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经国去世后,宋美龄有什么反应?站在门外看了一眼,未落泪

宋美龄是蒋经国的继母,这对母子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二人时而亲近,时而疏远。

蒋经国去世后,宋美龄有什么反应?站在门外看了一眼,未落泪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为了前程,决定迎娶二十九岁的宋美龄,并中断了与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的婚姻。为了表决心,蒋介石登报宣布:姚陈二妾,本无契约。与毛福梅脱离夫妻关系。

毛福梅是蒋介石的原配夫人,她为老蒋生下了唯一一个儿子,就是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蒋经国在溪口丰镐房呱呱坠地。

蒋介石娶了宋美龄后,宋美龄与蒋经国成为了蒋介石身边最亲近的人。

由于年龄上只差12岁,宋美龄似乎一直不敢以母亲自居。而蒋经国对“后母”宋美龄的态度,一开始也并无好感。他甚至因生母毛福梅受到父亲的冷落,一度对宋美龄耿耿于怀。

但蒋经国深知宋美龄在家庭与政坛的地位举足轻重,再加上父亲蒋介石时刻提醒着他希望他们二人能和平共处。因而,他对宋美龄保持了表面的尊敬与礼貌。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蒋介石不停地疏导,蒋经国慢慢有了转变。特别是在毛福梅被日寇炸死之后,每次蒋经国和宋美龄用电话通话,他都会恭恭敬敬用方言叫上一声“姆妈”。而宋美龄也常在人前人后称赞:经国是最讲礼貌的。

蒋经国去世后,宋美龄有什么反应?站在门外看了一眼,未落泪

后来,蒋经国去淞沪“打老虎”,派人查封了孔令侃的公司大批物资。而孔令侃是宋美龄的外甥。

听到仓库被封的消息后,孔令侃立即报告给了姨妈宋美龄。

宋美龄对蒋经国打了招呼:“你把这件案子撤销!”

蒋经国却说:“不行吧,不办孔令侃不能服众,整个经济管制会前功尽弃,父亲的殷切期望会付之东流……不办孔令侃,我的脸往哪里放……”

盛怒之下的宋美龄调头而去,立即找到蒋介石哭诉,蒋介石只好发话:扬子公司一案撤销,经济管制结束。就这样,孔令侃依旧我行我素,大发国难财。

宋美龄干预蒋经国打虎,这使得蒋经国黯然神伤。

蒋经国去世后,宋美龄有什么反应?站在门外看了一眼,未落泪

蒋经国与宋美龄彼此关系最融洽的时候是在退守台省后。

在台省,宋美龄和蒋经国是蒋介石最亲近也是最信任的两个人。二人同心共协力,襄助蒋介石。

宋美龄为丈夫赴美奔走,四处游说。

蒋经国则在蒋介石身边分痛苦、任劳怨、忠心随侍。在蒋介石的培养下,蒋经国逐渐成为父亲的左右手。

一九七五年,在蒋介石生命最后的岁月,老蒋把宋美龄和蒋经国的手叠放在一起,特别交代蒋经国: “要以孝父之心孝母!”

蒋经国回答:“儿当谨遵父命,过去如此,今日如此,日后亦永远如此。”

蒋经国去世后,宋美龄有什么反应?站在门外看了一眼,未落泪

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的外甥孔令侃从美国赶回台省,打算与“夫人派”官员一起拥立宋美龄继任国民党总裁,但遭到张宝树的强烈反对。

之后,宋美龄似乎看开了,不愿再卷入权力斗争,干脆于1975年9月,去了美国疗养隐居,这一去,长达11年之久。

宋美龄远赴美国,留下蒋经国一力担起台省的前途。其间,两人常有函电往来。这时的蒋经国对宋美龄不但“以母侍之”,而且以“良师待之”。

蒋经国去世后,宋美龄有什么反应?站在门外看了一眼,未落泪

1986年宋美龄回到台湾,发表了一篇《我将再起》的讲话。

至于宋美龄返台原因,主要是主持参加蒋介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

返台后,五年时间里,宋美龄遭逢三次大的变故:一是蒋经国的去世,二是长孙蒋孝文的去世,三是她非常喜爱的孙子蒋孝武也突然去世。

蒋经国是在1988年1月13日去世的。

这天早晨,蒋经国面带愁苦地对值班医生说:“今天我浑身不舒服,胃不舒服。”

值班医生给他开了胃药。蒋经国服下几分钟后,还是不停地说:“你们救救我,我还是很不舒服。”值班医生立即通知“总统”医疗小组来到七海官邸。

医疗小组为蒋经国诊治后,为他打了营养针剂。

中午12点50分左右,蒋经国突然口吐鲜血,足足吐了大半盆。

蒋经国吐完血后,头忽然往右边一歪,断气了!享年78岁。

蒋经国去世后,宋美龄有什么反应?站在门外看了一眼,未落泪

蒋经国去世后,当天下午,孝勇、阿辉、楚瑜、柏村等人以及家属都陆续赶抵七海吊丧。宋美龄是那天来得最晚的人,直到下午5点多钟才到。

宋美龄来到后,没有进门,并无哀戚表情,也未掉泪,她只是在蒋经国卧房门口朝里张望了一眼,就直接去了儿媳蒋方良的房间。半个小时后,宋美龄走了出来,在大队人马簇拥下,坐车离去。

1991年9月21日,93岁的宋美龄再度离开台省去美国“长期休养”。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纽约逝世,享年105岁(虚岁106)。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