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昆山,有趣。

昆山,有趣。

▲點擊音頻聆聽音乐

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一个地方常被人们向往,它自古繁华,不仅盛产才子名士,还有烟桥画柳、小巷人家,亦有园林如梦、山水如画。

也有这么一个县城,它历史悠久,风景宜人,经济上多次位列全国百强县之首,这里出现过很多,让世人钦佩的人物 ,也创造过不少,让世界惊叹的文化。

在一些人的认知里,这小小的昆山,就像是浓缩了的江南。

昆山,有趣。

江苏省昆山市,是苏州地区的县级市,位于苏州和上海之间,这个地方经济发达,农林牧渔业、IT行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都发展得非常迅速。

而之所以有“昆山”这个名字,则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山,但它却不叫昆山,而是叫做玉峰山或马鞍山,昆山之名,实际上是来自山中盛产的,一种名为“昆石”的玉石。

昆玉是非常受人推崇的,释慧开方丈曾写道:

“湘水之清,昆玉之洁。和气如春,忠心如铁。储风月之精。禀松篁之节。”

昆山,有趣。

昆山县也有别的名字,两千多年以前的这里,因为临近古时的娄江而被称作“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君主常在这里猎鹿,所以它又叫作“鹿城”。

而昆山之所以被一些人熟知,或者说被一些吃货所熟知,是因为这里,正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产地之一,而有美食的地方,自然也有苏东坡。

“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尖团就是螃蟹的古称,美味的阳澄湖蟹,竟能让苏轼用诗词去换。

昆山繁荣的经济,不仅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源于这里的人多有生意头脑,据明朝时期,那位号称“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就是昆山人。

昆山,有趣。

明朝末年的昆山,还出过一位就算是本地人,也很少知道的人物——朱集璜。

这个人的身份并不特殊,但当清军入江南时,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而他的儿子,却有更多的昆山人知道,他就是“吴中三高士”之一的朱用纯,朱用纯一生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的学习之道。

在他看来,清朝的教育方式,很难出现真正有学问的人。于是书写了几十部教育著作,载誉当世文坛。

康熙十七年正月,皇帝下诏曰:“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

昆山,有趣。

于是康熙开启了整个清朝,只启用过两次的,针对各地名士的特殊考核——制举·博学鸿词科,并邀请朱用纯应试。

这种制举的上榜率,相比科举而言是非常高的。而且这个考试一旦通过,就能得到“直达天听”的,有可能影响整个帝国决策的官位,而以朱用纯的学问来说,根本没有不中的道理。

但朱用纯却拒绝了朝廷的举荐,他的父亲是为保卫明朝而死,自己又怎能做清朝的官呢?于是他专注治学,一生未履官场,临终时叮嘱弟子道:“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不只是朱用纯,昆山这片土地还诞生过三国时期,为东吴多次击溃刘备的陆逊,与那位说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人。

昆山人虽在如水的江南,却也有如山的精神。

昆山,有趣。

昆山也不止有如山的精神,它更有着如渊的历史。根据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的痕迹了。

悠久的历史,给了昆山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剧,也是在这里出现的。

世界上有过三大古老戏剧——昆剧、古希腊戏剧与印度梵剧,后两者早已在世上绝迹,唯有昆剧依旧传承着。

昆剧又被称为“昆山腔”或“雅部”等,它是中国戏曲中最古老的一种,使用的是古时的词牌体音乐结构。

昆剧的特点就如这江南水乡的特色,它不仅有悠然婉转的意蕴,也有着如丝入扣、轻柔缠绵的神韵。

昆山,有趣。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张岱,在他的著作《陶庵梦忆》中描述说,昆剧演出时,“万余人齐声呐喊;四方观者数十万人”。

在没有音箱的古代,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听见台上的声音,但依旧有人潮人海的观众前往观看,可见昆剧在当时,是有多受人们的欢迎。

昆剧《桃花扇·余韵》中有一句台词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段词,乍看是无聊的搞笑话,细想却非常有趣,而且颇具深意。

这世间之事,生死有命,无论曾经如何美丽的花儿,总有零落成泥的一天。

就连这永恒的烈阳,也终有熄灭的一日。即便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一样逃不过这无解的轮回。

昆山,有趣。

而谁建的高楼,又能总也不塌呢?

像这样既能让人微笑,又能发人深省的台词,昆剧里还有很多。其实不仅是“昆山腔”有趣,有趣的昆山人也相当有趣。

之前看过一个在昆山发生的新闻。

一位极有创意的大哥,用三轮车和椅子的零件,自制了一种绿色无公害,低能耗、高续航的交通工具,悠然行驶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

这种交通工具的动力源,正是号称:一碗狗粮不知彼倦的——哈士奇。

图片:蒽子苏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昆山,有趣。

|說明|本文已经东方生活美学授权,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侵删。

或许您会喜欢:

昆山,有趣。
昆山,有趣。

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