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埔出身的女将军赵一曼,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

黄埔出身的女将军赵一曼,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

她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及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左权、陈赓等名将的校友。1931年""事变后,受派遣赴东北开展抗日救国工作,后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治委员,是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女将军。1935年12月13日,她在与日军作战中重伤被俘,受尽酷刑而坚决不向日本人屈服,在越狱途中被再次抓获,最后英勇牺牲。这位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就是赵一曼。

01、

巾帼不让须眉的黄埔女学员

黄埔出身的女将军赵一曼,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1905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县一户大地主家庭。父亲不安于做一个乡间土财主,花钱捐了个"监生",想步入仕途,但是天不遂人愿,最终并没有取得功名。后只得自学中医,帮乡里人看一下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乡绅。

赵一曼在10兄妹中排行老七,非常讨父亲欢心,因此8岁的时候得以进入私塾读书,和男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1918年,赵一曼的父亲去世,由大哥李席儒主持家务。按当时四川农村的习俗,只要选一户门当户对的人家将赵一曼嫁出去,就算尽到抚养教育义务了。但是赵一曼是一位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女性,不拘泥于这种传统习俗,不想过早结婚。

黄埔出身的女将军赵一曼,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

1924年,在姐夫介绍下加入青年团。

1926年2月,赵一曼考入了女子中学(现宜宾第二中学),时年21岁。

1926年10月,赵一曼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赵一曼丈夫陈达邦也是黄埔军校六期学员,只是此时两人不在一个连队,相互不认识)。因为在军校期间表现优越,于1927年9月被选派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成为左权、陈赓等人的校友。

02、

骨肉分离,远赴东北抗日

1928年11月,怀有身孕的赵一曼奉命回国(1928年4月,赵一曼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陈达邦结婚),并于同年12月在宜昌生下一子,取名"宁儿",大名陈掖贤。为了方便工作,1930年初,赵一曼将不满2周岁的小宁儿交给大伯父陈岳云(陈达邦大哥)抚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奉命前往东北开展抗日救国工作。从此直到牺牲,都没有再见过儿子小宁儿一次。

03、

令日军

闻名丧胆

的抗日女将军

黄埔出身的女将军赵一曼,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

1932年,赵一曼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在沈阳工厂领导工人运动。为了方便地下工作,赵一曼隐藏了原名,取名赵一曼(赵一曼后来参加抗日联军,英勇善战,名声响亮,以至于很多东北抗联的同志都误以为赵一曼是抗联总司令赵尚志的妹妹。因为他们两人关系密切,都是黄埔军校出身)。

1933年,赵一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同年4月,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罢工斗争。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假称夫妻。

1934年,随着日军对中国的不断蚕食,抗日工作已不再局限于宣传,而是付诸真枪实弹的战争。赵一曼先是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黄埔出身的女将军赵一曼,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

赵一曼在大学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军事指挥能力强,作战英勇,被抗联同志亲切的称为"瘦李"、"李姐"。由于女性指挥官的特殊性,赵一曼的大名很快就在东北大地传扬开来,就连日伪军都知道了抗日联军里面有这么一位威风凛凛的女将军。日伪报纸多次报道这位红枪白马的女"匪首",悬赏重金捉拿。

04、重伤被俘,英勇就义

1935年11月,赵一曼部与围剿的日军遭遇,赵一曼指挥部队转移,并亲自殿后。结果在撤退途中腿部中弹昏迷,被日军俘虏。了解哈尔滨的朋友都知道,11月的时候哈尔滨已经开始下雪,平均温度零下10度,赵一曼作为一名女同志,在极度寒冷的冬天在野外与日军激战,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意志力才能够坚持下来。由此更可以彰显出赵一曼等东北抗日联军将士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日本人抓获了大名鼎鼎的女将军赵一曼,如获至宝。

黄埔出身的女将军赵一曼,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

为什么呢?

因为只要让赵一曼招供,就可以摸清整个抗联第3军的具体情况及落脚点,顺藤摸瓜就可以剿灭这些抗日将士。日本人的小算盘作为高级军事指挥官的赵一曼心里一清二楚,因此不管日本人如何施用酷刑,她都咬紧牙关不开口。从现在保留下来的历史材料及当年审讯过赵一曼的日本士兵回忆,这位女英雄至少遭受了马鞭戳打伤口、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烙铁等惨绝人寰的酷刑,期间多次因为过度疼痛而昏迷。为了防止赵一曼因为遭受酷刑而死亡,日本人不得不把她送到医院抢救。

黄埔出身的女将军赵一曼,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

1936年6月28日,在两个警察与女护士的帮助下,赵一曼从有日军重兵守卫的哈尔滨市立医院逃跑,躲到了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然而因为没有接应的同志,两天以后,即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逃往游击区的途中被日军再次抓获。这一次,日本人虽然明白赵一曼不太可能投降当汉奸为他们所用,但还是孤注一掷的对赵一曼使用酷刑,企图从她身上得到那么一丁点有用的情报。最终日本人大失所望,赵一曼宁死不向日本人吐露一个字。

1936年8月2日,日本人决定将"顽固"的抗日分子赵一曼枪毙示众。他们将体无完肤的赵一曼绑在一辆马车上,拉着在珠河县城游了一圈,然后拉到小北门外的草地上执行死刑。

黄埔出身的女将军赵一曼,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女性高级军官

执行军官问赵一曼有什么遗言,赵一曼将一张写给儿子"宁儿"的字条交给执行官,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之后便英勇就义了,年仅31岁。

这纸家书被日本执行官保存了下来,内容为: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