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很多人把吕布称为三国第一猛将,这要得益于正史当中并没有的“三英战吕布”的夸张情节,所以说三国第一猛将是谁?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而谁是三国第一谋士,在后世的诸多评论中,直接指向了曹营中的贾诩。从表面上来看,贾诩做的每一次选择和决策,都在乱世中保全了自己,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不得不说从自身角度出发,成为三国第一谋士,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毕竟相比为蜀汉耗尽一生精力的诸葛亮,还有被曹操逼死的荀彧,他的结局要好的多。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但成为三国第一谋士,真的要单纯从智谋和结局来评价吗?我看未必,为蜀国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赤壁之战中英姿勃发的周瑜和每一次为曹操挺身而出献计的郭嘉,都拥有那种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气。而贾诩在这点则显得过于平庸。

“有才无德”的太尉

曹操在世之时,即使面对三国鼎立的局面,依然拥有很大的优势。只是碍于帐下汉臣众多,终极一生以丞相自居。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而他的儿子曹丕就没有那么厚道了,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刘协禅让,自立为皇帝。他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把贾诩升为太尉,位列三公。

表面上看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贾诩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甚至很多人说他是超越诸葛亮的存在,认为他是三国第一谋士。

不料这件事传到了东吴孙权的耳中,孙权竟仰天大笑:“曹丕之才不及曹孟德四分之一,曹魏必将灭亡!”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毋庸置疑的是,贾诩的确有超人的智谋,缜密的心思,以及长远的战略眼光,甚至对人性有着超强的洞察力。这样一个硬角色得到了重用,为什么孙权一点都不害怕呢?

其实,一个人能否建功立业,不单单凭才华,更要凭借自身的德行。而贾诩之所以能够留在曹魏阵营中,完全得益于曹操初期的“唯才是举”。

乱世当中的“搅屎棍”

贾诩出身于凉州的一个寒族世家,本身不具备什么出人头地的资本,但是时逢乱世,只要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机会。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贾诩在年轻时与10多名同伴被一伙强盗劫持,面对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他淡定的称自己的外祖父是汉太尉段颎,让强盗放了他日后必有重谢。强盗们都知道此人不好惹,便将他放了,而他的伙伴却全部惨遭杀害。

这起惨剧,充分的表现出贾诩超高的智慧与过人的冷静。但他只顾救出自己,完全不理同伴的死活,甚至似乎连这个想法都没有,可以看出,他完全是个自私的利己主义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贾诩这个人,做什么事都以自我为出发点。之后发生的“乱武”,把他的这一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10年之后,“人人得而诛之”的董卓被吕布所杀。而策划这一事件的司徒王允,由于对董卓恨之入骨,扬言屠尽凉州人。凉州军官中,身为董卓余党的李傕和郭汜,被吓得仓皇逃窜。

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了贾诩,贾诩听说关系到自己所在的凉州,就发动了他虽聪明却不用在正道的头脑,献上一个毒计:与其被动的逃跑,不如回去替董卓报仇,如果失败再逃不迟。

李傕和郭汜二贼是有勇无谋之辈,觉得有道理,于是便杀回了长安,结果击败了吕布,诛杀了王允一族。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在这之后,已经得势的李傕和郭汜原形毕露,比之董卓的残暴,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肆屠杀百姓,挟持天子,胡作非为。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这一切都要拜有才无德的贾诩所赐。

像贾诩这样绝顶聪明之人,早已看透李傕和郭汜必然没有好下场,自然知道此地不宜久留。设计使汉献帝摆脱了二贼的控制,自己投靠了同乡张绣。

怎奈何张绣被强大的曹操盯上了,不战而降。结果曹操欺人太甚,霸占了张绣的婶婶,于是贾诩献计偷袭曹操,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谋略过人却“甘当花瓶”

后来又眼见曹操得势,张绣再一次自身难保,于是贾诩又献计说:“曹操与张绣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曹操心怀天下之野心,你把自己的权势和兵力贡献给他,必能保全你我的性命。”

事后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曹操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完全不计前嫌。但最后张绣与贾诩截然不同的命运,则看出了贾诩这一计划只是为了自己。

张绣最终因为杀死了曹操的家人和爱将,被曹丕数次的语言威胁,选择了自尽。而贾诩因为曹操当时的唯才是举,得以在曹营中享受荣华。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虽然贾诩深得曹操的赏识,但却从不为曹操主动献计,也从不与其他的曹操手下沟通,选择了明哲保身。因为他深知曹操天下一统之时,便是对他秋后算账之日。

甚至在曹操痛心疾首的赤壁之战,他也是看破而不说破,选择了围观曹操的失利。曹操在大败后悲呼道:“如果有郭嘉郭奉孝在,我曹操安能落入如此田地?”虽然贾诩的能力远胜于郭嘉,但他却没有郭嘉对曹操的忠心耿耿。

在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战中,贾诩再一次展现了他的目光长远。他看透了活在梦中的曹植只懂得畅谈他的诗和远方,于是选择了和曹操一样手段强硬的曹丕阵营。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才懂他的先见之明

最终,贾诩得到了太尉之职,成为了人生赢家。但在那些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之中,向来无所作为的他必然难以服众。而吴王孙权早已料到了这一点,看到虽然身为金鸡却一毛不拔的贾诩成为了太尉,那无疑是给对手送上了一份大礼。

45年过后,曹魏政权被司马家所夺,果然不出孙权所料,孙权的吴国竟然比曹魏多出了八年的寿命。

小结:

贾诩在曹操在世时那种无所作为,与徐庶“不为曹营献一计”完全不同,更有别于荀彧看透曹操汉贼的真面目后的消极应对。他只是单纯的没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所以,可以理解孙权为何仰天长笑。他笑的,不只是曹丕的稚嫩,他也笑这父子两代人竟看不透这个圆滑的人精,更笑曹操曾经的“唯才是举”,最终却被他养的蛀虫反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