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指山红茶"领头羊"郑丽媛:在热带雨林中书写《茶书》

作者:中新经纬

中信伟客户12月31日电讯(记者王新丽)海南有好茶吗?来海南购买手礼的游客发现,海南当地的茶叶品牌都不错。五指山红茶是最好的之一。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热带雨林中部山区,享有"玉城"的美誉。海拔高,气候温暖,常年云层云密布,生态良好。2015年,五指山红茶获得国家农业地理标志认证。

  近日,记者采访了武夷山茶协会会长郑丽源。在这位女企业家眼中,小茶蕴含着海南热带农业发展、文化旅游和世界民族山区的富豪。

五指山红茶"领头羊"郑丽媛:在热带雨林中书写《茶书》

  郑丽源陪同海南大学植物研究所开展海南大叶茶种子资源抽样调查。摄影:李东海

  了解行,从国外企业回海南"耕种"

  郑丽媛出生于1963年,是一位归国华侨家庭。20世纪50年代初,她的祖父带着近十几个人的家庭从马来西亚回到了她的祖籍广东。响应国家号召,在海南种植橡胶,落户海南兴隆海外华人农场。她在武夷山长大,寒暑假到爷爷家,"在山里长大,我对大自然有一种亲密的感觉。"这为她未来在茶叶行业的职业生涯埋下了导火索。

  1982年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86年毕业,到广州万宝路冰箱集团从事外事接待工作。她的小家庭也在广州。

  20世纪90年代,海南乘势而上,成为民营企业的发源地。郑丽媛的父母退休后创办了一家公司,在海南岛西北部种植苦茶,树立了"海南椰仙子"品牌。

  "1999年,年迈的父母希望我回来帮我办生意,"她说,答应从广州作为外资公司回到海南去"农场",一个是为了孝顺父母和家庭责任,另一个则看好海南旅游商品市场的未来。当时,公司的茶叶价格不高,但供不应求。在20世纪80年代,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红茶出口国。"我'明白'海南茶应该再出去一次。

  2001年,公司租用五指山和水域206亩坡度,成立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丽源任总经理。"每天有一百多人在山上工作,在露天用两个大锅做饭......"回想起沙漠开阔的那一幕,郑丽媛的语气中充满了骄傲。

  因为她是女人,神特别关心她。她在生意上一次又一次地遇到困难。

  由于山路、沟渠和溪流的曲折,她开着一辆皮卡车。在最初的几年里,她不得不支撑竹筏才能继续在茶园工作。在野外待了一天,有时一夜之间回到海口,沿途休息六次,之前强者会开车回家。"一次又一次地想放弃,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她承认了。

  2005年,强台风"戴夫"过境。种了好几年的茶树被刮到地上,"心痛啊",不得不重新种下去。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公司资金链紧绷,她卖掉了在广州的房子,筹集资金补充公司的生产经营资金。

  郑丽源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利用五指山原生100年野生叶茶为母,利用茶叶冬季防治技术,建立了穗园和幼苗繁育基地,成功将五指山红茶在野外推广。独特的气候条件,广泛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五指山红茶"琥珀汤,牛奶蜂蜜香"的特点。

五指山红茶"领头羊"郑丽媛:在热带雨林中书写《茶书》

  郑丽源介绍了茶园的生产情况。李树林照片

  自2017年以来,椰仙五指李王黑有机茶在全国茶评测活动中,先后荣获一等奖和金奖。

  "目前,公司已直接管理着乌银山近千亩的有机茶园,是当地最大的茶叶企业",也让她感到高兴的是,乌冶山红茶越来越受到茶叶客户的认可。

  成立协会,举办团体,加强茶叶产业

随着五指山红茶普及程度的提高,养殖规模扩大,不断有企业和农民加入茶叶产业。成立行业协会,协同发展,进水入渠。

  2015年3月,五指山茶协会成立,郑丽源当选为协会会长。该协会旨在推动五指山茶规模化、品牌化,在茶叶企业成长的同时,农民通过种植茶叶来增加收入。

  郑丽源介绍,协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升了五指山茶的声誉。

  2015年11月,五指山红茶获得国家农业地理标志认证后,协会推进茶园建设规范化,在生产、栽培、加工等方面制定了地方标准。

  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五指山红茶论坛在分论坛上亮相,吸引了国内外嘉宾的关注。此后,五指山红茶成为论坛年会的指定饮品。

