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中国自古就是科举考试制度,是在追求绝对的公平

为什么中国自古就是科举考试制度,是在追求绝对的公平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大概从我小时候起,就开始听到对各种应试教育的吐槽。当然那会儿还没有吐槽这个词呢,但反正都是各种贬低和调侃吧。那我作为一个学生,要应付没完没了的考试,自然也就全盘接受了这些观点。幸好那会儿的鸡娃风气还不浓厚,我考的还不算太痛苦。

之后我根本没琢磨过什么教育,直到自己有了孩子,孩子也要进行教育和考试了,我才真正考虑了很多。随着看书和听到的增多,脑子中的观点发生改变,不再痛恨应试教育了。虽然也爱不起来,但理解了制度制定的无奈,在当今的中国,确实还没有其他能替代的。所谓的素质快乐教育,那还是让美英日等国玩儿去吧,咱们普通百姓犯不上跟人家土豪学潇洒。

首先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都是要有其国民性做根基的,否则不可能长期坚持。也就是说,并不是制度教育了民众,而是民众选择了制度,有什么样儿的国民,才有适合这个国家的制度。

这就像中国自古就强调统一,而欧洲自罗马之后就坚持分裂,哪个制度好?不知道,没有什么好不好,存在即合理。无论统一还是分裂,都是各自人民选择的结果。就英国那么大点儿的岛国,苏格兰还闹独立呢,只能说人家喜欢,咱管不了。

一、

那说到教育,中国从隋炀帝开始实施科举制(汉朝也有考试,但算不上科举),直到光绪末年被停止,整整实施了1200多年。其中隋唐是发端,宋朝开始大发展,到明清帝国真正完善,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制度非常适合中国的人才选拔,而且有利于政治管理。

1905年,光绪帝下诏取消科举。人们预料中的动乱并没有出现,可以说平稳过渡到了民国的学校教育。但是请注意,有一个特殊的阶层在这个时期出现了,那就是“土豪劣绅”。而在此之前,中国的劣绅并不多见,只有乡绅,也就是员外。为什么?

因为既然是乡绅或员外,那就是身上有功名却没有做官的人,或者是辞官回到故里的。他们的特点是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阶级特权,同时又有较多的土地资产,所以在乡里有很高的威望。

也就是说,乡绅具有官民两种身份,可以代替地方政府做一些乡间的工作。比如征税和徭役,还有教化与救济,甚至是调节纠纷处理小型案件等等。过去之所以能“皇权不下县”,就是因为有乡绅阶层的存在。

但这前提是什么?

是这些乡绅有功名,而且子孙后代也有可能考取功名,依附皇权获得公权力。那他们必须注意自己的名声和行为,不能在乡间留下恶名。否则子孙就算是科举考上了,也会被政敌举报,权力官位极有可能不保。所以,他们必须做足姿态,当个受人尊敬的乡绅。

而且,乡间百姓之所以信服,除了乡绅有钱,可以在灾年救济之外。也是因为百姓佩服他们的学问,更畏惧他们有可能再次获得的公权力。否则,到了荒年很可能就吃大户给直接抢了,谁管明年怎么着呢,今年先吃饱了再说吧。

但是,1905年科举制度取消,从此学习和当官获得权力没有直接关系了,那会出现什么结果?是乡民不再畏惧这乡绅,你只不过是比我们有钱而已,所谓的有文化没用了。而乡绅呢,也失去了获得公权力的希望,自然缺乏安全感。

那要想获得安全感该怎么办?

不能靠文明了,得靠武力,只有靠恐怖威慑才能获得安全。而且既然仕途的道路被封死,那就没必要在费劲的装B了,还发什么慈悲行什么善,在这乱世还是先赚钱吧。于是乎,土豪劣绅出现了,他们没有了更高的追求,只求财,不行善。

再一点,民国时期是乱世,也是工业化开始的年代。很多土豪为了赚更多的钱,也为了安全,纷纷进城去生活。那土地呢,自然交给代理人打理。代理人就是狗腿子,只有他们才能收的上租子来。于是,最后一层乡里乡亲的温情面纱也撕去了,乡绅彻底成为土豪劣绅。

当然,这种情况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欧美农作物的冲击,工业化的发展,军阀混战,革命的推广和运动等等都有关系。但是,科举制的取消确实是造成阶级撕裂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稳定的社会需要什么?让上层感到安全,中层看到希望,底层得到温饱。而没有了科举之后,所有人的晋升阶梯都没有了,那就只能靠打仗和革命来改变这个社会了。

二、

那科举制真的很好吗?未必,但这是当时可选择的最好手段了。

看一种制度好不好,不能站在后世的角度来评判,那所有旧制度就都有缺陷了。所以,如果要评判,就必须站在当时的立场,看这种制度替代了什么,是否解决了当时之前的社会问题。

那科举制替代的什么制度?门阀制。也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寒门是绝对不可能出贵子的。而科举制讲究的是唯才是举,只要你有才华,那就不拘一格的录用当官。

