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作者:上海木桐设计西安分部

埃及椅,是3000多年前的图坦卡蒙﹝Tutankhamen, 1341 B.C. ~ C.1323 B.C.﹞陵寝出土的椅子提炼,原型在卢浮宫。这也是有形象记载的最早的椅子。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现今主流的观点认为,椅子是从古埃及发源的,在古埃及古国王时期(4600年前)出现了折叠板凳(即胡床)和高脚桌子,古埃及新国王时期(约3000年前)出现了椅子。

而在我国,据文献记载,“椅子”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之前一直称“胡床”。这也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将胡床带到西汉北伐少数游牧民族(胡),然后汉灵帝推广了胡服、胡床。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古蜀国,先民就使用凳子、椅子,这是根据四川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证明的。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椅子的发展,贯穿了人类的历史。在设计领域,椅子也是很多大师发挥创意的重要课题。那些知名设计师都或多或少有属于自己风格的椅子。

不止是一种实用的家具,椅子更是艺术与精神文化的体现。

二十世纪中叶影响世界的100把经典名椅(二)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No·011 43号躺椅(Lounge Chair 43)

设计者: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设计年代:1937、1947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爵士时代”的来临,为阅读而设计的躺椅开始盛行。阿尔托想推出自己的休闲躺椅,奈何马塞尔布劳耶已经先声夺人为伊索肯设计了长椅。当时市场上需要比帕米欧椅更舒适的躺椅,为了迎合这一需求,也有可能是为了避免与布劳耶的曲木躺椅产生联系,阿尔托为巴黎世博会制作了他早期的43号躺椅加垫版,年前他对坦克椅(Tank Chair)也进行了同样的加工,为椅子覆上了由玛丽塔·吕贝克(Marita Lybeck)制作的“云”织物。43号椅子融合了传统躺椅的高度舒适感和阿尔托本人高超的曲木技巧,尽管销量平平,却吸引了不少曾经忽视过他纯木质作品的人们。

1947年,这把阿尔托设计的层压榉木悬臂躺椅的皮革十字编织版问世。如图所示,它从侧面看起来甚至有点不稳当,但的确相当优雅,视觉上比纯胶合板的无装饰版本更为轻盈。同年,阿泰克又推出了布料编织的版本。需要注意的是,两条椅腿的后方放置了一根平衡木, 它看上去有点像小孩的平衡玩具,仿佛随时要滚到前面去。这个优雅的细节里隐藏了从椅腿下部插入平衡木的螺丝固定装置,以防止椅腿弯斜。

No·012 蝴蝶椅,198号(Butterfly Chair, 198)

设计者:乔治·法拉利-哈多伊,胡安·库昌,安东尼奥·波涅(Jorge Ferrari-Hardoy, Juan Kurchan and Antonio Bonet) 设计年代:1938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蝴蝶椅又名BKF、哈多依椅(the Hardoy)、旅行椅(the Safari)、吊翅椅(the Sling and the Wing),最初是为了三位阿根廷建筑师的办公室所设计。乔治· 法拉利-哈多伊、胡安·库昌和安东尼奥·波涅三人都曾在布宜若斯艾利斯的大项目中为柯布西耶工作过,后来共同成立了“南部三人组”(Grupo Austral)。他们把第一批椅子的原型组装成模型,然后交给阿泰克-帕斯科进行生产,版权费用则寄往阿根廷。

1940年,当MoMA的设计策展人小埃德加·考夫曼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第三届装饰艺术沙龙”(Third Salon de Aritistas Decoradores) 第一次看到这把椅子时,他有种预感,就冲着这种轻松惬意的感觉,美国西海岸的人们肯定会立刻排起长队来疯狂抢购这把吊着天然棕褐色皮革的轻巧椅子。当时的家庭都在找寻价格便宜又效果卓群的家具,蝴蝶椅用它吊床般的皮 椅面和曲折的金属底座创造了一种风格随意的新审美潮流。仅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有各种各样的厂商制造了超过五百万把蝴蝶椅。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亿万,从沃尔玛到宜家,每个厂商都或多或少推出过自己品牌的“蝴蝶椅”。原版蝴蝶椅十分值得收藏。

No·013 兰迪椅(Landi Chair)

设计者:汉斯·柯雷(Hans Coray) 设计年代:1938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如果去问任何一位刚开始学设计的学生,他们都不太可能将外观如此现代的椅子的诞生时间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而这把轻巧的兰迪椅正是诞生于二战期间,设计师当时正开始从航空业找寻灵感。因为木材转为军用,而铝材能经受火焰与雨水的考验,并且瑞土的水电站能够稳定供电来制造铝材,于是,铝材成了瑞士最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

