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神机妙算,刘备打仗为何从不带他?主席一语道出真相
导语:根据三国演义里面的描述,刘备当年初到荆州时为了得到当地的贤良辅佐,经常走访各方名士,从他们口中得到的结论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于是他自降身份带着关羽和张飞两人多次寻访诸葛亮的茅庐,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诸葛亮,为此也得到了诸葛亮为他制定的战略规划,然后才有了后来三分天下的蜀汉。既然诸葛亮这么有才能,那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什么不喜欢带上他呢?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主席用一句话就道明真相,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里很多人会质疑,刘备每次出征之前不都先询问诸葛亮的意见,军事意下如何?要知道这些只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杜撰,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刘备生前都没有机会参与军务,主要是帮刘备负责政务。三国志里面记载,刘备夺取荆州后准备攻略益州,于是派遣诸葛亮到荆南三郡筹备战略物资,随后刘备出征的时候只带了庞统和张飞赵云前往,而诸葛亮继续留在荆州施政。
再者刘备攻略成都之后,诸葛亮所负责的也是制定国策和法律法规,因为当时刘备集团属于外来户,益州本土士族对他保持强烈了抵触心理,经常给朝廷使绊子,不然就是政策得不到落实。为此诸葛亮的解决办法是处死一小部分不服王化的士族,另外再对那些摇摆不定的士族给予支持,让他们的族人到朝中做官。刘备使用这个策略果真收到了奇效,那些得到支持的士族都拥护蜀汉政权,益州内部也相安无事。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治国施政兼职就是一把好手,但会治国不一定会打仗,军事就是他的弱项。
主席曾经这么点评过诸葛亮:诸葛一生唯谨慎!谨慎的确是诸葛亮最大的特点,因为他先谋后定,制定的策略都以稳中著称,所以很少能找到他的破绽。但谨慎却往往是战争最大的弱项,因为战场上千变万化,他哪能全部算的出来?就好比同样智冠天下的凤雏庞统,他攻略益州的计划堪称完美,很容易就打到了成都周边,但他也没算出自己居然在落凤坡这里被流箭射中身亡。马超当时在西凉之战中杀的曹操割须弃袍,曹操甚至还担心自己死后没有葬身之地,但结果却是马超中了反间计,曹操不仅反败为胜,而且还拿下了西凉这块土地。
再来看下诸葛亮统兵之后的战绩,当时他带着养精蓄锐的蜀汉大军举行北伐,六出祁山。曾经引以为傲打下了三座郡城,他认为街亭无论如何都可能丢失,但事实很的就是丢失了,以至于得到的战果全部被吐回,北伐十年间一无所获,最终累死在五丈原。刘备领兵多年,他知道仗该怎么打,也知道每个人适合什么职位,诸葛亮只是适合政务,领兵出征的时候自然不会带上他。
结语:我们对于诸葛亮无所不能的印象只是因为罗贯中把他神话的原因,毕竟当时罗贯中写出三国演义的初衷就是为了尊刘抑曹,所以把很多本不该属于诸葛亮的战绩强加在他身上。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不是神仙,他也有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