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盛世自然不必说,这是明朝三大盛世之一。

朱棣在朱允炆继位后,发动了靖难之役,战争打了四年,最终朱棣做了皇帝,也就是明成祖。虽然皇位来的不是太光彩,但是朱棣做皇帝可一点都不含糊。
朱棣在位22年,他励精图治,从而使得天下大治,百姓也能安居乐业,疆域辽阔,并且宣扬国威,大力开拓海外交流,
派遣郑和下西洋,甚至越南被并入明朝领土。史学家称此时期为''永乐盛世''。
但是就在这盛世之下,却有一次起义,这不免令人不解,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按说农民起义一般都是发生在王朝的末期,通常这个时候,皇帝都会变得昏庸无能,贪污腐败横行,对老百姓更是横征暴敛,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官逼民反。
这场起义跟明末的农民起义相比,规模可能有点小,但影响其实也很大的。而且这场起义还有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首领是女的。
这个女人就是唐赛儿,出生在山东。山东我们知道,元末的起义中就被破坏的相当严重,刚刚有点好转,靖难之役爆发,山东还是主要战场,又是雪上加霜。
其实对于山东,朱棣当了皇帝以后也不是不清楚,朱棣曾经说过:“今北方之民,如人重病初起,善调理之,庶几可安。不然,病将愈重。朕所以夙夜拳拳也。”
但说起来容易,最起来难,朱棣想做的事还没有做完,本身就一直筹划着迁都,还想着北伐,又是开挖运河大兴土木,使得老百姓徭役十分繁重。
山东境内已经是怨声一片,加上当时连年出现水旱灾害,身为最底层的穷苦百姓已经没了活路,最终只能被迫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唐赛儿组织的起义军,名为“白莲军”,聚众数千人。由于这场起义声威大震,数十支队伍纷起响应,众至数万。
由于地方不给力,事情传到了朱棣那里。这让朱棣不得不认真对待,毕竟山东人口不少,况且山东是漕运要道,可以说山东的稳定非常重要。
所以朱棣派大兵压境,最终将这股起义军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