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1年一姑娘捡到枚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揭开尘封200年的谜案

作者:历史贫嘴酱

在日本福冈市博物馆陈列着一枚金印,这枚金印的存在佐证了中国在汉朝开始与日本进行交流,这枚金印便是“汉委奴国王”金印。

关于“汉委奴国王”金印的说法有很多,在历史长河中,“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在日本福冈的志贺岛发现的。

1784年2月23日,一位名字叫甚卫兵的人在志贺岛捡到一个闪闪发光的物体,甚卫兵捡到后对其进行清洗,发现这是个印章,并在这个印章上面发现了蛇钮和5个篆文。

1981年一姑娘捡到枚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揭开尘封200年的谜案

经过多方打听和询问,甚卫兵断定这个方形的印玺很有可能是珍贵物品,于是甚卫兵便报了官,政府在熟读汉家经典的龟井南溟的帮助下,确定了这就是“汉委奴国王”金印,这个消息一经曝出便在日本引起不小的轰动。

但关于这枚金印的真假有很多说法,也是日本考古论坛关注的重中之重,直到1981年一位江苏姑娘在无意间捡到一枚印章,才最终将近200年的谜案揭开。

1981年,一位在江苏省邗江县甘泉村甘泉公社老山大队的女社员在工地和自己的同事一起修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又黄又亮的物件,当时这位女社员就猜想自己可能捡到宝贝了,于是悄咪咪的把这个物件揣进了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没想到这个物件居然揭开了古老的谜案。

江苏省邗江县甘泉村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邗江县甘泉村的周边有将近20个山丘或者土墩,这些均是古代一些贵族家族的墓葬,也是许多盗墓者必去光顾的地点。

1981年一姑娘捡到枚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揭开尘封200年的谜案

在甘泉山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双山”,“双山”是什么?双山位于甘泉山以北,是两座山相邻的地方,这两座山不是普通的山,而是两代汉墓,关于两代汉墓国家极其重视,南京博物馆分别在1975年和1980年对汉代墓进行两次挖掘。

虽然盗墓者对汉墓进行了“洗劫”,但专家依旧在两次挖掘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宝物,其中就包括铜雁足灯。

专家们根据铜雁足灯的底部镌刻着“山阳邸铜雁足长镫建武廿八年造币十二”判断出这可能是建武十七年,汉武帝刘秀的第九个儿子刘荆的墓,但毕竟没有太多的证据,专家也不敢妄下定论。

1981年,邗江县甘泉村的一位名叫陶秀华的姑娘在工地干活时汗流浃背,便停下来休息,就在休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物件,陶秀华心想自己捡到宝贝了,于是将这个物件揣进了自己的衣袋里。

工地收工后,陶秀华将自己捡到的宝贝拿到河边进行清洗,发现这个宝贝有一个2到3厘米的小乌龟,乌龟的龟背纹还是六边形,看遍整个宝贝,陶秀华就只认识一个“王”字,她断定自己真的捡到宝贝了。

1981年一姑娘捡到枚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揭开尘封200年的谜案

回家途中她逢人便炫耀自己捡到宝贝了,陶秀华的丈夫曾经在考古学家队伍干过一段时间,他根据妻子捡到宝贝地方的描述以及宝贝的外表,猜测这可能是去年专家挖墓时遗漏下来的,两人商量后决定将宝贝交给国家。

专家对陶秀华和丈夫上交的“宝贝”进行鉴定,发现这上面刻着“广陵王玺”,并确定东边汉墓正是汉武帝刘秀第九个儿子刘荆的墓。

至于刘荆为什么从铜雁足灯上的山阳王变成了印章上的广陵王,这是有记载的,根据《后汉书》记载,刘荆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皇子,但是心性却十分冷漠,暗中经常搞小动作。

汉武帝刘秀死后,汉明帝刘庄继位,在刘庄在位期间他多次在大臣之间作祟,想要起兵造反,但汉明帝看在血缘关系上隐瞒了刘荆做过的事,并将山阳王改成了广陵王,刘荆多次想要造反都失败了,最后自己在狱中自杀。

1981年一姑娘捡到枚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揭开尘封200年的谜案

据记载,汉朝皇帝多次将龟钮金印作为赏赐品赏给同姓诸侯,刘荆就是其中一个,在发现“广陵王玺”的这年,日本访问我国,当日本访华新闻团在南京博物馆看到“广陵王玺”的时候,眼里满是惊讶。

不久,“广陵王玺”霸占了日本的新闻榜首,要知道,在汉代墓里找到的金印不止这一个,日本人对这个“广陵王玺”如此疯狂就是因为“广陵王玺”能够揭开“汉委奴国王”金印近200年的谜案。

“汉委奴国王”金印是1784年发现的,根据龟井南溟的推断,确认这个“汉委奴国王”金印是汉武帝刘秀赐给委奴国的,在当时大部分日本学者都支持龟井南溟的说法,包括公元1877年维新派的黄遵宪也根据史书记载,认为这个金印是汉武帝赐的。

但是关于“汉委奴国王”金印的“流言蜚语”有很多,毕竟在史书上关于“汉委奴国王”金印的资料记载少之又少,众多说法中流行时间最长的是江户时期仿制,在“汉委奴国王”金印中缺少“印”字,而且这个印玺里含有“国”,这与汉代印玺背道而行,另外,这个印玺的雕刻风格也与汉代雕刻不符合。

1981年一姑娘捡到枚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揭开尘封200年的谜案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大部分人相信这是江户时期的仿制,但是以江户时期的雕刻技术来看,是做不到的。

1959年,在云南省晋宁发现了滇王之印,滇王是少数民族的首领,滇王之印上是蛇钮,这与“汉委奴国王”金印的蛇钮是一样的,这恰恰佐证了“汉委奴国王”金印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滇王之印只是一个佐证,它只证明了蛇钮真实存在的,很有可能是汉代皇帝根据不同区域赏赐的钮就不同,无法确定“汉委奴国王”金印是真的。

滇王之印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质疑降到了最小,随着日本学者的发表文章,关于“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假的声音也变少了,直到“广陵王玺”的发现,关于“汉委奴国王”金印的真假也终于迎来了结局。

日本学者对“广陵王玺”和“汉委奴国王”金印进行了对比研究,日本学者从金印的大小、雕刻技术等多个方面得出结论,“广陵王玺”和“汉委奴国王”金印几乎相同,并且符合汉代标准。

1981年一姑娘捡到枚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揭开尘封200年的谜案

不仅如此,两者的雕刻技术几乎相同,没有多大的差别,两者都是印刻“汉委奴国王”和“广陵王玺”,也就是说这两个金印极有可能出自一个人的雕刻技艺。

在日本学者对比的过程中还惊喜的发现,“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在公元57年,汉武帝刘秀赐给委奴国的,在汉书里记载着,在公元58年,汉明帝将“广陵王玺”赐给广陵王刘荆,这就说明“广陵王玺”与“汉委奴国王”金印只差了一年时间。

换句话说“广陵王玺”的出现证实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存在,至此关于“汉委奴国王”金印真假的争论到此结束。

“广陵王玺”的出现不仅仅是证明了“汉委奴国王”金印是真实存在的,与汉朝的典章制度相符,对我国有着独特的作用。

1981年一姑娘捡到枚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揭开尘封200年的谜案

双方互证进一步证明了《后汉书》记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然而根据这段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断定,中日之间的交流是从汉开始的,委奴国向汉朝进行朝贡,换取了“汉委奴国王”金印,提高了自己国家的权力。

“广陵王玺”的出土和“汉委奴国王”金印的证实也为中日双方的交流增添了一份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