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字趣谈:戎(433)

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汉字趣谈:戎(433)
汉字趣谈:戎(433)

汉字趣谈: 戎

"戎"(rong2),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戎"字,有多款不同的写法,第一款是在"戈"的左边加一个"盾"的简省形(实为盾牌的骨架之形)组成,第二款是在"戈"的柄上增添了一个"盾"的简省图形,第三款是第二款镜像的简省,第四款非常清晰地画了一个人,一只手握着戈,另一只手上持有一面盾牌。

"戈"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也是商周王朝时期战争中主要的实战武器,"盾"是古代军人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戈"和"盾"既表示是军事装备,也表示是武装军队。

殷商时期的金文很多是图像文字,金文"戎"就非常形象地画了一个人,一手持戈,一手执盾的样子,另有一款,一个军人头上还戴有护头的"胄",周朝时期的金文"戎"字,承续甲骨文第二款字形。

小篆"戎"字是在周朝时期金文的基础上,在"戈"的左下方写了个"甲"(甲:是古代军队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字。隶书"戎"字承续周朝中期金文的字形,楷书由此写成"戎"。

"戎"的本义是兵器。说文解字:"戎,兵也。"《礼记.月令》:"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 (五戎:弓、殳、矛、戈、戟五种兵器)

"戎"既指兵器,也指土兵、軍队。《左传.成公二年》:"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意为:(我在軍中)使戎士受辱,冒昧地向你报告,个人不才,代理这个职务,实际上仅是充数而己。

"戎"即軍队,也意味战争。《吕氏春秋.孟春》:"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 意为:现在不可以起兵,即使要起兵,我也不可以第一个起兵。

"戎",我国在古代是对西部民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