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二战时期有哪些军工企业?怎么样?

那些军工企业?还怎么样?过去过得风生水起,现如今还都在,而且还都活得好好地。

说不好听的话,见了面他还会给你鞠个躬,当然这是他们的习俗,没有道歉不道歉的意思在里头。

这说得似乎有点飘忽忽的,有些小伙伴看不懂,感觉小编今天是脑抽了,大清早上喝了二两小烧,说话咋就这么不着调呢?

算了不和大家伙扯这个了,咱们还是进入正题吧!

小编觉得,大家伙想要了解一下日本二战的军工企业,咱还是从日本的那些个财阀身上说起,您才能明白个大概。

日本财阀

日本二战时期有哪些军工企业?怎么样?

咋说呢?日本财阀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一个坚强后盾,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只要日本还有财阀,日本就是财阀的日本。

听着挺绕口的,但事实就是如此。过去日本有四大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

大家伙瞅着这些个名字是不是很熟悉,至少前三家都听说过,其实第四家您也应该知道,因为安田这家如今叫富士。

齐活过去四大财团,如今四大财团,一个没少活得好好地。

因为篇幅有限,咱就介绍一下三菱吧,毕竟这些企业的知名度比较高,大家伙简单地了解一下日本这些财阀就成。

话说三井是从德川时期就发展起来的豪商,而三菱是明治维新时期被日本政府扶持起来的特权商人,这家伙有那么点过去皇上的意思。

所以您在翻阅历史资料的时候,就会发现三菱这个企业可了不得,他不仅生产各种军事装备,还跟随着日本侵华的脚步,做着各种生意,什么煤炭,小麦,烟草,糖,药品等等,那那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也就是说三菱是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一个很强力的支持者,日本军人在那里,他就能跟到哪里。

而日本这些个财阀,大多都是家族财阀,究其根本性的原因,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彻底。

日本的明治维新说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其实说到底日本的一些封建制度压根就没有打破,别的不说他们家天皇到现在都活得好好地。

封建者去打破封建制度,你在开玩笑吗?这就相当于拿着枪朝自己脑门开一枪的意思,能走到这一步的多绝望啊,日本天皇显然不会这么干的。毕竟二战末期都打那个份上了,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日本要打败了,日本天皇还是拉着全部的日本人要来一个一亿玉碎,目的就是让美国人接受赦免天皇和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

所以明治维新的日本人,他们只会为了维护好自己的统治,进行不涉及自身太大损失的变革而已。

那么您看到的这些个日本财阀,整个制度跟过去的封建制度也差不了多少。

在日本就拿公司这一块来说,他就是一个金字塔形的,金字塔尖地存在控制着金字塔下边几乎所有的公司。拿着这些公司股份的不是塔尖的持股公司,就是同一个家族的出资人。

咱别的不说,就说三菱,二战后美国调查了一下,这个三菱差不多有一半的股份就掌握在十家岩崎家族的手里。

日本二战时期有哪些军工企业?怎么样?

美国人一看这德性,他们就颁布了一个命令要解散财阀,这个命令在当时军事管制之下,如果坚决执行的话,日本的财阀也就飞灰湮灭了。

问题是美国执行这条命令压根就不彻底,究其根本原因是美国感觉自己需要这些家伙,为自己占领日本服务,甚至于可以遏制亚洲进行服务。

所以在1947年末之后,日本就放弃了削弱日本的做法,而是大力进行扶持,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还提供了二十一亿两千八百万美元的经济援助。

这也是这些个财阀,为什么如今还可以通过得好好得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跟写论文似的了,咱就掐到这里,接下来,咱来了解一下三菱这个企业到底是干嘛的?

造船。

日本二战时期有哪些军工企业?怎么样?

