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厂投毒,毒死600万德国人:一个犹太青年的惊天复仇计划

水厂投毒,毒死600万德国人:一个犹太青年的惊天复仇计划

沉默是弱者最后的尊严,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周国平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绒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面对生活中的压迫与不公,尼采选择咬紧牙关,发出自己声音,用闪电点亮自己灵魂之火,纵观一个人的一生,或是历经坎坷,或遭遇不公,倘若处处委曲求全,息事宁人,选择屈服于内心的软弱,那么人生的价值又何在?

我们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又何尝不是一句口号?或许有人要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然而宽容也罢,中庸也好,这些都是建立在坚守自己灵魂的基础上,倘若有一天我们的尊严被践踏,宽容则成为了一种迂腐。

也许在生活中,你曾因为一些琐事与你的长辈争吵,也许因为受不了老师和上司的刻薄而抱怨生活的不公,感叹生不逢时,命运多舛,那么你就很有必要了解这么一群人,这么一个民族,他们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

在那段最黑暗的历史长河里,这个民族没有人权,没有尊严,饱受摧残,无数富豪为之破产,多少温暖的家庭最终妻离子散,剩下的人卑微的活着,饥寒交迫,失去梦想,曾经的一切美好成为了回忆与奢望,小孩子得不到应受的教育,被集中看管,望着蔚蓝的天空,对身边的一切充满迷茫,却又无人告诉他们原因,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迎接的会是什么。

水厂投毒,毒死600万德国人:一个犹太青年的惊天复仇计划

时至今日,每当犹太人回忆起那段黑暗的岁月,不少幸存者不禁黯然泪下,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幅骨肉分离,纳粹的迫害,机关枪下犹太人一个个倒下的身影,死不瞑目,失去人权,垂死挣扎,绝望,恐惧,害怕的画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希特勒根据自己的逻辑,拼凑了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

他鼓吹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德国人民所遭受的一切痛苦都来自于犹太人,将犹太人说成是德国这个国家的“蛀虫”,将德国人民在1929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所损失的一切都嫁祸到犹太人身上,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在纳粹的怂恿和操纵下,爆发了屠杀犹太人的“水晶之夜”,从此开始了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此后在一系列的“灭绝行动”中,德国纳粹一共屠杀了大约600万犹太人。

二战结束后,许多纳粹战犯被押上审判台,为曾经自己所犯下的罪恶付出代价。然而,对于一个叫亚伯?科夫纳的犹太人来说,这些远远不能救赎纳粹德国所犯下的罪恶,更不能得到一个27岁犹太青年的原谅,这位犹太青年本着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教条主义,以向德国人复仇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水厂投毒,毒死600万德国人:一个犹太青年的惊天复仇计划

他认为既然有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的屠刀下,那么也应该有600万德国人遭受同样的命运,这样才能宽慰那些死去的犹太人的亡魂,才能洗涮犹太人在二战中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才能挽回犹太人曾经失去的尊严。

1939年,纳粹德国对波兰宣战,以闪电战迅速吞并波兰,占领后,紧跟德军的党卫军继续开展对犹太人的“灭绝行动”当时居住在波兰的维尔纽斯的科夫纳家破人亡,他的家人全部被屠杀,他是幸存者,他无法忘记那些在昨日还和他有说有笑的亲人现在却长眠于地下,他们没有犯错,却平白无故的要被屠杀,他痛恨自己国家的软弱,更痛恨纳粹的惨无人道。

复仇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后来他成为了一个地下抵抗组织的负责人,号召幸存下来的犹太人“让我们不要像羔羊一样被屠杀,哪怕死也要战斗”。鲁迅先生曾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群犹太人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自己民族的尊严,一直战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他们返回熟悉的小镇后,幸存者寥寥无几,现实没有将他们打倒,更加激起了他们的复仇之火。

于是,科夫纳组建了一个秘密组织“Nakam”意思是“复仇者”,目的是为大屠杀寻找报复对象,复仇者组织自从成立后,就不断的招募那些因为受到纳粹迫害的家破人亡的犹太青年。科夫纳的计划非常大胆,在纽伦堡、慕尼黑、汉堡和法兰克福这四座大城市的供水系统中投毒,杀死600万德国人。

水厂投毒,毒死600万德国人:一个犹太青年的惊天复仇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在水中投毒会杀害大量的无辜的德国平民,然而复仇的火焰早已吞并了科夫纳等人理智,他们早已丧失了该有良知,这个计划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犹太人做事的效率很快,无数的“复仇者们”装成工程师和工人,渗透到德国几个目标城市的水厂。

在那里,他们研究了如何用水供应泵进入德国家庭,如何骗过德国国防部的眼线,多少剂量的毒药可以有效的发挥作用,甚至调查了德国公民日常饮用水的水质,做了无数次的实验,这期间德国对这个组织的一系列行动毫无察觉。而科夫纳本人则负责搞定毒药,为此他到巴勒斯坦地区求助,拿到了一种以毫克为单位的致命毒药。

1945年12月14日,科夫纳乔装打扮成英国军人离开巴勒斯坦,毒药装在随身携带的两个炼乳罐子里,踏上驶往欧洲的轮船。一路上他内心忐忑不安,却又充满激动,想到至今所做的一切离成功只剩一步之遥,想到终于能洗刷犹太人的耻辱。

水厂投毒,毒死600万德国人:一个犹太青年的惊天复仇计划

然而可惜的是,他被人出卖了,英国的情报部门破获了他的计划,船抵达法国土伦时他被英国人逮捕,最后一刻,科夫纳将罐子抛入大海,销毁了证据。与此同时,科夫纳的同伴已经混入了纽伦堡的供水系统,万事俱备,只欠毒药,没办法该计划只好破产。

尽管时隔几十年,但“毒死600万德国人”的惊天计划还是震惊了世人,当世人都以为战争结束,犹太人早已忘了曾经的一切,犹太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所收到的屈辱。

人们为这群犹太人的疯狂举动所折服,德国方面也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但由于此事的“特殊情况”,没有提起任何诉讼,也许复仇的种子在逐年消退,但这段屈辱将永远铭记在每个犹太人的心中,激励他们去追逐心中的美丽的自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