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1941年11月7日,日本鬼子对沂蒙山区根据地展开扫荡,朱瑞将军的妻子陈若克,因已经怀有8个月身孕行动不便,不幸被抓捕。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当天晚上,日军对陈若克进行了严刑拷打,但陈若克始终不肯透露一个字。

第二天,陈若克就早产了一个女儿。日军送来一瓶牛奶以此要挟她。陈若克拒绝。为了喂养婴儿,她咬破自己的手指,把沾满鲜血的手,喂到婴儿嘴里。

1941年11月26日,日军将母女二人杀害,杀害后,又残忍地在她们身上砍了27刀。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1919年,陈若克生于上海,原名陈玉兰。父亲是一个报馆的小职员,母亲是一个出身于婢女的家庭妇女,家境清寒。陈若克从小寡言,也因此经常受学校孩子欺负,连老师都随着同学,一起叫她「小哑巴」。

后因家庭困难辍学,她跟着母亲进了上海的一家纺织厂成为一名纺织女工。不过大部分钱也留不下来,都拿去还债了,刚满11岁的她就开始做夜工,因为夜班的工资比白班更高。

在那个年代,没有法律的约束,工厂的老板们欺压工人,尤其是童工。

陈若克常常受到辱骂和殴打,在工厂的那几年,她的身体更加虚弱,甚至落下了病根。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1925年,国内的斗争局势一再恶化,形势也愈演愈烈,国内的很多有志之士起来号召工人罢工,举行示威活动。

16岁的陈若克为了要改变自己和大多数受压迫的人民,她毅然决然地加入到游行的队伍里,拿起横幅,坚韧地走在最前面,高喊“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思想”的口号。她还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钱,去报名了一所夜校学习知识。

自从参加工人运动后,陈若克的社会活动更加广泛了,在各种爱国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若克的思想越发成熟,革命斗争意识也得到了飞跃般的提高。她的外号“小广东”在工人中广为称颂,1936年,陈若克入党了。

成为共产党员的陈若克跟随组织领导,多次往返于湖北、山西等地,不断汲取先进思想的养分,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于1937年进入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陈若克的党性很强,对共产事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闲暇时常常自发阅读党的文章报刊,并能有自己深刻的见解。

侵华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她跟随工厂迁到武汉,因接头有误,她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为此,她不顾艰辛,打算前往延安寻找组织,可惜的时,走到山西临汾时,因为战争,无奈返回。

不久,她再次动身奔赴延安,途经山西晋城时,看到城墙上贴着“华北军政干部学校,招收进步青年”的招生广告后,决定报名。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那天正好是校长朱瑞亲自面试招生。陈若克成了华北军政干部学校的学员。朱瑞亲自给学员授课,他为人和蔼,才华横溢,给陈若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陈若克的泼辣、大方、勇敢,以及她坚定的革命理想,也让朱瑞怦然心动。

二人从相识到相恋虽然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但因志气相投,仿若天生一对。

1938年7月1日,朱瑞向陈若克提起结婚的事。7月7日,两人订婚了。8月1日,二人正式结为夫妻。朱瑞把自己1927年在苏联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学院学习时购买的一直舍不得佩扎的一条皮带作为新婚礼物送给了自己的美丽妻子。而温柔贤惠的陈若克则亲手为丈夫做了一双布鞋。

陈若克的丈夫朱瑞也不是一般人,毛泽东给予了朱瑞极高的评价:“中国的炮兵元帅”,被称为“炮兵之父”。

这几个日子都很特殊,不是随便选的。因为他们知道,以后的生活、工作、奋斗和革命,都应当永远同革命斗争,同中华民族的胜利联结在一起。

1939年6月,陈若克又被组织派到山东分局担任妇女委员、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委、山东分局组织部科长等,第二年山东要召开联合大会,陈若克被推举为参议会的驻会议员。

陈若克在山东期间,发动妇女参加抗日救国会,为前线抗战将士制作军服鞋帽等生活物资,还组织青年妇女成立青妇会、姐妹剧团,排演话剧歌舞等,宣传抗日和妇女平权等。陈若克还主编《山东妇女》杂志,编写《妇女手册》和识字课本,极大地推动了山东的妇女工作,使山东成为全国妇女工作的一个标杆。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1941年,陈若克与朱瑞夫妻二人迎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陈若克怀了身孕。

