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1979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相信听过这首歌的人都知道,这首歌里面提到的这位老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邓小平同志。这是一名流芳百世的伟人,我国的开国元勋,他的名字也是我国人民听了都立马心生至高无上的敬意,并且会控制不住感激的泪水的名字。

邓小平同志这一生的丰功伟绩,并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一直以来,他都在为我国不断地做贡献,我国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跟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他带领着我们改革开放,带领着中国走向富强,抓起了中国的教育,也正是因为有他,才有了希望工程。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前人没有说过的话,他敢说,前人没做过的事,他敢做,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他敢走。”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邓小平同志,一个坦荡无私的世纪伟人。我们都知道,邓小平同志身上的很多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他这一生,影响了太多的人。

并且在当时,也有很多人以他为榜样。这其中,就包括他自己的亲弟弟,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人物——邓垦老先生,受哥哥邓小平的影响,他也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

兄长踏上革命道路,邓垦追随其后

1911年,在四川广安,邓卲昌喜得一子,此人便是邓小平同志的弟弟邓垦,他出生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已经七岁有余。由于父亲读过书,并且曾经还是教书先生,所以邓垦以及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都受到了父亲的悉心教导,虽然自己的父亲生活在旧社会年代,但却是一个思想进步的人。

除此以外,并且一直以来邓小平同志的言行一直影响着这个弟弟,邓垦也一直把这个哥哥当做他学习的榜样。在兄弟姐妹当中,邓卲昌最为器重的,就是自己的长子邓小平。并且当时家里人都对他有很高的期望,认为他此后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所以在邓小平同志刚上初中没多久,父亲就将他安排去了法国,据说当时邓小平同志为了凑钱让他出国,又是变卖田产,又是给别人借钱的。凑齐资金以后,邓小平只身一人前往法国,在那里,勤奋刻苦的邓小平开始勤工俭学,后来又选择了走革命道路,当时谁会想到,邓卲昌让邓小平去法国留学的决定,影响了他儿子的一生甚至整个中国的命运。

知道哥哥邓小平要去离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家庭完成自己的伟大抱负,邓垦自然是万分不舍的,但是他知道哥哥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所以也只能支持他,并且还要向他看齐,跟他走一样的道路。虽然远在国外,但是邓小平同志一直挂念着邓垦,也一直家中的邓垦以书信来往,并且还会给他寄过去一些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书籍,主要就是希望弟弟能跟自己一样选择一条光明的大道。

由于从小受到哥哥邓小平的影响,邓垦读书也十分刻苦,并且爱好钻研,特别是还理解了哥哥给自己寄的书和杂志的要义,并且也在心里面埋下了想要投身革命的种子。后来,邓垦先是去了上海暨南大学上学,之后又在上海政法大学求学。

只不过那时候的他已经有9年没有跟自己的哥哥联系了,在打听到哥哥有可能在上海的消息以后。邓垦兴奋不已,但是上海毕竟不是小地方,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更何况邓垦在这个地方还人生地不熟的,更不知道自己该从何找起。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突然,邓垦灵机一动,想到了报纸上的“寻人启事”,或许通过这个方式,就可以很快找到哥哥了。于是邓垦便开始登报,最初,登报一段时间以后,邓垦一直没有等到哥哥的消息,以为他不在上海。

然而,当时的邓垦并不知道,他登的这篇“寻人启事”早就出现在了邓小平同志的眼前,之所以没有立马去见他,主要是因为当时邓小平同志的身份特殊,上海的特务又多,并且之前也有特务假借寻亲来登过类似的寻人启事。

等到邓小平同志多次核实完消息的真实性以后,最后邓垦如愿见到了多年未曾联系的哥哥,只不过是因为十几年未见,相貌也有了改变,所以一时间他们还差点没有认出对方,二人相聚没多久,邓小平同志便告别邓垦,离开了上海。

光荣入党,与兄长一起为革命做贡献

邓垦为人正直,有孝心,并且一直都勤俭节约,也喜欢帮助别人,学习方面更是一丝不苟。只不过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即便邓垦学习十分优秀他也没办法逃避当时时代混乱的社会环境。长此以往,邓垦的学业也因为混乱时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到后来连学业也没办法顺利完成,最终肄业,这对于勤奋好学的邓垦而言,是极其不公平的。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所幸,邓垦的努力还是没有白费,1937年,邓垦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后来,抗战爆发,在那期间,很多拥有一腔爱国热血的青年学子纷纷往他们梦中的天堂——延安赶去。因为那里是革命圣地,当然,在这批青年学子当中,也有充满雄心壮志、想要为国效力的邓垦。

在邓垦如愿到达延安以后,便被哥哥邓小平介绍安排到了抗日军政大学。在那里学习没多久,邓垦就当上了学校的图书馆干事,不仅如此,他还身兼数职,比如东北勃利县县长、延安解放日报社编辑等,还发表了很多出色的文章,深得很多人的一致好评。

等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在上级的调动下,工作能力出众的邓垦来到了东北,并且从事跟宣传有关的工作,果然,邓垦没有辜负领导对他的期望,将上级安排给他的工作做得很出色,还立下了不少功劳。

建国以后,上级特别欣赏邓垦的办事能力,再加上他为人正直、做事一丝不苟,所以特别器重他,还让他担任过重庆市副市长、武汉市市委副书记等。就这样,他们兄弟俩都在不同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为革命做贡献。