这个行业算是三菱的一个根基性的产业。您要是翻阅历史资料,就会发现三菱的这个行当的繁荣,和二战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点那是相当的契合。

制造多少东西,咱就不说了,咱就看一下从1933年到1941年三菱对造船这一块的投入。

1933年的时候,三菱投入造船这块的资金是一百三十二万六千一百七十四日元,有零有整的,在这里提醒大家伙一下,二战那会一日元等于一美元,美元在那会老鼻子值钱了,一块估计能换现在的十块。

那么到了1936年的时候,在造船上的投资就翻了十倍,变成了一千两百多万日元。

干嘛呀?加紧侵华的准备工作,前几年三菱就动用了两个造船所,打这一年开始,就变成了三个造船所。

到了1937年的时候,这就变成了四个造船所。

到了1938年的时候,三菱对造船这块的投资就逼近了两千万日元。

大家伙都应该知道1937年七月七号,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而到了1938年发展到了高潮阶段。

在这一年中,徐州会战,南京大屠杀,汪精卫的伪政权前身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成立,台儿庄大捷,厦门沦陷,合肥沦陷,徐州沦陷,安庆沦陷,武汉会战拉开帷幕,万家岭大捷,广州沦陷,武汉沦陷,南京大屠杀一周年纪念日。

这些统统都是在1938年发生的,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要问了:“南京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一周年纪念日在同一年?”

当然,因为南京大屠杀是在1938年的二月份结束的,而1938年的十二月是南京大屠杀的一周年纪念日,日本人杀了两个月。

所以您能说三菱对侵华战争没有一点责任吗?如果说没有,那就是瞎子在骗一个聋子。

您别和小编说,侵华是陆战,没有海军的事。别忘了日本就是一个岛国,劫掠来的东西,他通过什么时候运回去?动员起来的士兵,他又是通过什么拉到中国,在日本制造的各种装备他怎么拉到中国?

不说这个了,随便说一个都能反驳得了,咱们接着说事。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到了1939年的时候,三菱对造船这块的投资就变成了一千万日元多一点。

日本二战时期有哪些军工企业?怎么样?

而到了1940年的时候,三菱对造船的投入就变成了五百万日元。

这个时间点上,日本人已经深陷到了中国战场,他们打不动了,所以五百万日元的投入很多了。

那您知道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这一年,三菱对造船这块的投资是多少吗?是四千六百多万日元啊,比侵华战争最高点多了近三倍的份额。

这是投资,那么建造的军舰呢?咱拿日本海军工厂建造军舰的数量和三菱做个对比,您会更加清晰一点。

1934年日本海军工厂造了六艘两万多吨,而三菱是两艘,九千多吨。

1938年的时候海军工厂造了六艘一万六千吨,而三菱是五艘,一万一千多吨。

1941年海军工厂造了十艘一万八千多吨,三零九艘,四万五千多吨。

1941年这一年,三菱造船和日本海军工厂的建造数量几乎可以说是一样的,但他的总吨位数却远远超过了日本海军工厂,占到当年建造的总吨位数的三分之一。

毕竟太平洋战争打的就是海战,您可以理解的。

就算是战争眼瞅着就要结束的1944年,三菱依然造了七百三十三艘的舰船,这还是一百吨以上的,一百吨以下的还没给您计算到里头。

咱别的不说,二战期间,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才二十五艘,三菱就造了五艘。

所以您可以感觉得到,三菱是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需求在加大或者缩小自己的产能。

接着是航空。

日本二战时期有哪些军工企业?怎么样?

这同样是三菱的一个重要产业,他是三菱内燃机的一个部门发展出来的。

三菱在1928年的时候,什么海用飞机,陆用飞机,侦察机,轰炸机,他都能造。

那么三菱对航空这块的投入,和日本侵略者的脚步也是贴合得紧密。

1937年就俩制造所,六千多万日元。

1938年三制造所,一亿五千多万日元。

1939年四个制造所,一亿多日元。

看到这里估计有小伙伴感觉不对了,侵华战争开始了,咋还投入少了呢?其实很简单,咱们就没有多少飞机可用的,就这些个飞机已经足够日本人使用的了。

那么到了1941年的时候,就有了五个制造所,三菱投入了两亿七千万。

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开始加紧生产飞机了,毕竟美国和中国不一样,飞机有的是,现代化战争飞机可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装备。

