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塬上岁月》:白鹿原上的星星之火

导演手记

到泾阳县刘孟村时,村委会办公室里坐满了老人,他们都是我的采访对象。

我一表明来意,他们就用陕西话七嘴八舌说开了。我问一个问题,好几张嘴巴回答我,可是我都听不懂,只能尴尬地笑着。王书记大着嗓门,用带着陕西口音的普通话说:“你们都说普通话,小姑娘听不懂陕西话。” 王书记年纪不是很大,但眉毛中间已经有了深深的褶子,笑起来很淳朴。他在村里干了30年的书记,很受村民爱戴。

《塬上岁月》:白鹿原上的星星之火

《塬上岁月》主人公任明节虽已是耄耋老人,但思维非常活跃,反应也很灵敏。

任老退休20多年来,一直在追寻外祖父田伯荫的足迹。她把关于田伯荫的历史资料翻来覆去地看,又自己跑到泾阳县住过40天。我常常去她家聊上两三个小时,她总是说着说着就会发出很多感慨,多是对当年共产党人的崇拜,对陕西人宽阔胸襟的钦佩。

受她的影响,我的第一站就选在泾阳县——依傍着泾惠渠生存的地方。泾惠渠,这个由李仪祉主持,由田伯荫辅佐建造的渠,让整个泾阳县都变得绿油油的。

《塬上岁月》:白鹿原上的星星之火

村里的老人们对渠的感情很深,告诉我说,这是“母亲渠”。

一天,王书记骑着小电摩,带我去看村里的樱桃园。路上,他突然拉住我说:“你看,这儿的虞美人开了一朵。”当时不在花季,我也从没见过虞美人,那小花孤零零的,在园里却显得分外鲜艳。猛然间,我豁然开朗,这虞美人的美丽,在于它的傲骨,在于它所依傍的生它养它的土地。王书记告诉我,5月份的时候,虞美人都会开花,樱桃会结果,园区将是姹紫嫣红一片……

我想,土地就是这样,永远忠实,永远给人惊喜。

撰稿 | 王清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