一直以来,邓垦和邓小平同志兄弟俩都是聚少离多,特别是邓垦最初来到上海好不容易找到邓小平同志,没过多久却又要分开,并且一分开就是好几年。上海一别之后,在1945年,邓小平同志从太行山回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且还被选为中央委员,。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那里,他还见到了多年未见的邓垦,因为自己父亲的去世感慨了一番,还没等兄弟二人好好坐下来寒暄几句,邓小平同志又匆匆忙忙地赶回太行山了,毕竟自己肩上都扛着重要的任务,谁也不敢怠慢。

长此以往,邓垦也习惯了跟哥哥聚少离多的日子,很多时候跟哥哥相聚的日子,都是兄弟二人从不同的地方到同一个地方开会的时候,这种情况一直到后来才有好转。

1952年,邓垦担任重庆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务,并兼任重庆一中校长,面对教育,邓垦更加是抱着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管理这个在建国以后百废待兴的学校,为此,他在这里投入了自己的大把时间和心血,并且推动了这个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重庆一中倾注了大量心血,还倡导教育改革为重庆一中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然,身为校长的邓垦并不是只会给老师学生下命令,让他们怎么去做,而且经常通过在课堂听课方法做一些总结,给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做形势报告,为他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经过邓垦和学校师生的不懈努力,重庆一中发展得越来越好,规模也越来越大。

原以为邓垦会一直留在重庆一中,但是却没想到在1953年就离开了这所学校,对于他的离开,学校的老师同学依依不舍,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后来,虽然人不在重庆一中,但是邓垦的心时时刻刻牵挂着学校的师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一直谨记邓垦的教导。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恪尽职守,在荆楚大地坚守二十年

80年代初,上级将70岁的邓垦任命为湖北省的副省长,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是老当益壮的邓垦仍然还是像以前一样对工作一丝不苟,他认为,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尽这个位置应尽的责任。

身为湖北省的父母官,邓垦深知要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才是最主要的,于是他仍然把自己的哥哥当成自己学习的模范,从来不摆官架子,并且对当地的人民一向都是大公无私,体恤民情,他非常乐意为当地的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虽然在湖北,他就只当了一年的副省长便辞职了,但是邓垦还是在坚持不懈地奋斗,去做了人民政府顾问,准备继续为人民百姓解决问题,他仿佛已经忘了自己是一名70多岁的老人,他认为,即便自己老了,只要能为国家和人民贡献一点力量,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他也受到了湖北人民的爱戴。

不过话又说回来,邓垦跟湖北的缘分,可不是在这一年结下的,早在1966年6月,邓垦老人来武汉任职的时候,便开始了跟湖北的不解之缘,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一直在这片荆楚大地上安家,并且为人民百姓服务,奉献了整整20年。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2017年的冬日,这位和蔼可亲、为了人民奉献一生的百岁老人在深圳离开了人世,他这辈子,舍小我成就大我,一直将哥哥邓小平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邓垦老人临终前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家人别给自己安排葬礼,他更不需要什么花圈,一切从简就行。

是的,邓垦老人这一生,永远都是那么地真挚、朴实无华。最后,在邓垦老先生离开人世以后,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丧事一切从简,并且还在深圳将他葬在了大海里面,他的骨灰随着一望无际地大概流向中国的每一片山河,他永远注视着我们国家的蓬勃发展。

回头看看邓垦老人的一生,更多的是不容易,生活在那种动荡的年代,还能一直保持着一颗赤诚的心,的的确确是很难做到的。邓垦老人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即便在这一路上,有哥哥邓小平做他的引路人,但是更多的,还是得靠他自己。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能够生存下来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我们所敬仰的邓垦老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最后获得上级领导的认可、人民的爱戴,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身为革命者的他在这一路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走到今天。

当然,同样跟他一样作为革命者随时准备为国效力的哥哥邓小平,走的也是一条坎坷无比的道路,即便他和邓垦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他们也从未张扬过,一直以来,他们都低调做事,哪怕他们自己是领导人物,也会用最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绝对不会想着给国家添麻烦。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无论是邓小平两兄弟,还是其他的革命英雄,面对前面的艰难险阻,他们从未放弃过,始终坚持着自己心中最初的信念,勇敢无畏的向前进,因为他们知道,革命终究会胜利。是的,现在的盛世如他们所愿,甚至发展得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好,这也就是他们奉献一生最想得到的礼物。

结语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回顾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涌现出了一批批革命伟人,那些都是让人敬佩的英雄。面对困难,他们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迷失的人指引方向,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他是邓公亲弟弟,为了祖国建设与哥哥聚少离多,106岁在深圳逝世

他们的丰功伟绩,会一直被刻在历史的里程碑上。没有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中国又怎么会拥有发展的契机?我们又如何会拥有今天的繁华生活?当然,革命先辈们辛苦打下来的天下,自然是需要人去守护的,这代人就是新一代青年人,虽然没办法去真切地感受那些年代的苦难,但是一定不能忘记这些艰辛的历史。

青春易逝,很多东西转眼间就没有了,所以青年人更应该珍惜朝气蓬勃的青春,学习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像邓垦老人一样把那些勇敢无畏的人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