这些投入在1943年的时候,达到了顶点,有六个制造所,三菱的投资金额已经逼近了六亿。

当然后面就开始下滑了,毕竟钢铁已经供应不上了,日本人甚至开始撬井盖,拔电线杆制造钢铁了,再往后美国人的飞机开始照顾日本人的这些个兵工厂,到了1945年的时候,依然有三个制造所开工,投资已经掉到了四千多万日元了。

咋说呢?三菱重工制造的飞机数量,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占据了日本航空飞机产量的20%还多一点,仅次于中岛航空机。

三菱重工生产的飞机有很多,比方说陆军使用的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九七式重型轰炸机,九七式轻型轰炸机,海军使用的九六式重型轰炸机,九七式轻型轰炸机。

接着说说三菱生产战车的部门。

日本二战时期有哪些军工企业?怎么样?

这个部门,其实和航空一样,都是从三菱的内燃机部门分化出来的,什么中型战车,轻型战车,炮战车都可以生产。

在这里解释一下,日本人说的战车,其实就是坦克。

三菱生产这些战车起始点是1930年,当时就生产了五辆八九式中型战车。

等到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时候,这个部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在战争期间三菱一共生产了三千四百多辆战车,其中中型战车是三菱的主打产品,大概占他总生产额度的三分之二。

当然三菱除了以上三个主打部门,其他部门也是有的,比方说钢铁,轻金属,化学工业等等。

别的不说,就说钢铁这块,三菱自己生产的钢铁,就足够自己各个部门消化吸收得了,压根就不用从其他企业购入。

您想想三菱的舰船,飞机,战车,就知道三菱的钢铁部门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

至于轻金属是供应给了他们自己生产的飞机了。

化学工业都支持给了日本军工产业了。

化学能干啥?小编在这里留个小尾巴,您自己猜猜看。

咋说呢?除了这些东西,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三菱财阀就把他们的脚丫子伸到了中国的土地上了,随着日本侵华脚步的加大,这种伸入,是全面的。

日本二战时期有哪些军工企业?怎么样?

所以您可以说三菱在中国的活动,是在日本军部的指令下发生的。

这些行当多了去了,包括在华北粮食的征购,棉花的收购,东北农业管理,中国大地上各处厂子的接收,这都有三菱的一样。

当然这里说得收购啥的,您自己感觉他能是正常的收购吗?

不说别的,三菱在东北的渗透那可以说做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一开始还在大连设置了一个总部专门管理中国东北的事务,后来因为日本在东北侵蚀,长春的地位突出了,把大连的总部迁到了长春。

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咋长春的地位就突出了呢?”

很简单,长春是伪满洲国的一个中心,至于啥中心,您自己琢磨一下,小编有点恶心不想说。

好了,咱接着说。

1942年到1943年,就一年的功夫,三菱就在天津,北京,青岛,济南,张家口弄了十八个办事处,光日本籍的办事人员就超过了五百人。

日本二战时期有哪些军工企业?怎么样?

干嘛呢?日本手头上的资源匮乏,加紧搜刮,以支援日本前线,什么煤炭,铁矿石,盐,棉花,茶叶,粮食,药品在这一段时间在中国的掠夺更是爆发式的增长。

您都想象不到,三菱还在北京这块设立了一个石油协会。

所以三菱财阀通过三菱和日本的侵略战争紧密的捆绑到了一块,是密不可分的。

可您不知道的是,战争结束之后,三菱的掌门人岩崎小弥太睁着眼睛说瞎话,什么三菱和日本军部没有瓜葛,还说什么自己协助日本侵华那是三菱的信条,是一万三千个股东的信义,没什么可耻的。

人不要面皮,则天下无敌,说的就是这号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