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让我们聊聊宋太祖赵匡胤之六

书接上文,赵匡胤平荆南,克后蜀,灭南汉,收吴越,降南唐基本上结束了自唐末五代十国的诸侯割据局面,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建隆二年九月也就是公元961年的时候,杜太后病重,赵匡胤侍奉左右。再杜太后临终之际,宣丞相赵普进宫记录遗言。杜太后劝赵匡胤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让他在死后传位于赵光义。赵匡胤十分孝顺母亲就答应了她的要求。因遗言藏于金匮(也就是通柜)之中也就是“金匮之盟”。这也就是赵匡胤驾崩之后,其弟晋王赵光义继位的原因。但是时至今日,对这个约定还是存有异议,因为本身赵匡胤还有儿子。帝王之家都是讲究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的。皇兄传于皇弟也是实属少有,也可能是由于赵光义一直伴随赵匡胤左右,南征北战立下了功劳的因素。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让我们聊聊宋太祖赵匡胤之六

杜太后真容

公元976年,赵匡胤时值壮年,戎马一生。北方尚有北汉政权和大宋王朝成对立之势。本来北汉政权偏于一隅,

地瘠民贫、国小财乏人口只有盛唐时期的八分之一。本来的实力远远不能和大宋王朝对抗,但是契丹人的支持,使赵匡胤二征北汉失败。这也是他心头的一块大病。在由于兵家必争之地在契丹人掌控之中,一直虎视眈眈南面的宋王朝。再加上自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如不收回,契丹人三日之内可逼近东京汴梁城,无险可守。赵匡胤正在进行第三次征讨北汉,希望能马到成功。如能收服北汉,下一步就是燕云十六州。最后,与契丹人也是不免有一场大战。这时赵匡胤也是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现在征讨北汉的军事行动还在继续,在十月是十九日晚上,赵匡胤邀晋王赵光义在宫中饮酒,可是短短几小时后,赵匡胤就驾崩了。而在《宋史.太祖本纪》中就有聊聊的九个字“帝崩于太岁殿,年五十”。五十岁对于一个戎马一生,南征北战的军人出身的赵匡胤来说还不是很大的年纪,又根据《太祖实录旧录》记载赵匡胤没有任何疾病记载,就在驾崩的十四天之前 ,他还“幸西教场,观飞山军士发机石”。这段时间,他一直频繁出游,没有任何疾病及传召御医的记录。那为何赵匡胤突然驾崩呢?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让我们聊聊宋太祖赵匡胤之六

宋太祖真容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版本就是“烛影斧声”这是根据《湘野实录》说法的。因为和赵光义一起喝的酒,在太祖酒醉后,用玉斧将赵匡胤杀死,自己顺利继位。后来赵光义即位后,拿出来“金匮之盟”以正视听,说明自己就是既定的接班人不是谋朝篡位。如果赵匡胤是被斧子砍死的,必定留有外伤旁人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是经皇后等人看后发现赵匡胤身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是从表面上看不出外伤的。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让我们聊聊宋太祖赵匡胤之六

烛影斧声

也有一种说法就是突发脑溢血,在一幅名叫《太祖蹴鞠图》画中看到,赵匡胤身体比较肥胖,有潜在发生脑溢血的可能,又因为在当日的晚上饮了酒。1953年,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是在去世的前一晚,喝了很多酒,经鉴定可能是喝酒诱发中风脑溢血去世的。

不管怎样,太祖赵匡胤也是事业未经而遗憾人生。也由于他的突然去世第三次征讨北汉失败了。真如他所说“人生如白驹过隙,终须有归宿之地”。赵匡胤驾崩后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中。

赵匡胤驾崩后,灵柩停在万岁殿,由皇弟、后妃、皇子、文武大臣每日哭临致祭。第二年,四月,灵柩运往皇陵--今河南省巩义市芝田乡安葬。护送灵车的官员、卫士、仪仗队伍及皇宫妃嫔人等共3千多人。当地传说,到正午下葬时分,忽听“镗唧”!一声,一只白兔飞跳过来,正撞着通络。又听“扑嗵”一声,一条大鲤鱼从空中跌落鼓上。这时,东边山上又蹦出一个石人,面向灵柩似在默哀,这些征兆好象表示赵匡胤之死已为上帝所知,于是有人说这是“上天示兆、神人来吊”,因此,后来宋陵的每年祭品,都少不了鲤鱼和全兔。东面的山也改名“石人山”,而“玉兔敲锣鱼打鼓,山上石人奠君主”的说法,就在陵区流传开去。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让我们聊聊宋太祖赵匡胤之六

宋永昌陵一角

人去留名,燕去留声。正如朱元璋所说的: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这正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条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