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战国七雄大争之世,英雄豪杰,忠臣良将,卖国贼人统统粉墨登场,都说亲贤臣远小人,可偏偏赵国的君主就是要宠信小人。风云变幻,岁月变迁,战国终于迎来了一个统一的时代,强大的秦国迎来了一个铁血的君主,这也是一个不允许其它六国君主犯错的年代,赵国君主任用一个无耻贪婪的小人为相国,就注定了赵国要灭亡,这个卖国贼成了赵国的掘墓人之一。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说起赵国不得不提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一项重大的改革,让赵国拥有了强大的骑兵,继魏武卒,秦锐士之后最强大的兵种。秦国想要东出,就避不开韩赵,特别是拥有强大骑兵的赵国,成了秦国东出一统天下最大的阻碍,虽然纸上谈兵的赵括让赵国在长平之战覆灭了四十万大军,但赵国的骑兵还在,就算到了秦王嬴政时期,也依旧拿赵国的骑兵没有办法。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赵国的骑兵本来就很可怕,还迎来了一个战国最厉害的统帅李牧。在秦王嬴政亲政之时,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征战就开始了,被杀神白起打残的赵国依旧是秦国的第一目标,公元234年秦王派大将桓齮攻赵,桓齮先攻取了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一年后乘胜出击,率大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深入到赵国的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秦军兵锋直指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在这危急时刻,赵王将李牧从雁门调回任命为大将军,率领所部南下,并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很快李牧率领边军与邯郸城的主力赵军会合,李牧认为秦军已连获几场大胜,士气非常高,急忙之下迎战是很难取胜的,就采取壁垒固守,避免与秦军决战,待秦军疲惫,再寻找战机反攻。赵军固守,桓齮认为李牧这是要与廉颇当年一样,秦军劳师远征,这样下去会被拖垮,决定率领主力攻打肥下,诱使赵军来救。

桓齮的计策是好,可李牧不上当。因为桓齮率领主力去攻打肥下了,导致大营兵力薄弱,并且秦军也觉得赵军几日来都固守不出,都不相信赵军会主动出击,因此疏于戒备,可没成想李牧真的率军来攻,并一举攻占了秦军的大营,俘虏了留守的全部秦军,得到了秦军的全部粮草辎重。李牧还判断出桓齮必定会回救大营,于是派遣一部分兵力正面阻敌,却把主力埋伏在两翼,当秦军与正面赵军兵力交战,两翼主力施钳攻。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肥下之战,李牧率领赵军大破秦军,被赵王封为武安君。可以说此时的李牧就是赵国的保护神,而秦国想要灭了赵国,就必须面对武安君李牧。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攻赵,此次是大将王翦领兵,王翦率领几十万秦军准备合围邯郸城。赵王还能怎么办,只能继续让武安君李牧率领赵军誓死抵抗秦军。王翦一看又是李牧领军,于是和众将领开了个会,都认为李牧在,秦军很难速胜,于是上书秦王嬴政,行反间计,借赵王之手除掉李牧。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英雄总是斗不过小人的,况且这个小人深受两代赵王的宠信,这个卖国的小人就是悼襄王赵偃的伴读郭开,别小看这个伴读,他得宠于赵偃时就陷害过老将军廉颇谋反,逼得老将军逃离了赵国,又在赵王想召回廉颇,用四百两黄金收买赵王特使,特使见过廉颇回来,对赵王说廉颇已经老了不堪用,最后廉颇老将军被楚国相国李园派使请入楚国。可以说廉颇这位赵国名将就是被郭开这个小人给毁了。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原因只是郭开曾被老将军廉颇训斥过,这个小人不顾国家,只为私怨就让赵国失去了一员名将。到了赵偃的儿子赵迁成为赵王,郭开依然还是赵国的相国,这么一个只懂溜须拍马的小人掌控赵国的朝堂两代,赵国不亡就没有天理了。这不秦王嬴政用一万两黄金收买了这个小人,于是郭开在邯郸城散布谣言,并面见赵王说武安君李牧私通秦国,准备谋反,还伪造李牧通敌的书简,昏庸的赵王竟然真的相信了。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都知道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更何况此时是国破家亡之时,可惜赵王赵迁本就是非不分,于是下令罢免李牧的兵权,还派赵葱去取代李牧。为了赵国的安危,李牧拒不交兵权,后被赵王设伏杀害,也有说是郭开派了杀手杀害了李牧将军。李牧一死,赵军再也抵挡不住秦军,三个月后秦军攻破邯郸城俘获了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灭亡。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就是这么一个贪婪的卖国贼,逼走了廉颇,冤杀了保护神李牧,让赵王自毁长城。赵国都亡了,大家说郭开这样的卖国贼结局如何?要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郭开身为赵国的大夫他能活命吗?小人当然能活命呀,他不善于谋国,但善于谋己,他早就得到了秦国的绿卡,赵国灭亡后,郭开被秦王嬴政拜为上卿,不过这个卖国贼在回邯郸搬运家财时,被途中的盗贼杀死了,真的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