做自己”的范畴,每个参与者表面上看似在做自己,实际上奉行的都不是自己的规则,否则根本就不会理会别人怎么做。

有人说内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意义的,也有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参考一下别人的活法不是坏事。这其实是在偷换概念,因为某种程度的意义,并不完全等同于意义,“向榜样学习”和“随波逐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有的人在对待感情时,看似在按照自己的标准选择婚姻,而事实上却因为着急和盲目迷失了自己,奉行的是别人的规则,直到生活离自己想要的样子越来越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没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就像下面这位读者的经历一样。

“我离婚了,你还愿意娶我吗”,老实人:当然愿意,但我有个条件

东林老师,您好:

我再婚了,嫁的是我曾经喜欢的人,虽然他愿意接盘离婚的我,对我来说是一件喜事,但我却不是特别开心,因为我无法跟过去的自己和解,本来我可以直接跟他结婚的,结果却绕了一大圈。

我曾经喜欢他三年,表白过,他也没有拒绝,只是说时机不对,还不能结婚,想等到多攒点钱,买了房子之后,确定生活没有大的波动了再结婚。

最初我愿意等他,觉得我们两个是命中注定,别说三年,就是三十年我也愿意等,并且从此之后和其他异性划清了界限。

但是,我没有坚持到底,等待的过程中总是明着暗着催婚,向他施压。见他不为所动,身边的朋友劝我趁早放弃他,说他肯定不会跟我结婚:“男人哪怕四十岁了还能娶二十多岁的女人,但是女人年纪大了,择偶范围就会变窄,到时候他要不娶你,你铁定会后悔。”

我动摇了,之后父母给我安排相亲,我跟对方见面之后,发现对方并不比我喜欢的人差,我更是无法坚定原来的计划,最终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匆忙订婚了,决定从此换一条路走。

然而结了婚之后我才发现,我所嫁的人并非我婚前认为得那么好,虽然性格方面跟我喜欢的那个人差不多,但是相处下来不舒服,他总是惹我生气,而且不自觉,很多时候必须我催着赶着,他才会去做该做的事。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好累,虽然为婚姻付出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但我不是这段婚姻唯一的参与者,我不想凡事都由我来主导,偶尔我也想偷偷懒,也想看到我的另一半为我付出。

“我离婚了,你还愿意娶我吗”,老实人:当然愿意,但我有个条件

想到一辈子还有很长,我决定离婚,因为这段婚姻不完全是我自己选择的,我要回到起点重新靠自己去选择婚姻。

说实话,我不确定离婚后是否能够嫁给原来那个喜欢的人,我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想着即便无法嫁给他,至少我也是在做自己,才不会因为听信别人的怂恿走错路而后悔。

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问他是否还愿意娶我的时候,他说当然愿意,只不过有个条件:“希望你以后不要再沉不住气,我这个人,说在等待时机,时机到了就一定会娶你。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总想着一步到位,试问一步到位之后干嘛?生活还是要有铺垫比较好,否则凭空给你再好的生活,也只是空中楼阁。”

他说得没错,我之前匆忙结婚就是没沉住气,没有坚守自己的立场,没有坚持做自己,被父母一催促就乱了阵脚,想着一次性把该做的事都做了,结果却换来了让自己不满意的生活。

2022年,我最想跟自己说的话就是:往后余生,愿你做个聪明的女人,沉住气,走自己的路。

“我离婚了,你还愿意娶我吗”,老实人:当然愿意,但我有个条件

东林夕亭情感建议:

有人会说那位读者欺负老实人,有人会说那个接盘的男人太傻,其实,说这种话的人,从他们自身的立场来说,没有错;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别人的立场。

就事论事,那位读者选择曾经喜欢的男人,跟重新选择一个人没啥区别,抛出了自己的意愿之后,剩下的都是看对方是否乐意接受,只要双方一拍即合,其他人就没资格说三道四,因为他们在做自己,其他人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犯不着多管闲事。

我们每个人最应该做的事,是评判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而非评判别人的选择是对是错。想要评判自己,就必须沉得住气,否则你所使用的判断标准,大概率不是自己的标准。

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不要觉得这些事与自己无关,只要你是人,只要你需要在人生中做选择,“沉住气做自己”都与你有关。不要总是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追悔莫及,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几乎都是因为之前做决定的时候没有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判断标准,没有评判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