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吴名将程普留下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程普是东吴名将中的代表人物,也是东吴早期资历最老、声望最高的将领之一。程普是汉末幽州右北平郡人,该地地处边陲,邻近鲜卑、高句丽,常年战乱不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当地人逐渐形成了尚武、彪悍的民风。程普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早年便以勇猛、彪悍著称。

东吴名将程普留下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程普效力孙坚的具体时间不详,但极有可能是孙坚尚在扬州一带任职时便已经依附。此后。孙坚跟随孙坚参与了平定黄巾、征讨韩遂、关东诸侯讨董等一系列战事,并逐渐成为孙坚手下的头号猛将。

东吴名将程普留下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孙坚死后,程普又跟随孙策参与了统一江东之战及征讨黄祖之战。在此期间,程普战绩显赫,为孙策占据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病逝后,程普尽心尽力辅佐孙权,又参加了汉末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官至荡寇将军、江夏太守,跻身十二虎臣之首。因程普年纪长、功勋高,众人都亲切地称他为“程公”程普一生功勋卓著,为东吴集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病逝后却留下了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东吴名将程普留下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第一个谜团:程普病逝的原因

受《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的影响,民间普遍认为程普病逝的原因是杀伐过重遭到了阴魂索命(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的文章当中有过详细的介绍,本文中不再过多赘述。)不过,根据相关史料及学者的考证,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期间,中华大地上多种疫病泛滥流行,长江流域又是其中的重灾区,伤寒、疟疾、血吸虫等瘟疫肆虐,这在《三国志》当中也有多处提及。

东吴名将程普留下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在古代的战乱年代,将阵亡士兵尸体进行深埋或集中投火焚烧,这是一种常用的防止疫情扩散的手段。程普平定叛乱时已是高龄,常年四处作战,年迈体衰、抵抗力差。因此,他在处理叛军尸体的过程中被疫病感染,最终不治而亡。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可,因此,程普病逝的原因已经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东吴名将程普留下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第二个谜团:程普的墓葬在哪里

第一种说法是程普的墓葬在湖州境内,即现今的浙江省湖州市。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唐代的《石柱记》中。清朝同治年间的《湖州府志》中则引用了一段南宋史学编修谈钥所著的《吴兴志》中的一段记载,程普的墓葬在“(湖州)府城东南十九里”。湖州在三国后期由吴末帝孙皓将此地设为吴兴郡,至清代改为湖州府。

东吴名将程普留下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据1983版《湖州市地名志》中记述,原湖州府东南十九里的地方,大致为现今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常路中部及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北部一带。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现在此处已经没有程普墓葬的相关传说或遗迹留存,只保留了当地方言中与“程”字读音相近及与程普官职相关的陈家田、荡湾村、北陈家墩、南陈家墩等村名或地名。

东吴名将程普留下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第二种说法是程普的墓葬在瑞昌境内,即今江西省瑞昌市。这一说法也是出现在清代的史籍当中,据清代《江西通志》载,程普墓在现今的瑞昌市桂林街道立新桥一带。明万历年间和清咸丰年间曾两次在此处立碑,碑上刻有“大汉副都督亭候程普公之墓”,但因年代久远及一些人为的因素,碑石已经无处可寻,仅剩下一处墓地。另外,据《程氏宗谱》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程普于冬季病逝后葬于(瑞昌)桂林岗。

东吴名将程普留下两大谜团,一个已经解开,另一个至今未解

瑞昌说的这两个记载非常明确且有迹可循。其中程氏后人编纂的宗谱相对而言较为权威,再加上史料中曾记载,赤壁之战后程普曾驻守过柴桑西部的乌镇(即现今瑞昌市桂林桥一带),似乎可以确定程普墓就在瑞昌市。不过,据瑞昌当地人称,他们在修复重建程普墓的时候,发现这只是一座空穴,这又让瑞昌说蒙上了一层迷雾。因此,程普墓葬究竟在哪里,到现在依然还是一个谜,有待进一步考证。

参考书籍:《三国志》、《湖州府志》、《江西通志》、《程氏宗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