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一批95后开始成为全职妈妈

不知不觉,95后已经开始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成长于千禧年之后的他们是一群常常在各种代际标签中被忽视的人群。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95后女性选择当全职妈妈的意愿分别是70后的两倍,但真实情况比想象的还要更复杂。

有些90后还是母胎solo,有些已经成功晋级二胎妈妈了。婚恋市场也呈现出了两极:一些人结婚的越来越早,一些人结婚的越来越晚(甚至不结婚了)。

世界的参差还在于,尽管时代在进步,但相比80后、90后,95后女性们甚至更倾向选择成为全职妈妈。根据艾媒咨询的《2020年中国妈妈群体行为洞察报告》显示,90后、95后选择当全职妈妈的人数分别是70后的2.2、2.5倍。

第一批95后开始成为全职妈妈

知名母婴社区宝宝树《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曾有一则数据:2019年时,95后全职妈妈占比已达到82%——虽然这个调研的样本只有数百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部分年轻女性的选择。

先别急着说“诶怎么我身边一个都没有”。当你出生在小康以上家庭,从小接受优良教育长大,毕业后成功跻身一线城市试图与男性在事业上进行一番较量时,身边有95后全职妈妈的几率确实要小很多。毕竟这些95后全职妈妈大多集中于三四线城市,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四线及以下城市95后妈妈占比达56.5%。

曾几何时,全职太太还是一种令人艳羡的小布尔乔亚阶级产物:没有谋生压力,不需要和社畜一样挤地铁996,每天只需要悠闲在家带娃,一切都有丈夫承担。

但互联网打破了这种假象,人们发现,不是每一个全职妈妈都是“太太”,更多妈妈们面临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处境。

去年《三十而已》热播时,一位被称作“顾佳反面”的农村全职妈妈曾引发关注。这位叫素素的年轻女孩19岁就嫁给了自己的初中同学,同年产下一女后就在大山深处一直做着全职妈妈。

第一批95后开始成为全职妈妈

偶然将自己的生活发在短视频平台上后,素素开始被人看见,人们发现,素素代表了一群小城市全职妈妈,生活她们别无选择:娘家条件不好,结婚生子后全职带娃成了最优解——如果家里必须要有人牺牲自己的时间承担育儿责任,这个人只能是母亲。

媒体在采访素素时表示“她可能比大明星或企业创始人还要更忙”。除了打理各种杂务,但凡在家人前消失时间长一点,就会遭到指责。在快手、宝宝树、小小女人帮,你都可以看到许多如素素这般的95后全职妈妈,她们的生活如出一辙:带孩子、做家务、伸手要钱、承担巨大的压力、自己排解焦虑与痛苦。

第一批95后开始成为全职妈妈

早上5点做饭的全职母亲

但如果你是一位小红书上的95后全职妈妈,事情就截然不同了。她们是另一个极端:年轻貌美,早早就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是人生进度条的赢家;夫家不是豪门就是高知,因此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她们全心全意投入到育儿事务中。对她们而言,成为全职妈妈更像是一个从容的选择。

95后全职妈妈们的世界,被互联网分割成了大相径庭的部分。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随着95后妈妈们逐渐成为主力(以约4%比例逐年增长,已接近20%),95后全职妈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包括小红书上的人生赢家,成为全职妈妈就意味着在家庭中交出了经济权,所有的开销都要依附于他人。

“被人养”让全职妈妈们先低人一等。条件不好的家庭,生活更要精打细算,“索要生活费”本身这一理所应当的事,也给她们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

作为家庭里“不挣钱的人”,丈夫和婆家理所当然认为:既然你不用工作,那么孩子的一切当然由你负责。

第一批95后开始成为全职妈妈

小朋友磕了碰了、少吃饭了、没睡好、没有成为期待中的小天才,都是妈妈的责任。并且每个人都可以对妈妈的育儿方式指指点点,无形之中全职妈妈就成了家里最没用话语权的人。

即使你家庭财务自由,夫妻感情和睦,孩子健康聪明,仍然要担心未来会不会出现变数。在丈夫一人承担养家工作时,夫妻感情就是维持家庭的唯一筹码,相信永远不会出现变化就好像随时在问自己:世界上有不变的爱情吗?

一位小红书95后全职妈妈表示,在成为全职妈妈的一年半里,不仅需要照顾孩子的起居成长,还要自我提升,努力保持身材、阅读书籍、跟进时事,尽量避免与丈夫脱节,不让带孩子影响夫妻二人的感情。即使“优秀”如她,也表示:走入婚姻,尤其是早婚早育需要慎重。

第一批95后开始成为全职妈妈

小红书上的妈妈

如果你是如素素一般的小城市全职妈妈,那么要忧虑的就更多了:这个月的生活费,孩子的日常,家里的杂事、婆家的轻视……

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实是,在无可忽视的社会压力下,许多全职妈妈需要承担育儿以外的家庭责任,95后更是一个好理由:不趁年轻拼一拼,怎么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王芳是一位95年出生的女性。虽然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也和自己的初恋理工男同学最终走入了婚姻殿堂,但她最后还是选择做了家庭主妇。

