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闹饥荒时,为啥百姓们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到河里抓鱼吃?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文人就喜欢用这句诗来表达古代老百姓的痛苦与封建制度剥削之残酷。每每读到这首诗,笔者都能感受到其中,文人表现出对于老百姓的关爱与对于吃人社会的抨击。

但其实后来了解了更多历史以后,会发现不一样的感觉。我们过去总是说,封建制度是一个吃人的制度,总是因为贵族的分配不均匀,所以导致老百姓的痛苦。但其实大家可不要忘了一个数据,我们一直到1987年的时候才基本解决温饱,试问一下封建时代,何德何能能够解决饥荒的问题。所以,古代老百姓的饥荒现象是很频繁的,但不完全是封建统治者故意这么做的。

古代闹饥荒时,为啥百姓们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到河里抓鱼吃?

且仔细阅读历史会发现,我们这个国家真的太难了。在繁荣的年代里面,君主固然是享受到了荣誉,但老百姓只能基本减少饿死的人,汉文帝时代都没有办法避免老百姓吃草根树皮。而且更让人绝望的是,天灾人祸往往频繁跟着来,雨水多要发生洪涝灾害,雨水少了要发生干旱灾害,老百姓天天都饿着肚子求生存。古代易子而食,路有饿殍,那可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过大家在感慨之余也会产生一些疑惑,古代闹饥荒时,为啥百姓们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到河里抓鱼吃?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背后的真相更加残酷。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笔者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古代饥荒之可怕

说句实在话,笔者对于古代的饥荒其实了解的不是很多,因为似乎只是能够看到,历史书里面短短的几段话,说的是易子而食,说的是路有饿死骨。如果只是在字面意义去想想,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直到后来看了一些纪录片才真的感到震撼。记得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地区爆发了一场大饥荒,接近百万人在绝望之中成为了饥民。

古代闹饥荒时,为啥百姓们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到河里抓鱼吃?

看着他们那逃荒的纪录片,真的让人看着绝望,方圆千里被吃的寸草不生。所有能够被看到的草根树皮全部被吃掉,大家可不要觉得这是一个恐怖的现象,人饿起来了,只要是看到的东西基本上毫不犹豫的吃光。甚至还有一些人直接吃观音土,吃的肚子胀的很大,活活撑死的人都有。而且还有专门的人在那里进行交易,彼此的孩子交换过来,在锅里面就是一块肉,母子之间最后的情感都被饥饿给逼成了彼此之间的狠心。那种场面之惨烈,连和珅这样的大奸臣都只能落泪,像我们这些现代人看了真的是毛骨悚然。

饥荒之缘由

可能大家看到这里会觉得非常气愤,为什么在过去,饥荒如此的恐怖,难道政府就没有一点调控能力吗?其实大家还真的不能完全怪国家,封建时代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只能保证大家80%以上的人能有一口饭吃。

古代闹饥荒时,为啥百姓们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到河里抓鱼吃?

中国是一个小农经济,精耕细作到了极致,虽然产量非常高,但只要遇到灾年,那么老百姓就会陷入到崩溃。洪灾来的时候大家逃荒,旱灾来的时候大家也要逃荒。封建统治者不管拨下多少基金,哪怕没有一个官员贪污,都没有人可以化解这样的恐怖。

因为几百万的人都在等着吃饭,他们吃完了一个地方就吃另一个地方。在明史记载中,永乐大帝就曾经面临过这样的窘状,10万灾民吃光了5个县,最后卷成了50万灾民。政府的拨款根本没有办法弥补,除非以工代赈。而且在封建年代里面,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真的解决温饱,只能让大部分人不饿死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只有改革开放后五年我们才真的解决这个问题。

古代闹饥荒时,为啥百姓们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到河里抓鱼吃?

为何大家不钓鱼抓虾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今天要聊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大家宁愿去吃草根树皮,也不愿意去钓鱼抓虾呢?其实答案是非常残酷的,我们在和平年代里面真的不了解封建时代的残酷。为什么会导致饥荒?自然是天灾人祸。洪涝灾害来临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母亲和已经要么变得干旱,要么变成了滔天洪水。连逃命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本事去捕鱼。

而且干旱年代里面,黄河近乎干涸,有些地方可以行人过道,哪里又有鱼给我们去捕食。并且根据史书记载,大部分爆发饥荒的时候都是中原五省地区,中原五省之地,既没有南方的江河,又不邻近海洋,请问他们去哪里钓鱼?所以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大家根本没有办法去获得这些我们自以为是的食物。

古代闹饥荒时,为啥百姓们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到河里抓鱼吃?

除此以外,史书中还有一个更加让人绝望的记录。在古代社会,即使是在盛世的年代里面,老百姓其实也过得很绝望。因为即使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两个年代里,老百姓所谓的富裕发达,也只不过是能够勉强的维持自己的口粮。也就是说,老百姓上交了政府较少的赋税以后,还要经过地方官员的盘剥,然后还要经过藩镇势力的压榨,然后再留下种子,最后剩下唯一的一口口粮。

当时的老百姓面黄肌瘦现象极为严重,每一个老百姓能够活着就已经很困难了,根本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所谓的太平盛世。所以,整个社会就已经处在这样的状态,在太平年代里面都无法解决,那么他们遇到饥荒的时候又哪里有食物呢?所以每次到了灾荒爆发的年代,老百姓立刻破产,立刻就只能面临饿死的现象。

历史的无奈

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一现象表示不能理解,因为一个王朝如果处在这样的状态之中,他是如何塑造出曾经的辉煌的呢?要知道开元天宝年间那可是中国的一个伟大的盛世年代。大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不能怪我们,只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里面,不能想象过去的黑暗。

古代闹饥荒时,为啥百姓们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不到河里抓鱼吃?

别看大家都在说宋朝有多美好,都要想要完成穿越,但其实,即使穿越到最美好的宋朝,也有10%的人处在饥饿的状态。因为文明的发展阶段就是这样,封建制度制度有问题,生产力水平本来就不行,农业经济的脆弱性又是这样,根本就无法解决这种饥荒和灾民的悲剧。所以每次到了灾荒年代里,皇帝其实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设立粥厂,尽可能的保住最后的80%左右的人,或者像宋朝一样招兵,让这些人不至于造反。

但从大部分的历史现象来看,这些老百姓要么都饿死了,要么就造反了,要么就是气候发生改变了,政府得以调整过来。所以说中国的农民真的很悲哀,但他们也真的很伟大,所有的人处在生存的边缘苦苦挣扎,但他们还是用自己的鲜血锻造了5000年历史的辉煌,真的让人可歌可泣。

结语

如果大家对于这些历史还不是特别了解,可以去看一下三国志中当年的黄巾军起义。那里面关于黄巾军起义真的是让人看着绝望,100万人的饥荒部队走到哪吃到哪,袁绍袁术等人没有一个人愿意拨一粒粮食,结果这些人由人变成了牲口,甚至变成了毁灭一切的恶魔。

后来要不是曹操可怜这些百姓,很可能三国真的要爆发可怕的灾难。所以说永远不要怀疑灾荒年代里面老百姓的痛苦,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吃草根树皮,而当他们开始这样做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所有能吃的东西吃完了,又怎么可能会放弃钓鱼捕虾呢?

参考资料:《孟子·梁惠王下》