苏黎世的广场与花园里摆放了1500把这种铝椅,人们称其为“瑞士金属椅”。此后,一波又一波制造商们以屡创新高的产量和层出不穷的仿品,在经典椅子的历史上为这把兰迪椅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收藏家们应该会注意到,1962年之前生产的兰迪椅总共有91个孔;而1962年之后生产的版本,如图所示,则变成了60个孔。柯雷的设计持续启发着一众设计师在金属上进行打洞穿孔的尝试,但他们的作品没有一个能超越兰迪精的现代感。今天,维特拉公司又重新制造了柯雷最初设计的91孔的椅子,而它看起来仍像第一天问世时那样, 令人新奇。

No·014 日晒椅(Sunbed)

设计者:艾诺·阿尔托(Aino Aalto) 设计年代:1939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建筑师和设计师艾诺·阿尔托绝不仅仅是阿尔瓦·阿尔托的妻子。在她的祖国芬兰,她被尊为“芬兰设计”的先锋。艾诺协助阿尔瓦设计了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的灯具及家具部分,但她在玛利亚别墅(Villa Mairea)中的作品更为知名。那是座位于芬兰诺尔马库(Noormarkku)的私人别墅,主人是阿泰克的联台创始人玛利亚及其丈夫哈里·古利琛(Hary Gullichsen),夫妇二人都是艺术的狂热爱好者。玛利亚来自一个勤劳的家庭,他们经营着伐木厂及船运业,事业成功,富可敌国,却鲜有时间享受生活。于是日晒椅成了院子里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能让人器间有种“远离闹市,独居一隅”的感觉。

房主给了艾诺相当大的自由度来装点房子,于是她用阿尔瓦的家具和她自己为房子定制的家具打造出了一种现代主义的混合风格。日晒椅原本用一棵针叶树凿成,那些木条、轮子和扶手让你能像使用手推车一样将其推来推去。玛利亚和艾诺都喜欢在花园里的白色日晒椅上消磨时光。

No·015 东京躺椅,522号(Tokyo Chaise Longue,522)

设计者:夏洛特·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 设计年代:1940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夏洛特·贝里安应聘为柯布西耶工作的经过,早已在现代设计领域传为佳话,柯布西耶及其表弟皮埃尔·让雷特协同当时主要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开发了一系列家具产品,而贝里安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但要说到真正的功成名就,还是在她被任命为日本商工省的工业设计顾问之后。日本人民习惯坐在榻榻米上而非椅子上,而她希望展示给日本人民,一个日本家庭的方方面面都能用上可以出口国际的家具。

东京躺椅诞生于日本,这件作品是对LC4椅的重新解读。1928年,贝里安与柯布西耶和皮埃尔·让雷特共同创作了由钢管和皮革制成的著名的LC4椅。在日本,她从旗下的杰出工匠们那里学到了包括上漆和编织篮子在内的新技术。她惊讶于日本人会用水或加热的方法来弯曲竹子,也对他们使用稻杆和米纸的多种方式赞叹不已。在她去东京之前,她已经用木头做好了躺椅框架,用两端固定的带状皮革做好了座位的部分,之后,她又在设计中引入了12条压模的竹材,边缘的曲线为椅身增强了力量。二战期间,日本与德国结盟,贝里安被迫开日本。作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外国人”,她遭遇了海上封锁,被迫在越南又流亡了四年,在此期间完成了许多作品,包括从一片压制的弯曲胶合板发展出来的“东京之影”椅子(Ombra Tokyo Chair),还完善了东京躺椅。

No·016 鹈鹕椅(Pelican Chair)

设计者:芬·尤尔(Finn Juhl) 设计年代:1940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如果仔细想想,芬·尤尔设计出这把别出心裁的软垫椅之后,又过了将近二十年,才出现像皮埃尔·波林和奥利维·莫尔古(Olivier Mour-gue)这样的设计师,那么我们大概就能了解当这把椅子在1940年初次亮相时,丹麦人会觉得它是何其怪异。当时与这把椅子一起出现的, 还有同样非比导常,同样有着粗短腿的鹈鹕桌(Pelican Table)。软垫师本不应该把椅腿露出来,它们总是有着更大的垫子、更厚实的软垫,并且通常都厚重且弹性十足。鹈鹕椅却一反常态,只有一张薄薄的软垫,以及由尼尔斯·沃德尔根据尤尔绘制的简单图纸制作出来的一个完美的松木框架。

鹈鹕椅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风格铺平了道路,将装饰之风带回了设计界。六年后,小沙里宁又凭借子宫椅(Womb Chair)成为装饰家具界的弄潮儿。鹈鹕椅被证明是一件舒适而杰出的设计作品,具有跨时代的意义。2001年它再度发布,目前仍在生产的是钢架与泡沫材料外壳的版本。

No·017 诗人沙发,705/FJ41(Poet Sofa, 705/FJ41)