在电话里,她很兴奋地表达了自己婚后和丈夫最终达成一致,自己在家带娃当主妇,丈夫在外打拼的过程。“其实我原来比较喜欢《纸牌屋》里Frank 和Claire之间的那种夫妻关系的,相互独立,自己还是想做那种很独立强大的女性的。但在结婚生了娃之后,内心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王芳说自己生完娃是主动从产房走出来的,当时一脸冷漠,让老公也吓了一跳。她说变化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她说她累了,她想歇会。“我当时走出来,抱着娃回家做了月子,那段时间自己想了好多,觉得自己以前好拼,生娃前个晚上,自己还在做ppt,开电话会。生完之后,自己也再也没有力气了,想歇一歇。”

生完娃之后,王芳辞职了。她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公的时候,老公还反复确认了她是否要真的这么做。她说自己内心还是很斩钉截铁的,一方面自己需要休息,另一方面,孩子需要有人照顾,不能丢给爸妈了之。

但刚开始进入家庭主妇的角色,王芳还是有点不适应。因为她做饭也就只会几个菜,她把妈妈从家里接过来帮忙,自己也慢慢学,好不容易度过了刚开始的那段不容易的时光,如今两年过去了,新问题又出现了。

“说实话老公赚的钱,确实不够花,但孩子还小得需要人照顾,我又走不开,去年的时候,老公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兼职,虽然在我看来,那个活没有那么重,但我挺心疼他的,因为男人在外面太累,心理压力就大,那段时间我也一直调整自己,努力不打扰他,不给他施加压力。”

要不要继续做全职妈妈,王芳说现在有点动摇了,她说两年下来她学到了很多,但觉得心中的那个“自我”,那个《纸牌屋》里的“Claire”好像慢慢在消失。但晃过神来,她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好现象,“女人还是得有自己,不能老是靠着男人”,但她想了想又这样说道:“我要不也挣点钱,毕竟孩子将来也要花钱,关于钱,关于婚姻中的角色,这些乱七八糟的,每天感觉自己要忧虑一百件事,但还是要扛下去。”

王芳的情况很普遍,这里面还有更极端的例子。不久前一位江西赣州的95后全职妈妈在社媒上引起了热议。她带着3个孩子住在毛坯房里,真正的家徒四壁,除了做饭必需品,连床也只是一层稻草和泡沫垫。为了还每个月6800元的房贷,这位妈妈除了带孩子还要去摆摊贴补家用。

第一批95后开始成为全职妈妈

毛坯房妈妈的家

高学历女性也没能逃脱枷锁。尽管她们基本都不是主动选择当全职妈妈的,但社会信奉的传统价值观还是让她们牺牲了自己。就像李靓蕾在给王力宏的檄文中表示的那样:当今的女性已经有机会接受同样的教育,去承担社会上的职务,但一旦进入到家庭的情境中,所有的付出都被当成了理所当然。

一旦成为全职妈妈,就没有人能逃脱这个困境。

年轻一代的全职妈妈们,有更多主见,也在互联网下接触到更多育儿知识,但她们更迷茫了,还是宝宝树的《2020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显示:“82.4%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感觉很焦虑,但五成以上觉得目前带好宝宝更重要。从年龄分布来看,95后妈妈相对其他年龄段的妈妈更迷茫,处于焦虑状态,但不知道做什么。”这其中有多少是关于是否成为全职妈妈的迷茫,我们不得而知。

去年张桂梅校长曾“骂”跑过一位学生。这位女学生在考上师范大学后,当上了全职太太,在回到学校并想捐款时,张桂梅校长严厉拒绝了她,并表示她最反对女生去当全职太太,“因为整个人就会被控制在那个水准上,长时间后会被社会淘汰”。

社会对全职妈妈们并不理解。

大部分男性不理解全职妈妈,他们打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口号,认为育儿是妻子的天职,“大家都这样,为什么就你不可以”;一部分未婚女性不理解全职妈妈,她们认为主动让渡社会角色,让原本对女性不公平的就业环境雪上加霜;

全职妈妈们只能抱团取暖,在宝宝树等论坛上互相分享苦闷与快乐。

从整个人类的繁衍和进化而言,母亲承担教育孩子的工作或许是最好的方式,但对于女性本身而言,显然感受不到这份需要——如果社会需要全职妈妈,为什么会对备受需要的角色给予如此糟糕的待遇?

有研究表明,一个女性在家庭劳动里所创造的财富相当于一年赚40万元。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里,女主角在婚前给男主角打扫家务,婚后男方却理所当然认为这笔钱不该再给了,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垣结衣当然是严词拒绝了,但更多低线城市的女性没有这种意识,她们意识不到主妇的劳动价值不被认可。

第一批95后开始成为全职妈妈

一位妈妈在菜市场上买菜的背影

对此,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更是直接表示:基层女性更不应该当全职太太,“精英群体相对而言能从婚姻中随时撤出来,但基层女性不行,一旦因为怕苦而结婚成为全职妈妈,更可能会苦一辈子”。

我们最开始说的那位素素,在近况中表示自己入职了教育机构,过往全职妈妈时的视频被她删光,如今她分享自己工作的趣事,分享自己日常在职场上的努力,视频里她的笑容看起来更阳光,她还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sunny”。

参考来源

人物《素素的三次选择》

一条《10位高学历妈妈的内心独白:没存款千万别走这条路》

艾媒数据中心《 2020年中国妈妈群体行为洞察报告》

撰文:tt, Jonas

编辑:Sebastian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一批95后开始成为全职妈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