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羽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是否言过其实?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关羽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是否言过其实?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关羽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他是刘备集团的头号武将,论战功,整个三国能与他相比的一只手就能数出来。而关羽最高光的时刻,就是襄樊之战、水淹七军了。在他打赢了那场战争后,曹操几乎想要迁都。那么,为什么关羽打樊城、降于禁、杀庞德能引起这么大的震动呢?

首先,是对手。镇守襄樊的,是曹仁。

曹仁的名字大家一定都知道,但他的地位大家却不一定了解。论地位,他与夏侯惇、夏侯渊相仿,属于军区司令。在早期曹操四处征战的时候,如果存在分兵的需要,几乎一定是曹操一路、曹仁一路。

关羽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是否言过其实?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也就是说,曹仁基本就是曹操以下的曹魏集团军事第一人,地位几乎与关羽对等。而在襄樊之战中,曹仁甚至动过放弃樊城撤退的念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援军,曹仁可以说是必败。

关羽的第二个对手,是于禁。那么,于禁又是什么地位呢?简单地说,他是曹魏集团中外姓将领第一人。我们知道,于禁与张辽、徐晃、张郃、乐进合成为“五子良将”。而在当时,于禁的地位最高。

于禁是曹魏集团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外姓将领。在过去,也是屡立战功,堪称“名将”。而这么一位在曹魏集团举足轻重的将领,却被关羽打得全军覆没,本人投降。

关羽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是否言过其实?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至于庞德,其实相对来说反而无足轻重。庞德勇武、忠义,但无论是带病能力还是资历名声,他都比曹仁、于禁要差得多。关羽斩庞德,不过是襄樊之战这出大戏中的一个小高潮。对于关羽威震华夏,其实影响不大。

也就是说,关羽的两个对手分别是曹魏集团的军事第二人以及外姓武将第一人。而关羽赢得干脆利索,因此威震华夏,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关羽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是否言过其实?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另外,我们需要知道樊城的地理位置。

襄阳,是当时全天下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城池之一,我甚至怀疑,这个之一有没有加上去的必要。襄阳处在一个东南西北四面贯通的十字路口。向南,可下荆州、直抵长江。向西,可以扼守宜昌,锁死三峡门口。向东,可以掌控经济富庶的江汉平原。向北,则可进入中原。

尤其,当时汉天子位于许昌,襄阳距离许昌,不过是一步之遥。更重要的是,古代运输不便,水运是非常重要的运输方式。襄阳却正好处于汉水的咽喉。当年蒙古人打破襄阳后立刻顺汉水进军,南宋的防御体系瞬间崩溃。

所以,襄阳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地理要塞,北有洛阳、中原,西可入长安、汉中,南可直下荆州、东可威胁武汉、合肥。历朝历代,襄阳都是一等一的要塞。而这个要塞,关羽已经吃下去一半了。

关羽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是否言过其实?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当时的情势。

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之前,天下发生了什么?当时的大背景就是,曹操被刘备赶出汉中,刘备彻底掌控汉中、益州。也就是说,刘进、曹退,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而诸葛亮早年就在《隆中对》中提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即,从汉中与荆州两路进军。

也就是说,关羽进攻襄樊,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攻占襄樊一城,而在于他在执行刘备集团早早就制定好了的战略目标——两路并进、恢复中原。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而不仅仅只是将襄樊之战看成一场孤立的小战斗了话,这场战斗,很可能就决定了天下的走势。

关羽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是否言过其实?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刘备在汉中大胜。如果此时关羽再拿下襄樊。那么刘备很有可能会从汉中出兵雍凉,孙权自然也要痛打落水狗、进军合肥。也就是说,如果关羽顺利地拿下襄阳这个军事重地,那么这很可能就是孙刘集团集体反攻,曹操的军事防线全面崩溃的序曲。而当时,关羽已经胜利在望了。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徐晃的果断、属下的背叛、孙权的短视,再加上关羽自己在政治上的愚蠢,导致了关羽在人生最高光的时刻突然跌打。后续,就是荆州尽失、孙刘反目、夷陵之战、刘备病逝。可以说,关羽水淹七军之时,不仅是他自己的人生高光,也是整个刘备集团最高光的时刻。从此以后,便是江河日下、孤臣回天了。

你是如何看待关羽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