  从2018年开始,五指山华夏早春茶叶开采节将陆续举办。

  2020年初,五指山红茶进入央视扶贫公共服务广告计划。

  自2015年以来,武夷山茶叶面积从2000多亩,扩大到近万亩,生产红茶、绿茶、苦茶等品种。

  "海南有好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轩多次访问海南,认为海南具有发展茶叶产业的天生优势。2019年5月,吴极山成立大叶茶科研院,担任名誉会长,并成立了院士工作站。

  郑说,该工作站加强了对五指山茶花行业的科研,在生产工艺、加工能力、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高了茶叶品质。

  五指山茶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近年来,该协会与政府合作,通过扶贫教室增加培训,并教授农民种植和施肥等管理技术。

  在路上致富"帮助一小撮"少数民族

  武鸡山是黎族和苗族的聚居区。记者本月两次对满是农村的五指山河进行采访,亲眼目睹了群山四周被少数民族"茶馆"掀起。

五指山红茶"领头羊"郑丽媛:在热带雨林中书写《茶书》

  郑丽源考察武夷山原有雨林中的野生茶树资源。摄影:王美山

  郑丽媛介绍,目前武夷山有1043个茶农,其中345个是曾经的贫困家庭。他们摆脱贫困,甚至通过在茶园工作,种植自己的茶叶而致富。

  在水满乡方莹村,67岁的李澜姐姐今年开了一家手工茶坊。"郑是吴营山第一家驱赶农民种植茶叶的公司,"她说。十多年前,她去椰仙茶园工作,学会了泡茶。

  "在开垦之初,该公司在城镇市场附近租用了17英亩的土地来制作茶苗。除了公司自用,免费向农民开放。她说,此举改变了当地农民挖山种植茶叶的传统,并加快了推广好的新品种。公司还与茶农签订了茶绿回购协议,按照标准的前提,购买底价,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郑丽源会计,如果一个家庭种植5亩茶叶,采摘期为11个月,最低年收入为35000元。"五指山红茶的开发不仅保护了生态,而且合理利用了本土品种,在山上吃的农民收获稳定。

  2014年,郑丽媛将目光从注水乡转向红山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和农民"的做法,种植面积扩大了800英亩。洪山乡潘赛村支部书记王美山说,郑热情,加入了村民的行列。哪个家庭有几个人,种了几亩茶叶,一个清。该村108个贫困家庭中有40多个通过种植茶叶摆脱了贫困。

今年6月,公司的观光茶园被全国毛巾扶贫示范基地的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

  今年,70多岁的McForth是公司的生产、技术负责人。他说,"郑总离开小家庭,蹲在深山老林里学茶。要在农业中扎根半辈子并不容易。她有发展海南茶叶产业的追求。"

  期待打造五指山"茶客厅"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遍布全岛,海南整个旅游区将掀起新的一页。岛屿中心的五指山是一个旅游中心。

  "五指山茶花是公益品牌,协会有责任保护好,发展好!"郑总表示,目前协会面临的困难在于,五指山茶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如何做一个科学的制度,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协调和支持。

  郑丽媛媛《五指山》的"茶书":打造五指山"茶客厅"。通过茶叶行业为旅游做扶持,让游客在五指山游中好、买、住。

  "一天四季",在椰仙观光茶园,记者遇到了一群生活在五指山里的"候鸟"。来自唐山的黄先生说,在无极山生活了8年后,"夏天没有热,冬天没有寒冷,是天然的氧吧",他建议,"为了提升旅游环境,五指山是宝藏,客人会来'森呼吸'。

  2016年1月,一场寒流袭击了海南。"一夜,山上满是茶花,壮观震撼",已经开一轮开花的茶树,第二次开花,"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茶的生命密码——为了让后代留下来,开花,结果,拼一切!""开花的茶树越多,这意味着那一年的茶叶将减少。但郑丽源为发现这个"奥秘"而深深触动:茶文化在中华文明中,正是茶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目前,海南有白沙绿茶和五指山红茶两种茶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丰富。

  郑先生曾访问过印度、土耳其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茶叶行业。作为海南最大的民营茶叶生产企业,她心中有一个蓝图:"海南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需要跳出海南,用更广阔的视野,把茶产业与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起来,做好海南保税港当地特色产业的文章。"她满怀期待地说。(中新纬度APP)

  它受版权保护,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实体或个人不得复制,编辑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