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文物联接古今,文物印证历史。“文物新疆”旨在通过文博专家学者以现实笔法深入挖掘新疆出土文物、文物遗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进程和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阐释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鸡作为“六畜”和“十二生肖”之一,谐音为“吉”,常被视为吉祥辟邪的化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截至目前,新疆考古发现最早的鸡形象当属2011年布尔津县也拉曼墓群出土的一件鸡首铜簪。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鸡首铜簪(春秋战国)

另外,温宿县包孜东墓地共发现三件汉代的环座骨饰,其中的鸡形骨饰件,上端雕刻一只鸡,鸡头上的眼睛、嘴和身上的羽毛等雕刻得清晰可见,下端是环形座。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鸡形骨饰件 (汉)

1976年吐鲁番采坎古墓群4号墓出土一件鸡首陶壶,年代为5-6世纪,高29厘米,底径8.8厘米。平底鼓腹,细高颈,柱状弓形单耳从肩部跨至口沿,与流相对,形似一只鸡首。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鸡首陶壶(5-6世纪)

吐鲁番阿斯塔那西区605号墓东晋时期的《庄园生活图》壁画中,除了墓主人及侍者外,还饲养有马、牛、骆驼、狗和鸡等动物。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庄园生活图》壁画

更有意思的是,阿斯塔那186号墓出土南北朝时期的绿地对羊对鸡树纹锦,在叶绿色地上,显大红、白和菊黄色。纹样呈横向排列,由两侧向中轴对称布置。现残存了一侧的对羊、灯树、对鸡和小株花树等纹样。纹样以灯树纹为主,树有台座,塔形枝叶,6只灯分三层布于树叶间。灯树台座两侧是对跪的大角羊,灯树梢和小株花树间有相对的鸡纹。这是以上元灯节火树银花为题的图案花纹,表明这一风俗在当时已出现,到了隋唐时期更为流行。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绿地对鸡对羊灯树纹锦(南北朝)

丧葬用鸡的习俗在新疆有陪葬鸡形的枕具、随葬关于鸡的文字记载以及生肖鸡俑等表现形式,说明中原的鸡文化已在古代新疆地区传播并备受当地各族居民的喜爱。

先秦时期,新疆各地墓葬发现枕在死者头下的枕具种类众多,有石块、土坯、毛毡片、木板、羊毛、枯草等,可视为新疆早期枕具的雏形。汉晋墓葬出土的枕具材质更加丰富,有用动物皮、毛布、丝织品等做成口袋状,内填碎皮条、碎毡块、羊毛、植物秸秆、草木灰和粘土等。最有代表性的枕具莫过于鸡鸣枕。

1959年,和田地区尼雅遗址1号墓区的东汉墓葬发现了一件“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这件鸡鸣枕长50厘米,宽13.5厘米,高9厘米,由“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缝缀而成,中部是鸡身,两端作鸡首相背状,白绢为底、叠放三层圆形红绢片缝制出了圆眼,天青和白两种绢剪出锯齿形的鸡冠。枕芯是植物茎杆。人枕在中间,刚好让两端的鸡头高高翘起。在缝制这件鸡鸣枕的织锦面料上,除了织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的汉字外,还织有花卉、祥云等图案。锦面织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的吉利字样,表现出人们渴望生命延续及对后世子孙美好的祝愿。据猜测,来自中原的吉祥语锦可能是中原王朝赏赐给当地首领的物品。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东汉)

2003年,乌鲁木齐市有关部门移交了一件造型相似的鸡鸣锦枕,长47厘米,宽12厘米,高12厘米。不同的是,由红色锦缝制,头顶鸡冠,鸡嘴带穗,鸡身内填棉花。时代为汉晋时期。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鸡鸣锦枕(汉晋)

相同类型的鸡鸣枕,在尉犁县营盘墓地、洛浦县山普拉墓地以及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巴达木墓地等都曾发现过。

营盘墓地出土的鸡鸣枕,是由淡黄色对禽、对兽、兽面纹绮缝缀而成。枕两端下垂,各缝缀四瓣形花叶状红色绢饰。每片叶端饰有一缕丝线,其上各套串一枚珍珠。枕面上织出对禽、对兽、兽面、网格等纹样,有深蓝、褐、草绿、米黄、淡蓝、灰、棕红等绣线颜色。枕面两侧各缝有绢带,系扎在死者前额上。枕芯是小米。对禽对兽的图案是魏晋时期流行纹样之一。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对禽对兽纹鸡鸣枕(魏晋)

山普拉墓地出土的鸟兽纹锦鸡鸣枕,原呈长椭圆形,通长67厘米,枕部织锦长25厘米,宽25厘米,翼宽8.2厘米,分为枕的两翼和枕体三部分,鸡头装饰缺失,后被拆开。两翼由白、绿绢缝制,枕体是蓝地鸟兽纹锦,显橘黄色花纹,有人物、凤、小鸟、狮、龙和兽面等图案。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鸟兽纹鸡鸣锦枕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存在按照祖、父、子、孙辈份排列的家族埋葬方式,死者大多安放在墓室的土炕或简易木床上,头枕鸡鸣枕,面部掩巾,眼上盖瞑目,双手握木。同河西走廊及中原葬俗有许多相似之处。

数量可观的鸡鸣枕与内地的鸡鸣枕极为相似,一端是鸡头,另一端是鸡尾,由不同的纺织品缝制而成,黑线绘出眼睛和羽毛。此外,还发现大量的晋唐时期的随葬衣物疏文书。据不完全统计,记载“鸡鸣枕”的随葬衣物疏达20多件。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鸡鸣枕(东晋)

综上所述,新疆发现随葬鸡形象的实物与记载,说明中原习俗随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并被当地居民所接受,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对新疆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见证之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孙维国)

- End -

编辑:阿林

审核:葛建

监审:司元勋

新疆是个好地方

文物新疆 | 大猴背小猴,“辈辈封侯”~

文物新疆|漫谈“吉”文化

【长按上图关注"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点击“在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