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治下有永樂盛世,為什麼還會有起義?

永樂盛世自然不必說,這是明朝三大盛世之一。

朱棣治下有永樂盛世,為什麼還會有起義?

朱棣在朱允炆繼位後,發動了靖難之役,戰争打了四年,最終朱棣做了皇帝,也就是明成祖。雖然皇位來的不是太光彩,但是朱棣做皇帝可一點都不含糊。

朱棣在位22年,他勵精圖治,進而使得天下大治,百姓也能安居樂業,疆域遼闊,并且宣揚國威,大力開拓海外交流,

派遣鄭和下西洋,甚至越南被并入明朝領土。史學家稱此時期為''永樂盛世''。

朱棣治下有永樂盛世,為什麼還會有起義?

但是就在這盛世之下,卻有一次起義,這不免令人不解,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按說農民起義一般都是發生在王朝的末期,通常這個時候,皇帝都會變得昏庸無能,A錢腐敗橫行,對老百姓更是橫征暴斂,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官逼民反。

朱棣治下有永樂盛世,為什麼還會有起義?

這場起義跟明末的農民起義相比,規模可能有點小,但影響其實也很大的。而且這場起義還有個特殊的地方,那就是首領是女的。

朱棣治下有永樂盛世,為什麼還會有起義?

這個女人就是唐賽兒,出生在山東。山東我們知道,元末的起義中就被破壞的相當嚴重,剛剛有點好轉,靖難之役爆發,山東還是主要戰場,又是雪上加霜。

朱棣治下有永樂盛世,為什麼還會有起義?

其實對于山東,朱棣當了皇帝以後也不是不清楚,朱棣曾經說過:“今北方之民,如人重病初起,善調理之,庶幾可安。不然,病将愈重。朕是以夙夜拳拳也。”

但說起來容易,最起來難,朱棣想做的事還沒有做完,本身就一直籌劃着遷都,還想着北伐,又是開挖運河大興土木,使得老百姓徭役十分繁重。

朱棣治下有永樂盛世,為什麼還會有起義?

山東境内已經是怨聲一片,加上當時連年出現水旱災害,身為最底層的窮苦百姓已經沒了活路,最終隻能被迫走上了起義的道路。

唐賽兒組織的起義軍,名為“白蓮軍”,聚衆數千人。由于這場起義聲威大震,數十支隊伍紛起響應,衆至數萬。

朱棣治下有永樂盛世,為什麼還會有起義?

由于地方不給力,事情傳到了朱棣那裡。這讓朱棣不得不認真對待,畢竟山東人口不少,況且山東是漕運要道,可以說山東的穩定非常重要。

是以朱棣派大兵壓境,最終将這股起義軍鎮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