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皇太后,是皇帝为母亲上的尊号,太后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战国时期。“皇太后”,或称“太后”,一般是指皇帝的母亲(不一定是生母)。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太后,他们身份尊贵,在男权社会时期却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孝庄皇太后。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孝庄皇太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经五朝,历四帝,辅佐了幼主登基,她的一生非常传奇,经历过众多历史事件。

在国家危难存亡时刻,她沉着冷静,在机智勇敢下力挽狂澜,最终稳固清朝江山,并辅佐了两位幼主,其中就有千古一帝——康熙皇帝。

提起康熙皇帝,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儿孙满堂,人丁兴旺,不过很多人背后也说康熙的妃嫔也很多,不过有一个妃子却很特殊。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据清朝史书记载,康熙皇帝有四位皇后,但在他生前只立过三位皇后,第四位孝恭仁皇后生前并没有当过皇后,由于她儿子当了皇帝,因此在康熙帝死后尊为皇太后,没错就是——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

据记载,德妃出身非常低,曾是内务府包衣奴才出身,并没有参加过选秀,后由内务府选宫女选进皇宫。

她十三岁进宫,十八岁生了四阿哥胤禛。不过她在哪一晚被康熙皇帝宠幸当上妃嫔史料却没有记载。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为德嫔。二十年,进德妃。”

在20岁时,被册封为德嫔,21岁生六阿哥胤祚,22岁与惠妃、荣妃、宜妃三位妃子一同晋升妃位,册封为德妃,22岁生皇七女,23岁生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26岁生皇十二女,28岁生十四阿哥恂郡王胤禵。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从这些资料上来看,德妃属于易孕体质,生育能力超强,从18岁到28岁,十年间生了六个孩子。

不过因为德妃是宫女出身,在后宫地位很低,在生完四阿哥胤禛后,交由贵妃佟佳氏抚养。后来佟佳氏在临终前,被封为皇后,即为康熙皇帝的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

也正因为孝懿仁皇后抚养四阿哥,第十四皇子却是由她亲自带大,最终造成兄弟之间的悲剧发生。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俗话说:“母凭子贵,”德妃在进宫的三十年间,一直深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不过在康熙驾崩前,发生了“九子夺嫡”事件,这一次她的两个儿子也被卷入其中,最终胜利的则是四阿哥胤禛。

不过在德妃心里,她一直想让十四阿哥当上皇帝,因为胤祯性格开朗,英勇有为,而四阿哥是孝懿仁皇后带大,再加上他性格沉闷,心事太重,脾气难以捉摸,因此在感情方面上倾向于十四阿哥。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虽然在康熙皇帝最后几年的时间里一直重用十四阿哥,而他也想立十四阿哥为皇帝,不过因为“九子夺嫡”,最终让四阿哥胤禛即位,也就是现在雍正皇帝。

在雍正皇帝继位后,德妃很失望,因为她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根据史料记载,雍正皇帝在料理完康熙皇帝的后事,立马举行继位大典,他把生母德妃尊为太后。

而新帝登基在举行仪式时,需要皇太后的支持,雍正亲自请求德妃出面以示皇威,但被她拒绝,并说:“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并且要求为康熙皇帝殉葬。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最终在雍正皇帝的多次请求下,德妃才接受以皇太后的名义参加雍正登基大典。

但话又说回来,雍正皇帝对生母德妃非常尊敬,封她为“仁寿皇太后”足以看出对她的尊敬。

虽然得了封号,但德妃拒绝搬到皇太后住的慈宁宫,坚持住在当妃子时所住的永和宫,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看儿子雍正不顺眼。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不过德妃心肝宝贝的十四阿哥,在雍正继位后被备受欺负,因为雍正谕令十四阿哥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不能和德妃见面,直到德妃生病至病逝,也不准十四阿哥来探望。

自己深爱的小儿子大儿子欺负,德妃心如刀割,在雍正继位八年后,德妃病逝,她的死也属于郁郁而终,不仅这半年她过得并不舒服,夹在两个优秀儿子中间受气能长寿才怪!

历史上“悲剧”皇太后,夹在两个出色儿子中间,最终被“挤兑”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