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作者:好人的生命是安全的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教书不难,难的是育人。”从事教育事业23年的冯梅,是教授知识的老师,更是孩子们人生的引路人。她带领孩子们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也和他们一起感悟诗词背后的百味人生;她管理学生非常严格,却把没收回来的课外书悄悄还给学生;她有时候做事会风风火火,但教育学生却懂得“小火慢炖”。她的心里,装着的不是眼前的100分,而是孩子们的未来。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有爱相随,孩子们才会收获幸福

2021年12月20日,山西省实验小学五年六班的教室门口,准备上课的冯梅被学生挡在了门外,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准备着什么。生病住院半个月,当天是她出院后第一次见孩子们。“应该是在黑板上写了欢迎语吧,”冯梅一边在心里猜想一边被班长拉着进了教室。电子屏幕上,开始播放孩子们录制的视频,“冯老师,我们不能去看您,但是我们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妈妈老师,我们想您”“冯老师,快点好起来”……全班学生每个人都写了卡片,一一表达了对冯老师的想念和祝福。

看着视频,听着孩子们真诚的话语,“老教师”冯梅还是没能控制住情绪,泪流满面。孩子们牵挂着她,期待着她。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老师。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爱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学会爱,表达爱,传递爱,是冯梅创建的班级“家”文化的核心。作为班主任,她用“家”文化把孩子们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彼此之间多了一条情感的纽带。遇到生病缺课的孩子,学习委员会主动安排同学帮忙补课;两个闹别扭的孩子,不用等老师调解,便握手言和;孩子们有心事会找她倾诉,“叫家长”在冯梅的班上成为小概率事件。

在“家”文化的影响下, 孩子们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忙,冯梅因此也成了不喜欢管事的“懒老师”。课外,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带孩子们读书上。

与书为伴,孩子们才会走得更远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用诗意语文引导学生走上诗意人生,是冯梅内心深处的想法。“四年级读的是《郦波品诗词》和《六神磊磊读唐诗》,这个学期读的是《康震讲诗仙李白》《康震讲诗圣杜甫》,在有限的时间内,我想帮孩子们构建基础的诗词学习体系。”谈到读书品诗,冯梅的眼睛里闪着光。读苏东坡,感受他的人生豁达;读初唐四杰,分析他们的闪光点和生命缺憾。诗书后面的万千种人生和境遇,才是冯梅想让孩子们学到的。

除了领学古诗词,冯梅还是好书、好歌、好电影的“推荐官”。遇到适合孩子们的书,自己先读再分享感悟;教孩子们通过歌词欣赏歌曲;电影《长津湖》上映后,周末观影就成了语文作业。

如果“读”是“吞”,那么具有特色的“语文大讲堂”则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吐”的机会。小火慢炖学习知识,吞吐之间掌握精髓。冯梅为孩子们开设的“语文大讲堂”没有内容限制,孩子们在讲台上尽情分享自己的读书见解,讲述恐龙灭绝的故事,分析坦克的构造和功能……大讲堂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也打开了没有边界的发挥空间。

这种打造读书体系,帮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的方法,让一名曾经“上课发呆,下课折腾”的孩子有了很大改变。“他觉得上课无聊的时候,不再发呆了,开始看课外书了!”冯梅打心底里为他高兴。“还有家长反映,孩子现在会‘顶嘴’了,跟大人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听到家长的“抱怨”,冯梅反而很欣喜,孩子的情绪有了正向的疏导渠道,就不会往极端的方向发展。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冯梅希望,她的孩子们能在书中找到梦想的方向,能在困境中找到帮助自己的“第三个人”。这位出口成章的老师,在谈到对孩子们的期许时,说出的却是最质朴的一句话:“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23年来,冯梅始终用她充满爱和诗意的灵魂,去指引着孩子们走向幸福的未来。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本网记者 |陈婧瑜 梁涛

编辑 |董艳乔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
【她风采】冯梅:爱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