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距今六个世纪以前,郑和接受明成祖朱棣的任命下西洋,200多艘船只,27000多名海员,携带我国大量丝绸、瓷器等宝贵物品,由此浩浩荡荡从世界东方开始了漫长艰辛,而又意义非凡的航行。

据众多史学家分析,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在政治上向东南亚国家展示了明帝国的强大国力,建立起全面的华夷政治体系;在经济上,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朱元璋的禁海政策,打开了广袤的海外贸易市场;在文化上,为中外文明交流架设了桥梁。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而在这段史实中,史学家们还发现一个令人意外的细节:“郑和下西洋不仅没有带任何一位年轻女子,反而带了一群老妪和接生婆”。古人为何如此安排?深究原因我们愈发感受到古人的用心与明智。

背负特殊使命的西洋之旅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最大的几个关键词总是“宣扬国威”“拓展朝贡贸易”“寻找建文帝”,至于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什么的,并非是孤傲的明帝国所真正在意的东西。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其实,古代帝国宣扬国威的方式与今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今国庆盛典上,我们通过展示战斗机、导弹、坦克等研究成果显示国家军事装备的齐全和强大,通过医疗卫生、航天事业的发展昭示国家技术之先进,通过文学创作、美食风景透露国家风土人情之美。明代郑和携带大量瓷器、丝绸及工具下西洋,也正是此种用意。

此外,明成祖朱棣本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父,在朱允炆并未当上皇帝之时,朱棣对其态度总体还算客气,并时不时表现出作为叔父的关爱,很难说这种关爱绝对真诚,但起码两人看起来还算和谐。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但朱允炆登基后,厉行削藩,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当时作为“燕王”的朱棣的利益,再加上燕王本身也是一位野心勃勃之人,于是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攻打建文帝。

经过大约3年艰苦战斗,朱棣终于击败建文帝,成为明代皇帝。而建文帝自皇位被夺,便逃亡到了海外,从此了无音讯,明成祖为此心中始终不安,担心建文帝未死会有后患。郑和奉明成祖之命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便是寻找不知所踪的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带着如此重大使命下西洋的郑和,要想顺利完成航行任务,无疑需要对整个航行进行周密的规划和安排,只带老妪和接生婆,而不带年轻女性出海,便是其深思熟虑,聪慧稳重的一个典型反映。

为何不带年轻女性?

以上我们讲到,郑和下西洋是带着特殊使命和任务的,航行过程必将艰苦漫长,之所以不带年轻女性和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其一,郑和下西洋所挑选的海员,大多为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男子,他们往往身体灵活、反应敏捷,能够吃苦耐劳。若航行带上年轻女子,难免会有部分男子心生情愫,心绪不稳,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出现多名男子争夺一位女子,从而产生矛盾的现象。于是郑和索性不带年轻女子,杜绝了船员出现春心荡漾的可能性。

其二,年轻女子一般初出世事,并未经过多少磨练,体质体能比较娇弱,而航海又是一件十分艰苦的事情,带上她们不但无益于航行,反而可能成为拖累,耽误航海进程。再者,一般的年轻女子缺乏航海经验,当船只或队伍遇到危险,她们也无法机智处理。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老妪、接生婆对郑和自有妙用

郑和下西洋时带的一船老妪其实并不是普通的老妪,而是经过精挑细选,有过航海经验又各怀技艺的老妪,接生婆的存在也对整个航海旅途有特定作用。

在郑和带的一群老妪中,她们有的会刺绣、纺织,有的擅长炊事,精打细算安排柴米油盐。虽然郑和下西洋时,明成祖拨给郑和的物资是丰厚全面的,但毕竟船的容载量有限,所有的船只需要容纳船员,大量丝绸、瓷器、工具,留给粮食的空位自然不是绰绰有余的程度。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然而,古时的航海技术没有今天发达,对天气的预测也不够精准和及时,航行队伍在大海上遇到风暴,逆风向都是常有的事。一旦遇到这些问题,航行的速度便会受到影响,海员们的体力消耗也会更大,如果粮食用度不够精打细算、合理安排,极有可能难以支撑到航行结束。

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妇女们因为经过了半生操劳,十分懂得如何规划生活用度,当船员衣物破损时,她们也能利用自身精湛的缝补技术为队员修补衣物,从而为航行提供生活服务。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另一方面,这些老妪,相比年轻姑娘,在劳动体制和经验上也更占优势,因历经人世沉浮,她们的心态和耐力也是比年轻女性要稳重和强韧,到了异国,她们更是可以将自身的技艺传授给当地人民,以展示我国文化魅力。

接生婆是古时专门照顾、指导妇女生孩子的一种特定人群,她们通常懂得一定的医术知识,尤其是了解中国传统的中医妙方。郑和下西洋带上她们,不仅能为航行队伍提供医疗服务,更可以将中国先进医术传授给沿线小国,帮助她们提高国民生育小孩的存活率。

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反带老妪,深究原因才知古人良苦用心

当然,也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只带老妪和接生婆与他自己是宦官有关系,但从整个历史背景和郑和性格特征来看,这种观点多少有点狭隘。因为郑和在当时是有名的忠诚之士,其考虑问题必先以国家大事和君王忧思为重。

这一点从郑和下西洋后,也从国外带回了许多他国技艺和好物可以看出,包括今天我们日常所用的香料、胡椒、颜料、榴莲等都是郑和下西洋所获成果。

总之,郑和下西洋不但不带年轻女子,反而带了一群老妪和接生婆,不管在当时,还是如今看来,都是一种理性和智慧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