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作者:好人的生命是安全的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教書不難,難的是育人。”從事教育事業23年的馮梅,是教授知識的老師,更是孩子們人生的引路人。她帶領孩子們領略古詩詞的魅力,也和他們一起感悟詩詞背後的百味人生;她管理學生非常嚴格,卻把沒收回來的課外書悄悄還給學生;她有時候做事會風風火火,但教育學生卻懂得“小火慢炖”。她的心裡,裝着的不是眼前的100分,而是孩子們的未來。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有愛相随,孩子們才會收獲幸福

2021年12月20日,山西省實驗國小五年六班的教室門口,準備上課的馮梅被學生擋在了門外,教室裡孩子們正在準備着什麼。生病住院半個月,當天是她出院後第一次見孩子們。“應該是在黑闆上寫了歡迎語吧,”馮梅一邊在心裡猜想一邊被班長拉着進了教室。電子螢幕上,開始播放孩子們錄制的視訊,“馮老師,我們不能去看您,但是我們的心永遠和您在一起”“媽媽老師,我們想您”“馮老師,快點好起來”……全班學生每個人都寫了卡片,一一表達了對馮老師的想念和祝福。

看着視訊,聽着孩子們真誠的話語,“老教師”馮梅還是沒能控制住情緒,淚流滿面。孩子們牽挂着她,期待着她。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老師。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愛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學會愛,表達愛,傳遞愛,是馮梅建立的班級“家”文化的核心。作為班主任,她用“家”文化把孩子們凝聚在一起,讓他們彼此之間多了一條情感的紐帶。遇到生病缺課的孩子,學習委員會主動安排同學幫忙補課;兩個鬧别扭的孩子,不用等老師調解,便握手言和;孩子們有心事會找她傾訴,“叫家長”在馮梅的班上成為小機率事件。

在“家”文化的影響下, 孩子們之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忙,馮梅是以也成了不喜歡管事的“懶老師”。課外,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帶孩子們讀書上。

與書為伴,孩子們才會走得更遠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用詩意國文引導學生走上詩意人生,是馮梅内心深處的想法。“四年級讀的是《郦波品詩詞》和《六神磊磊讀唐詩》,這個學期讀的是《康震講詩仙李白》《康震講詩聖杜甫》,在有限的時間内,我想幫孩子們建構基礎的詩詞學習體系。”談到讀書品詩,馮梅的眼睛裡閃着光。讀蘇東坡,感受他的人生豁達;讀初唐四傑,分析他們的閃光點和生命缺憾。詩書後面的萬千種人生和境遇,才是馮梅想讓孩子們學到的。

除了領學古詩詞,馮梅還是好書、好歌、好電影的“推薦官”。遇到适合孩子們的書,自己先讀再分享感悟;教孩子們通過歌詞欣賞歌曲;電影《長津湖》上映後,周末觀影就成了國文作業。

如果“讀”是“吞”,那麼具有特色的“國文大講堂”則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吐”的機會。小火慢炖學習知識,吞吐之間掌握精髓。馮梅為孩子們開設的“國文大講堂”沒有内容限制,孩子們在講台上盡情分享自己的讀書見解,講述恐龍滅絕的故事,分析坦克的構造和功能……大講堂提升了孩子們的語言能力,也打開了沒有邊界的發揮空間。

這種打造讀書體系,幫助學生養成讀書習慣的方法,讓一名曾經“上課發呆,下課折騰”的孩子有了很大改變。“他覺得上課無聊的時候,不再發呆了,開始看課外書了!”馮梅打心底裡為他高興。“還有家長反映,孩子現在會‘頂嘴’了,跟大人講起道理來頭頭是道。”聽到家長的“抱怨”,馮梅反而很欣喜,孩子的情緒有了正向的疏導管道,就不會往極端的方向發展。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馮梅希望,她的孩子們能在書中找到夢想的方向,能在困境中找到幫助自己的“第三個人”。這位出口成章的老師,在談到對孩子們的期許時,說出的卻是最質樸的一句話:“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有人說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盞燈,點亮另一盞燈。23年來,馮梅始終用她充滿愛和詩意的靈魂,去指引着孩子們走向幸福的未來。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本網記者 |陳婧瑜 梁濤

編輯 |董豔喬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
【她風采】馮梅:愛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