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曹操为了充军饷设立摸金校尉职位后盗墓贼这个行业就在中国流传了下来,特别是上世纪的70年代盗墓贼最为猖獗,因为盗墓贼这个行业的影响,人们对于考古专业也带着各种不平等的见解,认为考古只是专家变相的在盗墓,以光明正大的借口想要盗走墓中的文物,所以在专家进行考古研究时总会有人跑出来阻止。但其实我国律法上规定,只要是古墓专家就有挖掘研究的资格。而考古也并不是盗墓,而是对文物保护文物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2008年,我国考古专家在福建泉州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了一座较为特殊的古墓,对其进行了考古研究后发现这是一座来自明朝的陵墓,古墓在地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规模也非常宏伟,是典型的贵族陵墓,相当于明朝知府级别的古墓。作为贵族墓,出土的文物也十分的丰富,瓷器、漆器以及玉器等上百件文物,全部都是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专家为了更好地了解墓主的信息,运用DNA技术对墓主进行了一番检测。
当墓主的检测结果出来时,所有人都被惊到了,墓主竟然不是中原汉人。为了解开更多的谜团专家对墓主的容貌进行了复原,发现他的样貌和印度等南亚地区的人高度相似。就在专家为这个信息震惊时,接到了有人在墓中发现墓志铭的消息。专家根据墓志铭上记载的信息得知,原来墓主曾是锡兰国的王子,1459年,明朝的航海家郑和带着船队抵达了位于南亚的锡兰国,这个国家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锡兰国的国王为了和明朝建立友好的贸易来往,于是便派遣自己的儿子和郑和的船队一起回到明朝,进贡了许多的珠宝。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位王子刚出国不久,他的堂兄弟就在国内叛变了,不仅带兵逼得他父亲退下皇位,还将他所有的家人都杀光了,没有靠山和军队的锡兰王子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最后只能成为明朝内流亡的一位外国王子。接受自己国破家亡的事实后,锡兰王子开始在明朝定居起来,并和当地的女子结婚生子,一直到最后逝世,他都没有能够离开这片土地回到自己的家乡。
看到他的信息专家们也忍不住为墓主的事迹感到难过,毕竟谁也没有想到其实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潜伏在身边,时时刻刻都想着要除掉自己。也许这就是人性最可怕的地方。这个古墓虽然是外国王子的陵墓。但这是在中国境内发现了,那就是属于中国的古墓,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专家决定要继续挖掘下去。但专家刚挖到一半时就有一位女子跳出来阻止,她叫道:这是我的祖宗,你们不许再挖了!
在询问之下专家才得知原来这位女子是墓主的后人,是他的第24代长孙女。墓主的孙女并不是很理解考古的规定,原本想要阻止挖掘,但最后在专家的劝解和解释之下终于松口表示可以挖掘。这座古墓的出土揭开了很多明朝时期的谜团,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填补了郑和下西洋没有记载的相关事迹和明朝对外交往的具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