当然,隋唐时期的文化教育还是掌握在门阀手中,毕竟那会儿的书籍还不普及,普通人读书很困难。但是在唐朝的宰相中,虽然大多仍然出自崔杨卢杜等名门望族,但也有一半都是经过了科举选拔。也就是说,光靠门第已经不能垄断朝堂了,学问成了重要参考指标。

而到了宋朝就更明显了,毕竟门阀都差不多让黄巢朱温和尔朱荣他们给杀的差不多了,军阀又让赵光胤给压制了。再加上印刷术的普及,学习逐渐向下层渗透,所以宋朝的科举中,平民出身的占了一半,宰相中则是80%出自科举,底层的向上阶梯就此形成。

那紧接着的就是明清帝国,为什么用《四书五经》当成考试教材?而且以八股文作为标准文体,为什么?这是不是束缚了读书人的思维,专门为了培养奴才?

当然不是了,皇帝是孤家寡人,是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能故意找一群笨蛋来辅佐自己吗?那还治理的好天下,守得住江山吗?而且,一套《四书五经》40多万字,就是通读一遍都得费多大工夫,何况还要通篇背诵呢?这可不是网文穿越小说,都是含义深刻的经典。那得是什么人才能理解背诵,而且还能举一反三的据理运用呢?肯定是聪明人呗,至少是受过严格训练的。

再一点,写文章,写的越多越容易。就像我写这些玩意儿,一小时2000多字跟玩儿似的,随便拽点儿就是一篇。那些写网文小说的更牛,一天上万字都平平常常。可要把文章写短,还得有思想有内涵可就难了,没有深厚的功底根本做不到。

而一篇八股文才5/600字,不仅要紧扣主题注意格式,还得真写出内容,写出文采,否则谁录取啊?所以,《儒林外史》的吴敬梓才说:“八股文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能写好八股文的,必定是学霸,甚至是学神!

三、

那到现在还是没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非得局限在《四书五经》里选题呢?这是不是范围太窄了?

确实是不宽,但这也得问一句,如果不考这些,考什么?那会儿可没有数理化,更没有英语,总不能考东北话跟河南话吧?在考点儿小品和相声,那赵本山和岳云鹏就肯定是当状元了。也就是说,无论考什么,必须都得有范围,要不然就太随意了。

科举在他小时候,也就是唐朝的时候,是分的很碎的,就跟现在的大学专业似的,不仅分成六大学府,各种科目高达50多个。具体的不说了,反正什么诗歌散文,数学法律和八卦易经全都能考,弄得考生们都不知道报什么科目合适了。

而到了宋朝呢,也跟唐朝差不多,都是以进士科为主。但内容相当的繁杂,诗词歌赋全都有,填空默写都是当年发明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写作文,策论什么的,得写出治国安邦之策,细到农耕治水收税什么的,无所不包。

所以在宋真宗的时候,欧阳修就曾经吐槽:现在这科举考试内容太多了,经史子集什么都有,弄得考生只好什么都看什么都学,结果到成了杂而不精。所以建议还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吧,这样才便于选拔人才。

但这个建议在当时并没有被采纳,因为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不好改。直到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他可不管那一套,规定以后只考《四书五经》,禁止超纲。而且必须用八股文,谁也别玩儿那些花里胡哨的。

于是,唐诗宋词的时代结束了,人家明朝不在乎。如果觉得这考试枯燥,限制了你的思维那就去写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的随便,就别跟科举较劲了。

那还得问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件事能完全说明朱元璋的目的,那就是“南北榜血案”。

简单说吧,洪武三十年春闱,金殿大考,结果录取的考生全是南方人,一个北方人都没有。金榜发布,舆论哗然,都认为有黑幕,强烈要求调查。于是太祖皇帝就组织了调查组,可调查结果显示,没有黑幕,江南举子的水平就是高,北方人真的没法比。

调查结果一公布,北方人更不干了,这太刺激人了,不仅伤害险挺大,侮辱性更强。于是他们再次组织了群体性事件,还要求彻查到底。这次朱元璋亲自出马了,二话不说,考试作废,再考一次。

这一次,录取的全是北方人,南方的一个不要。不仅如此,朱元璋大开杀戒,连主考官带状元什么的全部凌迟,鸡犬不留。没别的理由,你们南方人太牛逼了,逼的北方人都没活路了,不杀几个学霸不足以平民愤。

从此之后,明朝科举就实行了“南北榜”制度,不管多少人参加考试,考的怎么样,南方人只能占60%的录取比例,北方人考的再差也得占40%。后来又实行了“南北中榜”,也就是增加了云贵川西南地区为中榜,也给10%的比例。

之后清朝也延续了这个制度,而且进行了改革,开始分南北试卷,各考各的。后来干脆各省单独考,谁也别跟谁比,录取比例都不告诉你们。到了现代,那制度大家都知道吧,这都是有历史沿袭的。

四、

那还是这问题,朱元璋为什么要进行制度改革,目的是什么?其实只有两个字: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道理很简单,中国太大了,各地的经济文化水平差距更大。如果都按照一个标准,那江南学子就将垄断朝堂。而贫困和教育落后地区的子弟呢,从此永无出头之日。不仅是寒门,连豪门都没有盼头儿了。

长此以往的结果是什么?是地域歧视,是国家分裂,是军阀混战,是亡国灭种!