此前,陈若克与朱瑞也曾生育了一个孩子,但是那孩子在降世不久后便遇到了日军的大扫荡。

刚出生的婴儿抵抗力极弱,不久就患了重病,又无法寻医生救治,最终夭折了。

1941年深秋,日军来到山东沂蒙山区,对其进行残忍的扫荡,企图消灭当地的我党部队。当时,陈若克已经怀孕8个月,挺着大肚子。住在当地被称为“沂蒙母亲”的王换于的家里,而后陈若克在王换于的帮助下,乔装打扮成村妇转移出村。

陈若克和战友藏在大崮山的一个山洞里,大崮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天然条件。这让日军断定这肯定有我党的根据地,于是对整座山进行了轰炸。

不过在当天晚上,日军便依靠云梯摸到了后山,侦察兵得到消息之后,立即通知山洞中的工作人员连夜进行转移。

走了几步,肚子传来一阵疼痛,看来孩子要选在这个时候出生啊!

跟在身边的警卫员赶紧下山,去找人帮忙接生。警卫员走后,无法行走的陈若克不幸被日军碰到,日军看到陈若克的衣着跟当地民妇不一样,认定这个孕妇不是一般人。

就把陈若克带回去审讯,当日军得知陈若克是八路军时,意图从她嘴里得到信息。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两天后,她在狱中产下一名婴儿。日本人知道陈若克身体虚弱、无力喂养孩子,便把一瓶牛奶送进牢房,企图引诱她:“我们已经知道你是八路,你很坚强。可你也是孩子的母亲,难道你一点都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

陈若克没有屈服,她把日军送来的奶瓶打落在地,自知时日无多的她,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将鲜血喂进了孩子的口中。“孩子,你来到世上,没有吃妈妈一口奶,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了,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

日本人乐坏了,对她说“作为母亲,你忍心看着你的孩子受罪?”陈若克怒了“要杀要剐,随你们的便,少来这一套”

日军看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敌人把烧红的烙铁一遍遍使劲摁在陈若克的身上,空气中充满了烧焦的味道,陈若克一次次昏死过去,一遍遍被敌人用水泼醒,但依旧没有吐露出一个字。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1941年11月26日,陈若克怀抱着出生18天的孩子,走几步低头看看她,走几步又低头亲亲她,蹒跚着,一步步走向刑场。停下来后,她深情地看了孩子一眼,高声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在去往刑场的路上,有几个老百姓看着孩子太小,实在可怜,哀求敌人放过孩子,但陈若克没有答应。

她语气坚定地说“要是孩子落在敌人手里,会成为人质,会让孩子的爸爸分心,更何况整个民族都在苦难中,孩子的生命算什么,拼上这块血肉 让敌人知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残忍的日军在她和孩子身上连刺27刀,年仅22岁的伟大女战士,带着孩子,壮烈牺牲。

陈若克牺牲后,遗体被当地老百姓悄悄收敛,她的干娘卖了几亩田地后,才买了一口棺材将其下葬。朱瑞将军闻讯悲痛不已,在300人的护送下到干娘王换于家要看妻子最后一眼,干娘说啥也不让看,太惨了。

陈若克的头被敌人割掉,身上体无完肤,衣服也是。唯有腰中还系着朱瑞送她的腰带,那是他们爱的见证,也是唯一让送她最后一程的人们知道死者是陈若克的证物!

1942年7月7日,七七事变五周年,朱瑞将军在《悼念陈若克同志》一文中,这样写道:她牺牲的太早,是革命的损失!是妇女的损失!更是我的损失!……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斗争到最后的胜利吧!

后来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誓言,成功击退了日寇的扫荡,告慰了陈若克的在天之灵。

1953年山东沂蒙百姓自发为陈若克树碑立传,纪念这位舍生忘死的抗日女英雄。

陈若克:朱瑞将军之妻,用鲜血喂养女儿,抱着18天的女儿共赴刑场

在中国,有无数像陈若克一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儿女。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应该遗忘她们付出的生命和鲜血,我们要铭记的是历史的伤痛,坚定奋发进取的步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