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因为战争很多价值重大的古墓都惨遭破坏,比如位于辽宁省的僧格林沁墓就是其中之一。专家们表示,僧格林沁墓已经难以再修复,因为除了一块石碑之外在也没有其他东西,所以我们现在也只能从老照片中认识僧格林沁墓。究竟僧格林沁墓是什么样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你揭秘。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对很多读者来说,僧格林沁是比较陌生的名字,但他可是晚清时期和曾国藩齐名的王公大臣,因此民间百姓常说“南曾北僧”。史料记载,僧格林沁是蒙古人,并且还是成吉思汗铁木真胞弟的二十六代孙,因此算起来僧格林沁也是纯正的蒙古贵族血统。

僧格林沁是一员武将,道光年间担任御前大臣,并且手握重兵,是清廷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僧格林沁的一生中,他戎马生涯,战功累累,为清朝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咸丰年间,北方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比如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北伐,已经严重地威胁到清朝的统治根基。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在此紧要的关头,僧格林沁临危受命,率军迎战太平天国军,大获全胜成功化解了清廷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僧格林沁主持天津海防,在多次战斗中击溃英法军队;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又成功镇压了捻军,但可惜不久之后他就山东遭遇埋伏身亡,消息传到京城后也震惊朝野,同治皇帝甚至都悲痛不已。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僧格林沁去世后,同治皇帝赐其谥号为“忠”,并且还配享太庙,在当时来说这算是很高的待遇了。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是年七月,清廷护送僧格林沁的灵柩北上,最后安葬于科尔沁左翼的旗林内,也就是现在辽宁法库县的公主陵村。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史料记载,僧格林沁的王陵墓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并且地上建筑还有十多座,比如御碑楼,过厅和飨殿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陵园内还有一尊圣旨碑,高约6.8米,上面是同治皇帝的亲笔圣旨。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总而言之,僧格林沁墓十分奢华,然而很可惜未能保存下来。据当地县志记载,在1948年的时候法库县发生动乱,很多人趁乱将多座公主陵都打开抢夺其中的宝贝,本身僧格林沁墓能逃过一劫,但是因为一个传说僧格林沁墓也惨遭毒手。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据说,僧格林沁遇害的时候偷颅被砍掉了,因此其入葬的时候只有身体,于是同治皇帝下令为僧格林沁铸造了金头颅。当时,人们对这一说法都深信不疑,于是就将僧格林沁墓挖开了。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在僧格林沁墓被挖开之后,究竟是否发现了金头颅存在争议。后来,考古专家们经过调查,发现当地村民都口口相传当时确实发现了一个头颅,但是僧格林沁的后代子孙表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虽然金头颅依然是未解之谜,但其墓葬中大量金银玉器的随葬品却都是货真价实的,而这些全部都被洗劫一空。据当地百姓反映,在僧格林沁墓中还有一个“九龙杯”,和家用的茶缸子大小差不多,倒入水的时候平淡无奇,但倒入酒之后杯中就能看到九条龙,但可惜“九龙杯”最后去哪了也是谜团,因此也有各种五花八门的说法。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在2010年前后,当地考古专家们想复原僧格林沁墓,但后来发现难度太大就只好作罢,另外在复原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僧格林沁墓被毁坏之后一直都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除了那块圣旨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遗迹。原来规模宏大的陵园,如今也成了当地村民的玉米地,因此我们也很难再去想象它曾经的模样。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后来,考古专家们在辽宁省档案馆查找老照片,结果无意中发现了几张民国时期的僧格林沁墓照片,可见树木郁郁葱葱,地上建筑也都保存完好,并且还有守陵人在里面居住。

僧格林沁墓早就消失,再想复建已经不可能,可是却留下珍贵的老照片

现如今,僧格林沁墓的地上建筑早已经荡然无存,放眼望去也满是凄凉和荒芜的感觉。但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僧格林沁墓没有了,但是它的第七代守陵人依然还在,因此当地有关部门也为其修建了房屋,看护着僧格林沁墓最后的遗迹——圣旨碑。僧格林沁墓是一个警示,我们一定要爱护好文物,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面对残缺的历史。对僧格林沁墓来说,还好它还有一些老照片,而那些没有照片的王陵或者遗迹,被破坏之后也就成为了永远的伤痛。

参考资料:

《僧格林沁传奇》作者:张功臣,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