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作者:握中悬璧(公号同名),授权读史发布。点击此处可查看上篇文章

邓艾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三国人物,他的凄惨结局令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就对他的悲剧命运做一个深入的剖析。

传统观点认为,邓艾由于居功自傲引起当权者司马昭的猜忌,再加上与其关系不睦的钟会从中作梗,最终死于非命。

但其实,邓艾的结局,是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他在灭蜀后一系列居功自傲的行为,只是一个直接的诱因,给了钟会下黑手的理由,但根本原因却是更深层次的。

灭蜀之战不是一场单纯的军事行动,其背后潜藏着权力的斗争,这些斗争源自于钟会的野心,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不止一个人对司马昭发出过警示,但司马昭却置若罔闻。

我想要么是他太信任钟会,要么就是想下一盘大旗,来个二桃杀三士。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当邓艾立下灭蜀头功的时候,他和钟会就已经彻底决裂了。

不过这也不是说邓艾就要倒霉了,因为如果没有司马昭的命令,邓艾手里有兵有将,钟会还真不一定动得了他。

当时司马昭下决心拿下邓艾后,因为担心邓艾抗命,所以写了手谕让钟会拿着去成都,这样才能瓦解邓艾手下士卒的军心,令其屈服。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司马昭点头,钟会想除掉邓艾的话,就只能和他兵戎相见了。

邓艾在立下旷世奇功后,如果立刻急流勇退,那么他基本是可保无虞的,毕竟钟会巴不得他赶紧走,但可惜邓艾太膨胀了。

首先,邓艾自作主张封刘禅为骠骑将军,然后又对自己的手下师纂、牵弘等人大肆册封,美其名曰是依照“邓禹”的故事。

然而,并不是说都是南阳人,而且都姓邓,就能学得了邓禹的(邓艾是邓禹后人这种说法没有确凿证据)。

当初邓禹为迅速平定关中的赤眉军,对占据陇右的隗嚣进行拉拢,未经请示就任命他为西州大将军。后来隗嚣果然成为平定关中的一大助力。

当时刘秀还没有平定中原,所以邓禹虽然私自封赏隗嚣,但毕竟情况紧急,而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做法确实起到了极好的效果,因此也没有引起刘秀的猜忌。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但是邓艾面临的情况显然不同于邓禹,现在蜀汉已经灭亡,益州的财富和军队都已经收入囊中,刘禅等人除了做吉祥物,已经没什么拉拢的价值了。

还有,人家邓禹和刘秀是什么关系,你邓艾比得了吗?他这么做就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在司马昭看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收买人心图谋不轨。

因此从这一刻开始,司马昭应该就对邓艾有些厌恶了——显然,赦免刘禅,奖励兵士这样收买人心的事,应该由他做才对。

之后,邓艾更是对司马昭提出了灭吴的计划。平心而论,邓艾所说的在益州造船、囤积盐铁以备军需等等都是非常正确的策略,但问题是,这话依旧轮不到他来说。

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并不是有什么天下大同的愿望,而是要以此功勋为自己篡位造势,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何必再节外生枝?

况且,你邓艾只不过是一个方面军的统帅,有什么资格对军国大事指手画脚呢。

不过,邓艾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紧接着他又建议要厚待刘禅,封他为王,这样东吴很可能会望风而降。

从这里就能看出,邓艾是个军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首先,他这个提议就不怎么样,因为这太低估东吴决策者的水平了。

刘禅被善待是因为蜀国灭亡后就只剩下吴国,需要给他们树立榜样。那么如果东吴也投降了,他们作为最后一家灭亡的势力,则不可能像刘禅一样具有被作为榜样的意义,因此厚待刘禅就能吸引东吴归降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况且,当时司马昭才是晋公而已,刘禅却做了扶风王,这叫司马昭情何以堪呢?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司马昭这时已经非常不满了,于是命卫瓘回复邓艾说:这事得上报朝廷,不能草率行事。

其实,司马昭就是朝廷,他这么说明摆着就是拒绝了,这也是他给邓艾的最后一次机会。

不过,邓艾却依旧没有醒悟,继续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回,终于让司马昭对其失去了耐心。

钟会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自己善于模仿他人笔迹的天赋,对邓艾的上书进行修改,将其言辞改得颇为傲慢无礼,这就彻底激怒了司马昭,邓艾的命运就此注定。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司马昭是否知道邓艾的冤屈呢?

他当然知道。邓艾被杀后杜预就公开指责过卫瓘有违风度。因此可以看出这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另外,在邓艾死后,司马昭生怕邓艾的死讯会让陇右生变,于是立刻派唐彬去探查。

如果邓艾真是罪有应得,朝廷杀他有理有据,何必要担心呢?

