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新时代的观点,评述商代时期华夏东夷之同化

自商汤灭夏后,东夷各部族即由今山东省陆续涌入今河南省。当时夏族及黎族一部,因受商人的压迫,遂向偏远地带迁徙。据说楚国的先祖,就是在此时由中原迁出的。在李宗侗所著的《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就曾记载,商灭夏时,祝融族团一部被灭,其余纷纷南窜至江汉流域。

商人入主中原后,中原夏族大部虽已为商人所统治,可不过是纳贡及服役而已,并未遭受特殊虐待及受到压迫等事情发生,根据《尚书》及其他传说中,此时期少有夏商两族纷争的记载,就可以看出来。而反之在《史记·陈杞世家》中曾载:“夏后禹之后,殷时或封或绝。”另在《尚书·多士篇》谓商引用夏人有云:“今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可见夏族在商时尚有受封或任职王室者。

因商族对夏族友好相处,故能取得夏人之支持与合作,此实为华夏东夷在血统及文化上能迅速同化,以及商代国力臻于强大之主要原因。据考古学家在殷墟的发掘报告,在安阳之后岗同乐寨、浚县之大赍店、刘庄以及广武的青苔各遗址中,均曾发现彩陶居下,黑陶居上,两者并存之遗迹,层次分明(见石璋如所著的《殷墟发掘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此项事实,似说明华夏、东夷两族在夏代以前,就已有广泛的接触,以及在政治经济上的合作。不过两族在血统和文化上的全面交流和同化,实是在商代完成的。而商代的青铜器文化,就是华夏、东夷两族在文化融合后所直接产生的结果。

用新时代的观点,评述商代时期华夏东夷之同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