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浏阳这个乡村,有了木活字印刷非遗馆

三湘都市报1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通讯员 刘婷远)1月4日,位于浏阳河支流小溪河畔,千年罗汉松古树公园旁,浏阳市小河乡投资200万余元新建的木活字印刷非遗馆正式对外开放。

浏阳这个乡村,有了木活字印刷非遗馆

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传承人在梨木等木上刻字,活字印刷,具有字迹工整、刷墨留香、古朴隽永的特点。小河乡“益兴堂”木活字印刷是全国仅存3处的木活字印刷活态传承之一,拥有“反字直刻”等全套技艺,已有160年的历史,2018年评为长沙非遗。小河乡木活字印刷的传承和发展与当地客家文化有关,随着明末清初广东、福建、江西等客家人迁徙至此,远道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为了留存历史,缅怀祖先,注重修辑族谱,木活字印刷匠人在当时称为“谱师”。截至目前,“益兴堂”累计为湘赣周边26个姓氏印制族谱达20000多本,存下了8万个字模。

浏阳这个乡村,有了木活字印刷非遗馆
浏阳这个乡村,有了木活字印刷非遗馆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木活字印刷非遗,小河乡于2021年5月份开工建设,历时7个月建成,建筑面积147㎡,同时可容纳100人参观。非遗馆的布展,紧紧围绕活字印刷术的历史发展、益兴堂木活字印刷术的文化渊源、发展演变和全套技艺,按照“木字浏香”“字在益兴堂”“字由字在”三个篇章,科学布局陈列,尤其设置了文创体验区,以及约100平方米的研习体验外延露台,参观的游客群众不仅可以通过声光电图文等了解木活字印刷的厚重历史,更可以观看非遗传承人的活态展演,以及参与木活字印刷研习体验,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