设计者:芬·尤尔(Finn Juhl) 设计年代:1941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诗人沙发是尤尔为科拉瓦涅(Kratvanget) 创作的首批作品之一,科拉瓦涅是尤尔从1941年直至1989年过世一直居住的地方。作家尤根创作出了刊登在《政治家报》(Politiken)上的系列漫画,漫画中也出现了这件沙发的形象,因此后来它被人们命名为“诗人沙发”。在这个阶段,尤尔尚末让自己的家具作品走上彻底简化的道路,但诗人沙发的简洁外观,对于已经习惯了更为经典和细致的风格的人们来说,依然是过于前卫了。

在此之前,没有人见过这样的沙发腿——跟鹈鹕椅的椅腿一样,它们看着更像是扫帚柄,表面像只涂了油而没有刷过漆。沙发鼓鼓囊囊的,但看起来像没什么弹性。如今,尤尔椅子的制造商“一种收藏” (Onecollection)的创始合伙人汉斯·亨里克·索伦森(Hans Henrik Sφrensen)说:“现在我们在坐垫里会放上独立弹簧,但是我认为最初的坐垫里既没有弹簧也没有乳胶。”尤尔用在外层的面料是手工编织的,出自编织工多里斯·尼尔森(Dorris Nielsen)之手。

No·018 里索姆休闲椅,654W(Risom Lounge Chair, 654W)

设计者:延斯·里索姆(Jens Risom) 设计年代:1943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1961年,在《花花公子》(Playboy) 杂志的插页上有一张令人难忘的合影,其中包括查尔斯·伊姆斯、小沙里宁、乔治·尼尔森(George Nelson)、爱德华·沃姆利和哈里贝尔托亚,而延斯·里索姆也在这豪华阵容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他改变了家具的面貌。通过作品反映出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美国。他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未来到美国,但直到1941年,当他与一位高端远瞩的德国家具制道造商之子汉斯·诺尔(Hans Knoll)偶然碰面之后,他才真正得以将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里索姆在设计时让椅子回归到最基础的框架结构,用雪松的边角料制作椅子的框架,用空军废弃的降落伞带来编织椅子的外层。而诺尔则找到了几家不用参加军备生产的小工厂。654W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既使宜又轻便。这对好搭档还共同发现了新方法,能让椅子可拆卸部件的生产和装配都更容易、更经济。椅子的曲线看上去是由蒸汽加热后弯曲的曲木完成的,实际上却是由多块切割的材料通过榫卯结构拼接实现的。二战后,雪松被替换成了层压山毛榉木,编织椅座和椅背的材料则换成了质地更好的面料或皮革。

No·019 草座椅(Grass-seated Chair)

设计者:乔治·中岛(George Nakashima) 设计年代:1944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草座椅尽管看上去形态近乎简陋,形状棱角分明,却是一把简洁而舒适的椅子,也是中岛最受欢迎且商业上最为成功的一件作品。以蒸汽工艺处理的曲木椅背在椅子的扶手后弯出一条温柔的曲线,在工艺上可被视为汉斯·瓦格纳的圈椅的前身。椅于仅有六条轴,四条椅腿向外展开,由简单的横档相连,每个人都能一眼看穿这把椅子。椅子上看起来最为沉重的部分,

是核桃木的座椅框架。中岛的妻子玛丽昂(Marion)负责将家中农场常用的打包带编织成坐

垫,后来这部分材料被替换为海草。

他总是不停探索每一块木头的表现形式,在较为大型的作品上更是尽可能地展示出树木原有的木节与纹理,草座椅见证了这对夫妻是如何通过制作一把简洁的椅子来赋予树木新的生命。草座椅现在依然在生产,但编织椅座的海草被换成了强度和耐久性都更好的丹麦绳。如果你在座位底部找到了中岛的签名,就可以确定这是把出自中岛工作室的真品。

No·020 佩尼拉3号(Pernilla 3)

设计者:布鲁诺·马松(Bruno Mathsson) 设计年代:1944

椅子里的 迷人曲线 。丨設計書摘

这件作品之所以起名为佩尼拉椅,是为了纪念记者佩尼拉·图博格( Pernilla Tunberger)。她以“佩尼拉”为笔名在斯德哥尔摩《每日新闻》(Daily News)上发表过不少文章。1943 年,佩尼拉椅刚刚成型时,她在马松的家中采访了他。两人相处得格外愉快,马松遂将椅子以她的名字命名以示赞美,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荣誉。

佩尼拉1号是夏娃椅的短腿倾斜版。佩尼拉2号则配有一个脚凳。佩尼拉3号融合了两者的特点,令人联想起马塞尔·布劳耶的伊索肯长椅。马松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夏天经常在户外睡觉,冬天则喜欢在家中的佩尼拉3号皮革编织版躺椅上放松身心。他总是把手慵懒地搭在弯曲的层压榉木扶手上,椅子坚实的桦木底座与曲木椅腿相连,椅腿向下逐渐变细,稳稳地立在地板上。

参考自《椅子100》,[英]Lucy Ryder Richard 著,乔阿苏 译

整理 Gavin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