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外蒙古脱离之时,十几万汉人无奈被滞留,30年后见驻蒙大使磕头不止

一提及广袤的外蒙古,无数国人都会倍感可惜,毕竟在很早以前,外蒙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一地区正式脱离中华,连一百年都没有。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外蒙古单方面宣布脱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对此并未予以承认,三年后,外蒙古在苏联支持下独立建国,正式脱离中华管制,彼时中国内部正在进行军阀混战,各方皆无力顾及漠北,方才导致外蒙事实独立。

外蒙古脱离之时,十几万汉人无奈被滞留,30年后见驻蒙大使磕头不止

▲雅尔塔会议彩照

国民政府建立后,也没有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地位。直到二战结束后,迫于国际压力与之前签订的国际协定,南京国民政府被迫承认蒙古独立,从那时起,蒙古国这个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就开始作为中苏两国的缓冲地带留存于世,至今都无法被中国人收回。不过却很少有人想到一个问题,蒙古独立时尚有十几万汉人滞留此地,他们的境况结局究竟如何?

外蒙古脱离之时,十几万汉人无奈被滞留,30年后见驻蒙大使磕头不止

▲民国初年外蒙古王公旧照

独立之前,外蒙古首府为库伦(今乌兰巴托),始建于清朝皇太极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是藏传佛教四大活佛之一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驻锡地,也是清朝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辖地之一。民国初年,这里聚集了大量汉族商人,再加上其他活跃在库伦城的汉族工匠及家属,整个库伦城的汉人数量就高达十几万,这在当时可是比原住民蒙古人都还要多。

外蒙古脱离之时,十几万汉人无奈被滞留,30年后见驻蒙大使磕头不止

▲八世哲布尊丹巴夫妇蜡像

后来,以八世哲布尊丹巴为首的蒙古王公大臣在沙俄支持下,发动叛乱率军围攻库伦,库伦城破后,滞留其中的十多万汉人基本选择南回,逃离动荡不堪的外蒙古。然而此时外蒙通向国内的道路已被叛军围堵,想要离开只能选择绕道戈壁沙漠而行,这条逃亡之路实在是九死一生。最终,很多人选择经由恰克图再转乘俄国火车回国的方式。为了能够顺利回国,这些汉人全数聚集于中俄边境,但回国的火车数量太少,只能那些有钱有关系的汉人可以乘坐,没钱也没关系的汉人要想生存下去,除了留在俄国境内为俄国人做事,就只能原路返回库伦。

外蒙古脱离之时,十几万汉人无奈被滞留,30年后见驻蒙大使磕头不止

▲外蒙汉人旧照

不过那些侥幸乘坐火车回到中国的汉人,生活处境其实也并不比留在俄国与库伦的人——他们无时不刻都要被民国官吏压榨剥削,生活极为不易;那些留在俄国境内的汉人,不是沦为奴隶,就是成为工厂里最廉价的劳动力,有苦难说。至于那些留在外蒙古的汉人则更惨,不仅常常被统治者欺压,就连一些普通蒙古百姓也欺负他们。对于他们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北洋政府率军反攻乌兰巴托,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谁想这一等就是三十年。

外蒙古脱离之时,十几万汉人无奈被滞留,30年后见驻蒙大使磕头不止

▲如今的蒙古国街头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率先与中国建交,在老大哥的带领下,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其他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起外交关系,蒙古自然也不例外。1950年,中国向蒙古国正式遣派大使,首任驻蒙大使名为吉雅泰,他带着人民的重托来到乌兰巴托,对当年滞留该地的汉人进行慰问。随行记者惊讶地看到,那些三十年前滞留于此的汉人一个个穿着破烂、浑身污渍,有的甚至仍留有长辫子,得知祖国来人慰问后痛哭流涕,以为北洋政府终于派人来营救他们,便向驻蒙大使吉雅泰磕头,陈述其苦难遭遇,张口询问后才知北洋政府和中华民国早已灭亡。此情此景,令当时在场众人无不落泪,至今读来仍令人唏嘘。

参考资料:

《中俄关系史料 外蒙古》《雅尔塔协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