这不是明朝才有的现象,早在唐朝就已经起了争端,南方经济发展导致士子崛起,给了北方士族很大的压力。到了宋朝愈演愈烈,寇准寇老西儿虽然是宰相,但他也是北方人,所以甚至动用公权力来打压南方读书人。要不这帮南蛮子太能学习了,太会考试了。北方人虽然武力强大,但在文化上被打的节节败退,甚至都组织不起来有力的反击。

所以,必须采用南北榜,必须分省考试,必须给偏远省份机会,绝对不能让地方撕裂,必须维系大一统的中华帝国。统一是我们的信仰,早已融入血液,为了统一,南方学子必须做出牺牲让步,否则就是不公平。

五、

那为什么必须采用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很简单,还是为了公平。

如果不限定考试内容,那贫困地区或寒门子弟就将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他们看不到多少书,当年的书籍是很贵很贵的,穷人买不起。即便到了清朝,一套《二十三史》就要600多两银子,是普通人家2/30年的纯收入。更别提那些杂书了,中产之家要想博览群书都得破产。

如果不限定内容,或者非得考一些珍惜书籍的内容,那就等于封死了寒门子弟的学习通道。而《四书五经》呢,本来就是儒家经典,印量大就成本低,所以二手书的话十多两银子就能来一套,咬咬牙都买得起。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书的内容绝对都一样,不可能出现什么版本问题,那就能做到全国教材统一,谁也不会犯错误。

八股文也是一个道理,标准越明确,越没有作弊的空间。这就跟体育比赛似的,越简单的规则越公平,短跑谁也无法现场作弊。而足球就乱多了,裁判都未必照顾的过来,也就有了各种乱象。

现代人当然可以说《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所以中国没有诞生科学,连蒸汽机都没发明出来。但也正是有这种简单明确的考试,才让众多寒门子弟能登上庙堂,否则将永远在乡下种地。

死记硬背的读书好不好,不好,很累,很无聊,看上去也没有素质教育好看。但是,这种枯燥的学习对什么孩子有利?对刻苦认真的,踏实稳定的有利。对什么孩子不利,当然不利于活蹦乱跳坐不住的了。那请问,如果你是皇帝,要挑选治理行政的官员,会选择哪种?

哪怕是现在,如果是公务员考试,是选择能坐在书桌前苦读的,还是选择三分钟热乎劲儿的?人们看着衡水中学的孩子们苦不苦,累不累?非常的苦,但学习本来就是苦的,哪有能轻松学到的知识?哪个老师不喜欢能够刻苦的,难道要选择投机取巧的吗?

可以说衡水中学和毛坦厂等学习压榨人性,但正是这样的苦读,才给了众多寒门子弟以出头的机会。否则如果考马术高尔夫球,那他们将世世代代没有可能进入高等学府。正是这种单一化的应试教育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有可能和富家子弟同台竞争。人生有可能只有只一次公平的机会,一旦放弃,到了社会上就再也没可能呢,那种竞争才是弱肉强食,胜者通吃。

六、

总之,中国自古以来为什么要采取科举应试教育,为什么要统一教材,为什么要分省考试?一切都是为了公平,为了维系这个统一大国的公平,为了让寒门子弟有出头之日的公平!别再吐槽高考了,纵有万般不好,它也给了底层家庭以跨越阶层的可能。

勤能补拙,苦极胜巧。读书苦,苦读书.只有吃苦才能筛选掉不能吃苦的,这才能让娇生惯养下不了苦功夫的望难而退。

中国自古讲学习推崇的是什么?

是头悬梁锥刺股,是凿壁偷光萤囊映雪,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吃苦耐劳,不是投机取巧耍小聪明。

考试的内容越规则明确,才越没有可操作的空间。一旦使用什么花里胡哨的素质教育,那有钱人就更会利用规则,永远压寒门子弟一头。再别扯淡什么快乐教育了,那只会培养出快乐的猪,挨完宰还得被取笑。

科考也好,高考也罢,就是这几本书,就是有标准的答案,就是不准作弊,追求的就是公平,而且是有上限的公平。你是学渣考500分,他是学霸也不过满分750。而到了社会上呢,或许你拼了命能挣到年薪十万,一抬头人家都能买飞机了。

如果连这都放弃,那这一生中就再也找不到公平的赛场了。社会竞争才是更残酷的,没有明确的规则也没有上限。寒门子弟,如果没在有规则的赛场中拼出来,那起点将会更低。

仅供参考。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只有选对房、避开坑,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