司马昭真正担心的,是邓艾在陇右地区的威望。

初,邓艾之诛也,文帝以艾久在陇右,素得士心,一旦夷灭,恐边情搔动,使彬密察之。(晋书唐彬传)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除了邓艾自身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之外,他个人本身和司马昭集团高层们也是格格不入的,如果他谨言慎行,当然没人会动他,一旦他犯了错误,则必然会招致祸端。

司马家在高平陵之变后逐渐取得权力,到了司马昭这一代,为了篡逆之事,开始对魏国的高层人物进行拉拢,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团。

当时曹魏一代高层人物大多已经离世,司马昭拉拢的这些功臣子弟大多都是一些二代三代,这些士族子弟与曹魏前期不同,他们与朝中的寒门逐步走上了对立面,也就是说当时司马昭集团内部是一个割裂的状态。

这一时期,士族豪门子弟普遍好清谈、喜奢华,这一阶层人物中的佼佼者会受到广泛的推崇。

钟会作为名士群体中的一员就是如此,他对投降的姜维说,以你的风采,诸葛诞和夏侯玄都比不过你。

会与维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要知道,诸葛诞和夏侯玄都是已经被定性的叛逆,但钟会却丝毫不忌讳,公开表达了对此二人的认可。

而姜维是郑学的拥戴者,当时的士族都是要修习儒学经典的,因此可以认为姜维是和钟会有着同等气质的一类人,因此才会被引为心腹。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而邓艾则大有不同,他出身低微,而且算是一个实干派,再加上因为口吃不善言辞,自身又性格刚直,容易得罪人,所以和名士群体格格不入,自然也不会被那个圈子所接纳。

另一方面,邓艾是司马懿时代提拔起来的,司马昭为了打造自己的班底,肯定要重用自己提拔起来的人,对司马懿时代元老的使用则会慎之又慎。

因此,司马昭虽然依仗邓艾为军事上的柱石,但却不可能让他进入核心的圈子。

这从邓艾平反一事中也能看出一二,265年,朝廷诏书中仍然称邓艾有罪,只不过他没有反抗就伏法了,所以强过那些死硬分子。

而且这段诏书将邓艾和王凌放在一起说也有些奇怪,王凌和邓艾性质完全不一样,王凌密谋另立新君,是洗不白的。但是因为王凌要反的皇帝曹芳,后来被司马师废黜,所以阴差阳错成了正确的行为。

但用这样牵强的理由洗白王凌,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王凌这种板上钉钉的叛逆,都能想办法去洗白,这清楚地表明司马氏集团要拉拢太原王氏。

而邓艾这样莫须有的罪过却得不到平反,则说明为他平反没有什么好处,所以统治集团不愿去做。

两年后267年,晋武帝司马炎已经成功代魏两年了,段灼又提出邓艾平反一事。他明确说出邓艾是因为性格原因不被主流所容,并不是真正的谋反,而且他根本没有谋反的动机。

不过仍然被朝廷无视了。

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七十老公,反欲何求!(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

其实有一说一,快七十了就不会造反,这个理由还真说不通,毕竟王凌造反的时候都快八十岁了。

又过了六年到273年,樊建再一次提出为邓艾平反。这次终于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认可。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朝廷赦免了邓氏一族,任命邓艾的嫡孙邓朗为郎中。

但很可惜,诏书中仍然认为邓艾有罪,他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平反。

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为邓艾平反的两个人里,段灼是邓艾的部下,而樊建是蜀汉降臣,这也说明当时朝中真正的利益阶层对这件事完全不感冒,原因很简单,他们毫无理由做这种费力不讨好且会打自己脸的事情。

总之,邓艾之死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他在灭蜀之战后居功自傲的行为是蒙冤的直接原因,在开罪了钟会后又对其没有防备,则加速了这一进程,而根本原因则是他的出身和言行等与主流士族格格不入,再加上性格缺陷等因素,终于成为众人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

其实,早在邓艾出征之前,不详的预兆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在山上,而旁边有流水。于是他请爰邵为自己解梦。

爰邵说山上有水按照易经来看是蹇卦,孔子在关于易经的著作彖传中对蹇卦做了解析:

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蜀国在西南,此去必然建功,但魏国在东北。按照孔子的解析,恐怕就回不来了。

邓艾听后,倍感失望,闷闷不乐。

这段记载在邓艾的传记中并不是按照时间线出现的,而是放在邓艾之死以后,作为一个补充。

那么,陈寿为何要加上这段玄之又玄的记录呢?

其实,孔子对于蹇卦的解析,前面还有一句话: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

只不过这些话爰邵没说出来。

圣人就是有大智慧啊,风险总是和机遇并存的,只看到机会却看不到风险,或者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风险,这都是不理智的。

孔子说遇到危险要停住,并不是说见到困难就退缩,而是说要权衡,规避那种极大的风险。

爰邵已经指出了风险,但邓艾却没有引起重视,终于一去不归。

我想陈寿加入这段解梦的描写,应该是因为他对邓艾的遭遇表示惋惜,借此说明邓艾其实有机会得到善终,如果他能够多加权衡,趋利避害,结果就不是这样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偷渡阴平的壮举,他在古代军事史上的地位也不可能有这么高了。

邓艾在治军方面是一流的,可惜在政治权谋方面有很大不足,若是他能及时功成身退,我想司马昭也没有必要去加害他了。这一点,灭吴第一功的王濬的做法要比他明智得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